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證監會:內地在港上市公司占港股總市值57% @ 2014-01-23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內地 港基金互認
Concept: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 , 港可購2萬億產品兩地基金互認
童道馳表示,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措施都是在《CEPA補充協議十》框架下,對港「先行先試」。基金產品互認是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做法,如在歐洲內部就有「一本護照」的制度。兩地基金互認是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中積極對港先行先試的重要體現,而基金產品互認這一政策目前「只對香港開放」,與其他國家還未進行實質性談判。
李小加表示,過去30年,海外資金透過貿易、外商直接投資及離岸資本市場三種方式,經香港進入內地。但現在對香港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以往是資金流入內地,現在是內地有大量資金要走出去,香港在這方面並未做好准備」。他認為香港要多元化,例如發展定息產品及商品等,「一定要走在前端,做到內地做不到的事」。
一是在CEPA框架下不斷深化兩地資本市場合作。目前證監會正研究制訂相關配套規則及完善有關審批程序,為落實協議積極做好准備。此外,還將推動內地與香港基金產品互認的相關內容納入《CEPA補充協議十》,有關措施是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中積極對港先行先試的重要體現,對香港發展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具有重要積極意義。
業內流傳,獲准在內地銷售的基金將不包含中資金融機構在港發行的境外產品,加上RQFII基金存在收益偏低、成本較高的問題,市場一度擔心基金互認將直接導致RQFII業務“夭折”。
據了解,2013年8月,和「積極研究內地與香港基金產品互認」工作寫入《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通過中港基金互認,香港基金管理人能夠在中國地內銷售旗下基金產品,而中國地內基金公司也能在香港銷售內地基金。對中國地內投資者而言,將極大拓寬投資海外的渠道。
在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合作中,雙向流動日趨頻繁:2011年啟動的RQFII試點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目前總投資額度達到2700億元人民幣;隨著QFII資格要求的降低,香港長期資金進入內地市場有了更便捷的通道。此外,證監會國際部負責人說,今年還將積極推動內地與香港基金產品互認,目前雙方的談判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
對於其他海外基金進入中國市場的路徑,宋輝表示,從2011年年底開始,內地的監管部門允許境外投資機構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然而,RQFII機制說到底仍然是中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制度,與資本市場完全開放相去甚遠。目前進行的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與RQFII相比屬於更高層次的開放。因此不難看出,下一步,英國等其他國家的基金進入中國市場極可能采用基金互讓機制或者與之相類似的機制。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認為,措施將有利兩地業界︰「國內慨投資渠道好窄,如果開放內地市場俾香港基金入去,內地投資者會好興奮。」但國內基金產品予人良莠不齊之感,黃王慈明就指,有信心兩地監管機構做好把關,認為現有的框架以保障投資者為首要考慮,又指基金以長遠投資為考慮,故本港投資者購買內地基金,短期內可能有波動,但長遠仍會受惠於內地經濟發展。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