Hot News

國泰今申請首輪保就業計劃料領逾7億元工資補貼救亡 @ 2020-06-13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國泰
Concept:經濟日報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相較其他國際航空公司,國泰因無本地航線,需完全依賴跨境旅游,但香港特區政府目前仍持續對外國人士執行入境限制。
綜合香港經濟日報、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英商太古集團(SWIRE GROUP)目前是國泰航空最大股東,持有45%股權,國航與國泰相互持股,其中國航是國泰第二大股東,持有29.99%股權。
政府公布,決定透過土地基金合共投資273億元,助國泰航空(293)渡過困境,當中包括195億元購買優先股,以及78億的過渡性貸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記者會上表示,政府無意入主國泰,亦無意成為長線股東,強調不會參與國泰的日常營運,運作仍然會由國泰的管理層及管理層等人負責,而政府只會派兩名觀察員監察。陳茂波指出,政府是次投資目的只有一個,為確保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而國泰為本地最大的航空集團,考慮到航空業對本港的重要性,包括經濟發展等方面,目前有7.8萬人於機場上班,加上正在興建的三跑項目,能創造12.3萬個職位,對本港生產總值的貢獻較大,並能帶動多個相關行業發展。他又提到,本港航空樞紐的地位並非一日可建立,當中亦涉及航權等,故作出此決定,又相信是次投資能取得回報之除,並能在非常時期幫助國泰度過難關,並恢復正常業務。他補充,按照財務顧問的估算,是次的投資內部回報率預期達4%至7.5%,又提到是次為中期投資,「相信要等返三幾年、疫情過後,業績得以改善」, 國泰才會贖回優先股。對於兩名觀察員的人選,陳茂波透露,不打算派政府官員入國泰,初步會考慮聘請資深、有經驗的法律界、會計界或商界人士作觀察員,直至國泰償還所有貸款、支付利息及贖回所有優先股。被問到政府為何未有沒有出手注資另一本地航空公司香港航空,陳茂波重申政府無意投資航空業,又解釋,兩間公司在規模上或網絡覆蓋上,均不能相比,加上港航財困情況已維持一段時間,與國泰因應疫情後載客量大減的情況有所不同。(A)
(星島日報報道)全球「鎖國」政策令航空業幾乎停頓,國泰(293)四月份載客量進一步按年急跌99.6%,平均每日僅載458人次。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林紹波預料,五月日均載客量維持在約500人次,指出今年集團旗下兩航空公司(國泰及國泰港龍),首四個月已錄得45億元虧損,未來數月前景黯淡。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