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電:從內地輸電應先考慮成本 @ 2014-05-09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電
Concept:內地電力 , 未來發電燃料組合
另外,被問到若向內地電網公司購電的成本,集團首席執行官藍凌志表示,興建新輸電管道為主要成本,規模逾100億元。不過他強調,若與中電每年購入天然氣成本逾100億元比較,長遠攤分的話,前者成本不算太高。(KA/A)
談及發電成本,中電旗下中華電力副主席阮蘇少湄表示,現時中電的價格和珠三角地區相若。這駁斥了市場認為向內地購電會導致昂貴電價的說法。阮蘇少湄強調,現時接受諮詢的兩種方案各有優點,最終方案應該給與香港更多靈活性。
中電 (00002)首席執行官藍凌志表示, 若未來增加向內地購電 , 集團須建設與南方電網的新輸電網, 建造成本達數百億元, 但如果按年攤分成本, 相對於集團每年 100億元輸入天然氣的成本, 其實不大 .
政府對未來本港發電的燃料組合進行公眾諮詢,並提出兩個方案,包括向內地電網公司買電,或增加本地使用天然氣發電。 中電控股(00002)旗下中華電力副主席阮蘇少湄說,需要小心研究兩個方案,因對香港長遠有影響,而兩個方案各有優勢及挑戰,由於單一燃料可能有較大波幅,若本港可以由不同地方輸入電源,長遠對香港有較多選擇。 至於本港建設天然氣機組成本是否高於向內地買電,她表示難以一概而論,因為天然氣價持續波動。現時大亞灣供電是專線形式供應,供電穩定可靠,若將來不使用相關供電方案,要小心研究其他方案對香港供電穩定性的影響,亦要考慮市民利益及成本等因素,中電會仔細研究各方案後提交意見,最終會配合政府及市民的決定。 此外,目前未知將采用哪個方案,阮蘇少湄認為,現階段談論對盈利的影響言之尚早。 另外,中電控股首席執行官藍凌志指出,如果向內地買電,需要建立輸電管道連接香港同南方電網,成本估計達數百億港元,相比現時入口天然氣成本亦要逾百億元,若未來以40至50年攤份,成本應不大。(NC)
被問及若向內地電網公司購電,會否增加成本,藍凌志表示,購電的主要成本集中於須新建一條輸電管道,該管道規模或超過100億元。但他強調,中電現時每年購買天然氣的成本亦都要超過100億元,若管道的基建成本分攤至40至50年,每年的成本不算太高。至於向內地電網買電是否導致供電出現穩定性問題,藍凌志稱,該集團過去一直有向大亞灣核電站買電輸港,據過往經驗,如若計畫周詳,可確保進口電的穩定性。
    距離本港發電燃料組合的公眾諮詢結束僅剩下個余月。港燈(2638)早前表示,向內地購電成本昂貴,並質疑兩地聯網供電的可靠性。相較之下,中電態度則較為開放,阮蘇少湄表示,向內地購電的成本是否昂貴取決於具體實施方案,她又指出,目前本港的電價與珠三角主要城市電價相若。
核心提示:政府就香港未來10年發電燃料組合重新諮詢公眾,提出兩個方案,一是向內地南方電網買電,占全港3成電力;加上一直由大亞灣核電廠提供的兩成電量,即本港一半電力來自內地。另一個方案,是大幅提高本港天然氣發電比例,由現時兩成增至6成。兩個方案都令發電成本大升,預料屆時要加電費至少一倍。
內地電力股將於4月22日開始公布首季業績,德銀預期華能(00902)、大唐(00991)和華電(01071)首季盈利增長六成,續予本港上市的內地五大電力股「買入」評級,行業首選揀華能。 報告指出,得益每度電燃料成本下滑,推動內地電力股毛利率改善,加上資產負債表轉佳,同時相信市場已經反映未來電價下調2至4%影響,因此估計內地電力股首季業績表現強勁。 德銀又指,雖然內地電力股年初至今升16%,跑贏國企指數同期表現,但平均預期市盈率僅7.1倍,為公用股中最低水平。同時亦認為,華能首季盈利能力增長最強,加上預期市盈率只有6.8倍,因此為該行內地電力中首選,目標價11.1元。 德銀亦給予大唐及華潤電力(00836)目標價4.8元及28.8元,華電及中國電力(02380)目標價分別為5.5元和4.5元。(RW)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