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Apple may introduce five new iPhones in 2020 @ 2019-10-21T00: Back Hot News
Keyword:iPhone 11 11 Pro
Concept:
APPLE今代IPHONE 11系列,包括11/PRO/PRO MAX最大的升級,當然是新增的ULTRA WIDE鏡頭(而PRO及PRO MAX保留了升級版2倍長焦距鏡頭)。論拍攝質素三機幾乎一樣,無論拍攝日景、閱景,11或PRO/PRO MAX都比上代XS出色很多,之前的測試報告都可以看得出分別。尤其新機加入了NIGHT MODE拍攝,可以較長時間曝光拍攝,於更昏暗的環境下拍攝出夠光的相片,11或PRO都有很好的效果。
這個測試希望可以試各手機的在WIFI串流播放「黑色背景」為主的影片,因為除了IPHONE 11外,其余都是配置OLED屏幕,理論上應比一般LCD更省電。結果亦可以看出用了OLED屏幕的手機,的確是比較省電,而IPHONE 11 PRO MAX以及華為MATE 30 PRO表現可算是非常出色,前者可以連續播放達12小時,而後都更長達近14小時,非常厲害。不過用上LCD屏朔 的IPHONE 11的表現就非常令人失望,只連續播放5小時左右(連IPHONE 11 PRO MAX一半也沒有),表現包尾。
誰勝誰負?GOOGLE PIXEL 4、IPHONE 11 PRO 拍攝效果初步比拼
不過究竟有什麼款式有得WALKIN直購,哪些款式需要APPLE STORE PICK UP服務才可購入呢?記者就問APPLE STORE IFC店員,他們指基本上所有IPHONE 11款式都可以於WALKIN店內直接購買,而IPHONE 11 PRO MAX除了綠色外,其他色都可以WALKIN購買。而綠色的IPHONE 11 PRO/PRO MAX則需要上網或利用APPLE STORE APP內選擇店內取貨才可。
DROP TEST 點可以只睇一個,國外一個名為「EVERYTHINGAPPLEPRO」的 YOUTUBE 頻道也用 IPHONE 11 PRO 和 PRO MAX 進行測試,但結果就和上面的非常不同。經過八次不同高度(臀部至頭頂)和不同角度的 DROP TEST 後,兩部 IPHONE 也沒有任何的裂痕和損毀。直到爬上約 10 英尺後,用 IPHONE 的邊角著地,邊框才出現少量裂痕,熒幕和背面玻璃都仍然完好。而第二次的 10 英尺測試,IPHONE 11 PRO 背面落地和 PRO MAX 正面落地,才出現了大面積的「爆 MON」情況。換句話說,足足掉了 10 次,最後更是從 10 英尺掉落,熒幕和背面玻璃才爆開。
APPLE 年度手機 IPHONE 11、IPHONE 11 PRO 及 IPHONE 11 PRO MAX,近日在各大報道搶盡風頭,雖然其奇特的方正主鏡設計成為取笑話題,但鏡頭實力及屏幕質素卻備受贊賞,最近 DISPLAY MATE 屏幕測試網站便公開對 IPHONE 11 PRO MAX 的屏幕測試成績單,總結是︰地表最強!
APPLE(蘋果)聲稱IPHONE 11系列搭載的A13 BIONIC處理晶片,CPU或GPU運算效能比上代A12 BIONIC提升20%,不過實際測試結果令人大跌眼鏡,IPHONE 11 PRO於速度上竟然不敵IPHONE XS,而且最多相差近30秒,原因是因為IOS 13?
經過台灣全球同步開賣第一時間的開箱預覽後,我們也沒忘了更深入評測試試,這次多了一顆鏡頭成為三眼魔神的 IPHONE 11 PRO / 11 PRO MAX 到底多了什麼樣的能耐(其實也同時拿了新增超廣角的 IPHONE 11 進行測試,而且很多照片其實都是它拍的!),就是這篇簡單里的不簡單, IPHONE 11 / 11 PRO 的 11 個重點拍攝功能 測試報導 。
排第三的是IPHONE 11 PRO ,維持了6小時42分鍾;三星NOTE 10+ 則以6小時31分鍾排第四。包尾的是IPHONE 11,只有5小時2分鍾。值得注意的是,雖然IPHONE 11電容量較IPHONE 11 PRO多,結果續航力較後者少逾一小時,造成這巨大差異的原因或是IPHONE 11 PRO使用的OLED熒幕,效能較IPHONE 11的LCD熒幕高。
提提大家,IPHONE 11系列的夜間模式不適用於超廣鏡頭,即IPHONE 11只有廣角主鏡支援,而 IPHONE 11 PRO及IPHONE 11 PRO MAX則只有長焦及廣角支援。另外,若用戶能配合腳架穩定拍攝,更可大幅提升拍攝時間至28秒或以下,無懼一切暗角。
蘋果今年依舊針對IPHONE 11全系列提供了完整的保護周邊,包含皮革保護殼、矽膠保護殼以及透明保護殼,此外針對IPHONE 11 PRO系列額外提供了皮革雙面夾的選擇。以透明保護殼為例,去年只有針對IPHONE XR提供,今年則是針對IPHONE 11全系列都有提供,特別在四角加強防護,能展現機身原始漂亮的顏色,帶來基本防護。
新一代 IPHONE 亮相!有留意 APPLE 產品慨朋友都知道 IPHONE 11 PRO 主打三鏡,標榜拍攝能力大增升,既然系咁,就等我地編輯 JEFFREY 同 SA 妹試盡 IPHONE 11 PRO 個鏡頭,睇睇系咪真系咁「 PRO 」!
今年推出的 IPHONE 11 PRO 及 11 PRO MAX 不單在電池容量有明顯的增加,同時亦終於換上新的 18W 快速充電器,到底在快速充電技術下,要把 IPHONE 11 PRO 由 0% 充電滿 100% 到底要多久呢 ?
蘋果推出新一代的手機 IPHONE 11 系列,共有 IPHONE 11、11 PRO 與 11 PRO MAX 三種款式;其中,IPHONE 11 為 IPHONE XR 的後繼機種。IPHONE 11 系列手機皆內建 IOS 13 作業系統,搭載 APPLE A13 BIONIC 六核心處理器,強調性能表現相比上一代 CPU、GPU 提高 20%。螢幕方面,IPHONE 11 使用 6.1 吋 LCD 面板;IPHONE 11 PRO 與 IPHONE 11 PRO MAX 分別采用 5.8 吋、6.5 吋 OLED 螢幕,無論是亮度、畫面對比度,都較 IPHONE 11 表現更佳。
THE IPHONE 11 PRO PACKS APPLE"S LATEST A13 BIONIC PROCESSOR, WHICH IS THE FASTEST CHIP YOU CAN GET IN A SMARTPHONE. THE A11 BIONIC INSIDE THE IPHONE X IS NO SLOUCH, BUT YOU"LL ENJOY FASTER APPLICATION OPEN TIMES, BETTER GRAPHICS PERFORMANCE AND SMOOTHER GAMEPLAY WITH THE IPHONE 11 PRO, ESPECIALLY IF YOU WANT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APPLE ARCADE GAMING SERVICE. THE IPHONE 11 PRO"S A13 CHIP IS ALSO BETTER OPTIMIZED FOR IOS AR APPS.
口里說不,身體卻很誠實!蘋果新推出的IPHONE 11及IPHONE 11 PRO系列,雖然設計被不少人劣評,但開賣後還是有不少果粉入手。不少成功收到新IPHONE的人會發照片到FACEBOOK上分享,例如有「蒼老師」之稱的退役AV女優蒼井空,就在網上大曬自己的新IPHONE 11 PRO。剛為人母的她人氣不減,相片上載後不足一天已有逾4000人贊好,粉絲們還急不及待說希望用新IPHONE看老師的照片,又希望蒼井空可以用新手機拍照片和影片分享給網民。
相信不少原本使用舊 IPHONE 用戶,在今年受到 IPHONE 11 、IPHONE 11 PRO系列相機跳躍式提升都已經入手,或是打算准備入手,不過對於第一次使用的 FACE ID 機種用戶而言,突然沒有HOME鍵導致不如何要如何替IPHONE 11 、IPHONE 11 PRO / 11 PRO MAX 截圖、回主畫面、關機、進入多工任務、呼叫SIRI、APPLE PAY、叫出控制中心/通知中心,如果你還不懂操作,可透過這篇來了解。
下半年的明星旗艦手機陸續同大家見面,無獨有偶,包括近期最新推出的 APPLE IPHONE 11 PRO,均強力針對提升用戶拍攝及錄影的體驗,而快將推出的 HUAWEI MATE 30 PRO,攝錄能力亦較上代進一步加強,加上早前已賣街的 SAMSUNG GALAXY NOTE10+ 亦引入了四鏡頭藉以帶來更佳的拍攝體驗,若大家十分緊張手機是否可拍出高質照片,就要留意。因此,今期編輯部正好集合這三款最引人注目的旗艦手機,為大家在手機拍攝的各方面進行評比。
蘋果今年花了許多篇幅強調新 IPHONE 的防水功能,但在拆解過程中,IFIXIT 認為黏膠、墊圈結構與去年 XS 系列相近,或許很難說明 11 PRO 的防水強化了多少。另外,謠傳蘋果替相機設立的獨立 RAM,IFIXIT 則沒有在拆解中發現任何相關零件,證實 IPHONE 11 PRO 就只有 4GB RAM。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