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星重登人幣離岸中心2哥台興歎 @ 2014-04-29T05: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心 離岸 第二大 民幣 新加坡
Concept:新加坡3月人民幣支付 , 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
【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拜全球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去年在新加坡開始提供人民幣清算行服務之賜,新加坡3月再度力壓倫敦,蟬聯第2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寶座,地位僅次於香港。
北京時間4月29日凌晨消息,全球銀行間金融通訊協會(SWIFT)周一發表報告稱,新加坡已經超越倫敦,成為僅次於香港的最大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周一表示,繼全球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去年在新加坡開始提供人民幣清算行服務以來,新加坡已超越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僅次於香港。
SWIFT報告稱,新加坡在去年3月至今年3月期間處理的人民幣支付量增長了375%。目前,新加坡占整體人民幣支付量的市場占有率為6.8%,而香港作為第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占有率為72.4%,排第三的倫敦則占5.9%。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表示,去年工商銀行(01398)在新加坡提供人民幣清算行服務後,新加坡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超越倫敦,僅次於香港。
歐洲對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的熱衷符合中方的本意。央行行長周小川曾明確表示,中國應創造條件讓他們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至於能不能形成人民幣離岸中心,還要靠他們
在我國國際貿易進入新階段、站上新台階的時候,擴大人民幣國際支付結算的范圍和對象,解決貿易量和結算量「背離」的現象具有了現實基礎和條件:一方面,要把國際貿易的規模優勢轉化為人民幣國際結算的空間潛力和生存資源。按照「進口優於出口、投資優於貿易、復合性客戶優於單一性客戶、發展中經濟體優於發達經濟體」的順序和原則,選擇性地改變、突破和打通國際貿易格局下的人民幣國際支付結算的通道,培育和擴大人民幣國際結算的專屬群體和特定領域;另一方面,以人民幣離岸中心為支點,通過加速擴大活動半徑和豐富交易內容,形成以離岸貿易交易帶動人民幣支付結算的新格局與新秩序。在堅持「繼承與創新」的融合中,保持已有人民幣離岸中心如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市場的活力,同時適應新變化,順應「絲綢之路經濟帶」、「環渤海灣經濟區」、「海西經濟區」的興起,創新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對象、形式和內容,形成跨境區域貿易交易市場下人民幣結算新中心。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 簡稱:SWIFT)周一發表報告稱,新加坡取代倫敦,成功爭回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3月份人民幣作為全球支付貨幣的排名回升一位至第七位,人民幣作為全球支付貨幣的市場占有率更升至1.62%,創紀錄新高。前六位分別為美元、歐元、英鎊、日圓、澳元及加拿大元。SWIFT報告稱,新加坡在去年3月至今年3月期間處理的人民幣支付量增長了375%。目前,新加坡占整體人民幣支付量的市場占有率為6.8%,而香港作為第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占有率為72.4%,排第三的倫敦則占5.9%。新加坡也曾一度位列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但於2012年6月被倫敦取代。(此消息來自道瓊斯)
全球金融:新加坡取代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
李劍閣:第二,有利於鞏固香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當然已經是一個國際金融市場初步形成。但是由於上海自貿區等等,似乎大家對他的信心開始有一點點疑問,這樣一來說明中央政府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定不移支持了。我昨天感覺香港官員興奮程度遠遠高於我們內地人。我想對上海來講,他也是一個很好的。上海說了半天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你哪有一點國際化的金融在那里,除非外國銀行總部在那里。第三個,對於支持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有好處。現在只有點心債,每天只有2萬人民幣兌換額度。對於沉澱的人民幣怎麼樣充分獲得投資渠道,這個很不
目前人民幣離岸業務是兩岸三地金融合作的一個熱點。我注意到,在今年全國兩會的“一行三會”負責人答記者問上,來自香港和台灣的記者,他們的提問大多都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香港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截至2013年年底,香港建立了內地以外最大的人民幣資金池,總額超1萬億元人民幣。此外,香港還在資產管理、資本市場融資、銀行機構總部運營和離岸貸款等方面無疑處於重要的中心地位。台灣的人民幣存款余額也處於大幅增長狀態,今年2月底已達2471億元人民幣。除此之外,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已正式啟動,台灣島內多家金融機構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兩岸現代化金流平台”正在搭建過程中,其中“外幣結算平台”和“大中華區跨境中文匯款平台”等已上線啟動。根據匯豐銀行的估計,人民幣計價的貿易占大陸全部貿易規模的比例將由2013年的13%上升到2015年的30%,與新興市場之間的貿易將至少有一半使用人民幣結算,隨著未來人民幣結算規模的擴大,兩岸三地金融機構在人民幣業務上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上海自貿區運行半年多來,新設企業已近1萬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小微企業。對於銀行和非銀行信貸機構而言,針對小微企業業務模式和運營模式進行創新和試驗,利用自貿試驗區提供的貿易平台和境內離岸人民幣中心的便利,可以創新貿易融資業務產品和業務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貼身服務
朱寧:香港和上海兩地之間的金融的合作,不只局限在股票交易上。通過「滬港通」的機制,債券市場、人民幣離岸市場,甚至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都有可能因資本項下的活動而進一步發展。從推動金融中心發展的角度看,「滬港通」的機制能夠把上海和香港兩地的機構、上市公司、投資者緊密聯系在一起,我覺得並不需要區分香港是金融中心還是上海是金融中心,中國可以出現一個集中化的大的金融中心,這樣更能夠提升中國金融系統在全球的地位。從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角度看,也是利好消息。因為每個投資者可以投資的標的擴大了,每個金融機構可以服務的對象擴大了,每個上市公司可以擁有更多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這對信息的發現、價格發現及公司資質的考量,都會比以前更加清晰、透徹。這對於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對於價值投資理念的傳播,都是有好處的。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