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國CPI延續下行態勢不會出現通縮 @ 2014-04-12T03: Back Hot News
Keyword:同比 數據
Concept:價格同比下降 , 2014年3月份
【數據解讀】統計局統計師:食品價格上漲令CPI同比漲幅擴大
《行業數據》中汽協:3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6%
從同比數據看,食品價格上漲4.1%,影響CPI上漲約1.35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近六成,是同比上漲的主要因素。食品中,蔬菜、水果和奶類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2.9%、17.3%和11.3%,牛肉、羊肉和水產品價格漲幅均超過7%,合計影響CPI上漲約1.23個百分點。從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監測數據看,部分品種3月份同比漲幅還是比較高的。
數據同時顯示,2014年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3%,環比下降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5%,環比下降0.5%。1-3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1%。
新華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劉錚)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3%,其中3月份CPI同比上漲2.4%。
他認為基數因素的影響是進出口數據表現糟糕最主要的原因。李躍指出,去年1-4月大量資金通過虛假貿易借道香港流入境內套利,造成對香港出口虛高。今年一季度,對香港地區的出口金額累計同比為-31.3%,也在數據上予以印證。如果從總的出口金額中去除對香港地區的出口,那麼,3月出口同比數據錄得6.79%的正增長。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電 (李曉喻)2014年3月及第一季度中國進出口數據表現疲軟,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內地對港貿易去年同期的虛增與今年的回調所帶來的落差,是影響外貿同比數據整體表現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內地20城市新盤庫存同比增16% 創5年新高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4月11日訊,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2014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0.5%,同比上漲2.4%;PPI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2.3%。
從目前數據看,一季度銷售同比上漲的企業中部分是因為2013年的高額結轉,從1-3月份的同比變化可以看到,銷售結轉的逐漸減少影響了同比漲幅。隨著全國樓市成交普遍低迷,房企在二季度銷售壓力將普遍加大。
從同比數據看,食品價格上漲4.1%,影響CPI上漲約1.35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近六成,是同比上漲的主要因素。食品中,蔬菜、水果和奶類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2.9%、17.3%和11.3%,牛肉、羊肉和水產品價格漲幅均超過7%,合計影響CPI上漲約1.23個百分點。從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監測數據看,部分品種3月份同比漲幅還是比較高的。
(1)統計局今日公布CPI和PPI數據,3月CPI數據當月同比僅為2.4%,一季度同比數據低於2013年第四季度數據,也低於全年3.5%的通脹目標。
中國海關總署周四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出口同比下降6.6%,進口同比降11.3%(美元計價),遠遠不及預期的同比4%左右的進口增速和7%左右的出口增速。而3月貿易順差77.1億美元,好於此前市場預期的小幅順差甚至小幅逆差的狀況;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3.4%;進口增長1.6%;貿易順差為167.4億美元。
    為此,國內知名電商「1號店」利用自身的「大數據」資源,在統計部門的指導下,開始嘗試編制價格指數。8日首次發布的「1號店快速消費品價格指數」(「1號店指數」)顯示,3月份指數同比回落0.8%,環比回落2.0%;上海指數同比回落2.3%,環比回落1.7%。
4月10日海關公布的3月和一季度進出口數據大大低於預期,顯示中國經濟增長面臨較大的壓力。其中,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325.2億美元,下降9%。其中,出口1701.1億美元,同比下降6.6%,市場預期增長4%;進口1624.1億美元,同比下降11.3%,市場預期增長2.4%;貿易順差77.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貿易逆差9.6億美元。同時,在4月11日公布1-2月我國通脹漲幅呈現放緩勢頭後,3月CPI同比漲幅擴大。豬肉價格持續低迷及
2671噸,金額21979萬元人民幣。數據統計2014年1-3月中國出口稀土7174噸,同比增長83.2%;金額58416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1%。
滬銅主力合約1407昨日夜盤跳空低開後快速回落,之後震蕩回升,今日小幅上揚後維持震蕩,11點時開始跳水,午後依舊維持寬幅震蕩,最終再以小陰線報收。今日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3月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為42萬噸,同比增長31.4%。數據並顯示,1-3月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為133萬噸,同比增37.8%。高盛分析師在聖地亞哥舉行的銅業大會上表示,中國國儲局或在每磅2.80美元價位購銅,因采購比自行開發銅礦成本低。中國采購還將激勵礦商投資新礦。分析師表示,“我們並不是預測中國會買銅,但如果在每磅2.8美元左右的價位進行采購“似乎是合理的”。高盛贊同銅市“長期內”偏多的看法。中國債務水平上升將限制銅需求增幅。融資貿易尚未停止,因仍有利可圖,且可能導致“中國貨幣供應增幅下降三分之一,這是官方不願意看到的”。高盛預計,中國的融資銅貿易將“逐漸消退”。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