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香港財經】林奮強:發展大嶼山可解決許多社會問題 @ 2014-02-10T15: Back Hot News
Keyword:林奮強 大嶼山 發展
Concept:委員林奮強 , 發展大嶼山郊野公園
《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大嶼山,而大嶼山有約一半土地是郊野公園,前行會成員、現為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林奮強昨受訪時指,發展大嶼山應不會影響到郊野公園,但不認同完全不可動用郊野公園用地。他指現時去大嶼山郊野公園的市民不多,社會應討論可否發展,並稱是否用郊野公園用地現時仍在諮詢,要視乎研究結果。他強調發展與保育間的取捨未必痛苦,發展大嶼山可為3、40萬人興建家園,而發展後居民可原區上班,有望減碳排放,對環境保護可能增加,認為事情應有彈性。
林奮強:發展大嶼山令「丑小鴨」變「白天鵝」 林奮強又批財爺:「有入無出」損港長遠發展 陳智思:可發展非主要郊野公園 反駁林奮強 林超英:去大嶼山人當然少過旺角
【太陽報專訊】【本報訊】港珠澳大橋將於二○一六年通車,然而政府過去一直對大嶼山發展「歎慢板」,令外界擔心會錯失商機。身兼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前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昨力撐大嶼人具發展潛力,建議大嶼山發展成為三、四十萬人聚居的「零碳排放」住宅區,並指發展後的大嶼山將由「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對於動用大嶼山郊野公園土地作開發用途,林奮強則認為只要能兼顧環保原則,並非不能觸碰。
林奮強稱自己很環保,希望發展大嶼山對環境是零影響,不過,對於是否完全不可動用大嶼山的郊野公園土地,林奮強指不會認同,因為發展大嶼山可讓30至40萬人有好的發展空間,應有彈性,不一定要保留所有土地,如果發展能夠解決居住問題,並減低交通所帶來的碳排發,得益會更大。
前行政會議成員、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林奮強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形容,大嶼山現時在香港的「腳趾尾」,發展後可令大嶼山由「丑小鴨」變「白天鵝」,加上港珠澳大橋落成,東湧將會成為珠三角的心髒點,做好區內的商業硬件配套,可解決許多社會問題,包括就業及住屋問題。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一直被傳與特首梁振英抱不同理財哲學,遭到「梁粉」抨擊。前行政會議成員、被視為「梁粉」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林奮強昨天指,曾俊華擔心未來財政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他認為未來可能遇到的經濟挑戰不是其不花錢的藉口,現時應多做發展,「做大個餅」。他又認為日後大嶼山將成為珠三角的心髒,只要發展時兼顧環保原則,大嶼山郊野公園范圍並非絕對不能觸碰。
■林奮強認為發展大嶼山能解決居住與就業問題,而且能兼顧保育。
【本報訊】政府昨公布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19人非官守成員名單,當中13人屬「梁粉」或建制派,包括行會前成員林奮強及提倡「深港一體化」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主任方舟等。環團批評成員幾乎清一色主張發展,斥政府無意兼顧保育。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形容,大嶼山的生態已達到岌岌可危的地步。對於林奮強指,發展大嶼山後可以做到原區就業,或會達至零碳排放,較現時更環保。李少文認為對方是轉移視線,「根本冇實據證明,依家邊個新市鎮可以做到同區就業?」李續說,難以估計40萬人口需要占用多大面積,但認為發展大嶼山郊野公園可能只是政府的掩眼法,「到時好多環團反對發展郊野公園,政府咪可以『退而求其次』,咁話不如填海或者發展綠化地帶,冀減少外界慨阻力。」
身為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的林奮強表示,本港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政府需要積極增加基礎設施,為將來提供更多的支援。談及大嶼山發展,林奮強指出,由於未正式進行首次會議,暫未知道整個發展框架,但本港缺乏土地,大嶼山將來可接駁珠三角地區,是發展的好機會,同時有利居民原區就業,解決新發展區的常見難題。
【本報訊】政府銳意發展大嶼山,研究在大嶼山東部水域填海興建人工島,打造「東大嶼都會」。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大嶼山有很大發展潛力空間,大家應將眼光放遠些,但暫時未有發展時間表。
另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林奮強昨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談到曾俊華的「審慎」理財哲學,他認為曾俊華「先天下之憂而憂」,令政府有財政盈余,但認為如政府開支如只是「有入無出」,會影響本港經濟長遠發展。並質疑過去幾年本港經濟增長良好,香港卻不趁機「做大個餅」,未來可能遇上的挑戰,並非政府不花錢的藉口。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