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陸債市「11超日債」違約超日:正努力籌資中 @ 2014-03-06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違約 超日
Concept:2011年公司債券 , 超日2012年3月7日
全國政協委員、人行前貨幣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指,超日債違約並不意味大規模的兌付危機,但更擔心的是各種信托,最怕的是超日債違約事件,引起不明就里的投資者爭相兌付「余額寶」。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3月5日訊,中國銀行間市場現券收益率周三小幅上行,交易員表示,「11超日債」的違約給今天債市帶來一定的負面的影響,利率債和信用債收益率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上行。
李大霄分析稱,「11超日債」違約事件打破了債券本金利息剛性兌付的慣例,抬升了債市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俞瑾6日報道》A股上市公司*ST超日(深:002506)(全稱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債券(簡稱超日債)將無法按期全額付息,勢釀中國債市首例實質違約事件,並可能引爆信用風險擔憂,令民營企業等發行的低評級債券掀起拋售潮。
「超日違約,中國債市歷史性的一刻終於來了,有預期,有准備,有序違約,也是好事。市場可以承受,市場無需溺愛。」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評論稱。
8980萬應付利息的延遲支付,令11超日債成為國內債券市場上首只實質性違約的公募債券,但昨日二級市場反應卻相對平穩,交易所債市的跌幅小於市場預期。
大陸上市公司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以下簡稱超日太陽)日前發布公告指出,該公司已無法全額支付即將在7日到期的債券利息,這將是總規模達1.5兆美元的大陸債券市場,有史以來的首例實質性違約,預料當地債市可能將會受到恐慌情緒影響而出現波動。
吳慶斌:超日債違約在公募債券市場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未來,債券市場將容納進這種新預期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對
盡管超日太陽違約可能引發市場動蕩,但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認為,市場對超日太陽的違約早有預期,因此,「有序違約對市場也是好事。他呼吁主管機關對超日太陽無須「溺愛」,因為大陸債市對此應該還可以承受。
相比之下,超日債停牌前的反彈走勢比其股票弱很多,但這種走勢也已嚴重背離了債券屬性。股票暫停上市後還能轉到三板或退市整理板等,債券風險與之不同。超日債停牌前的走勢遠未彰顯這是一家多次發布風險提示,而且「流動性困難未緩解、銀行貸款逾期、主要銀行賬戶及資產被凍結」(表述來自公司公告)的公司債券。這與ST類個股的市場背景類似,背後是對中國債市剛性兌付的路徑依賴,抱著超日債不會違約的心理。這個也是有歷史經驗支撐的,以往的信用風險事件不管是雲南城投還是山東海龍,在違約邊緣轉個圈最終都能還本付息;還有就是也許企業能熬過了一關,這類例子在超日債身上也發生過:前一年該債也面臨違約風險,但最終渡過付息難關、投資者獲得短線高收益。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和債券分析師姜超表示,11超日債將成為債市首單違約事件,提前引爆信用風險,對交易所民營高收益債產生系統性沖擊。信用風險的暴露必將極大增加市場避險情緒,利好高等級債券等安全資產。
債務違約原本是一個負面的辭匯,但11超日債違約的消息卻讓眾多市場人士興奮:「有違約的市場才是正常的市場」,「我們總算等到了第一單實質違約」。
    債市違約風險日盛,如今這柄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落下。*ST超日昨天公告稱,2011年公司債券第二期利息無法按期全額支付。這也成為我國債市首例實質性違約事件。
而對於*ST超日此次違約是否將打開“潘多拉魔盒”,引發更多的債務違約事件,市場觀點普遍認為,短期內違約爆發的可能性不大。許一覽表示,超日債違約有相當大的行業原因,隨著光伏產業的觸底反彈,超日債是否會最終形成違約目前還不能妄下定論。
針對這項公司債違約案,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分析,11超日債違約,是剛性兌付打破第一例。未來銀行將更加謹慎,資金融通可能因此收縮。各類債券違約或進入倒計時。他認為,剛性兌付打破未必是壞事,不破不立,風險釋放,有利於市場出清、結構調整與改革的推進。
在機構看來,超日利息違約是國內債券市場第一次出現利息不能支付,這是一個拐點性的事件,對債市短期會帶來沖擊,並帶來債券行情的分化。
「超日債違約打破了公募債的剛性兌付傳統,是中國債券市場正常化的第一步,這也是對債券和股票投資者的一次風險教育。」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市場對超日債的違約早有預期,雖然該公司在2013年3月如期兌付了首期利息,但違約風險一直高懸,自去年7月以來一直處於停盤狀態。當2013年公司經營繼續虧損的消息坐實之後,債券違約已在所難免。但這次違約仍然超出部分投資者的意料,他們大多抱有僥幸心理,認為當地政府會從中協調、安排兜底。2014年投資者必須拋棄政府兜底的思維窠臼,包括信用風險在內的風險意識必須確立,因為金融改革的另一面就是風險的有序暴露。
表示,11超日債違約,剛性兌付打破第一單。債市信用利差
*ST超日(002506)一紙公告,開啟了我國債券市場實質性違約的序幕。由於早有預期,超日債違約對於市場交投的直接影響並不劇烈,也無法將其歸類於資本市場「黑天鵝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從公告這一刻開始,中國債市將由此分裂為「兩個市場」。
對於此事,他指出,市場最關注的就是會不會成為今年全國企業債出現大量違約事件的兆頭。桂浩明認為,出現債務違約本身是金融正常運行中的必然現象,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保證所有債券都不存在違約問題,因此仍應以平常心來對待。超日債違約事件打破了過去剛性兌付的思維,如果從此剛性兌付被真正打破,無風險收益率可能下移,股市風險溢價也隨之得到提升,因此這是一件好事情。他預計,出於穩定的考慮,企業債違約目前更多地仍為個案,不會大規模發生。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