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IEA上調需求預期?油價上漲 @ 2014-01-23T02: Back Hot News
Keyword:需求 油價
Concept:國際油價21日 , 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
周二國際原油市場收漲,因國際能源署(IEA)上調對2014年原油需求前景預估,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亦上調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加上中國央行昨日表示向商業銀行提供緊急資金援助以滿足其現金需求,共同支撐了油價。至收盤,美國原油上漲0.62美元或0.7%,收於94.9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收於106.73美元/桶,漲幅為0.36%或0.38美元。
今天商品交投漲跌參半。貴金屬走跌而兩大主要原油期貨合約急劇上揚。油價在國際能源署(IEA)大幅調高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後上行。IEA認爲工業化國家經濟增長步伐加速會使得2014年世界石油消費總量每天增加130萬桶,較之前預測值提高了5000桶/天。IEA還估計11月經合組織(OECD)商業石油庫存量暴跌530萬桶,爲2011年以來最大跌幅,同時12月期間還會進一步減少420萬桶。如預測數據准確,需求或已有所上升,今年原油市場供需也會因此更爲平衡。但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國目前原油産量低於正常水平。如果他們全面回歸石油市場,油價或再度承壓。事實上,我認爲油價短綫不會持續反彈,美國等其他國家的葉巖油革命很可能會保持全球石油供應量的居高不下,從而導致油價上行封頂。
全球油價13日同步下挫,改寫上周因美元走弱而攀升的態勢,反映伊朗與主要國家達成核武協議以交換免於國際制裁,以及利比亞原油供應回升、北海巴札德(BUZZARD)油田恢復營運等因素。
《油金掠影》中國需求放緩國際油價下挫,金價持穩六周高位附近
國際能源署(IEA)周二上調對於2014年原油需求前景預估,同時日內IMF也將美國2014年經濟增長預估上調至2.8%,料該國需求將走強,紐約原油期貨小幅上漲。
王艷慧表示,原油需求減少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復蘇緩慢,尤其是中國目前處於調結構過程中,經濟增速顯著放緩,對原油的需求有較為明顯的減少。而歐美等發達國家雖然處於經濟復蘇期,但對原油的需求還沒有出現明顯增加。在供應過剩的情況下,原油價格承壓,中長期走勢都不容樂觀。而接下來的2月份,是美國煉廠檢修季節,原油進入需求淡季,因此,短期在沒有明顯利好消息影響下,預計短期美國原油將繼續保持底部震蕩走勢,震蕩區間在93-95美元。
美國能源自足現象也正改變著世界能源版圖。大西洋兩岸成為繼中東之後的增長最為活躍的地區。美國石油需求逐步自給自足,歐洲則更多的依賴於俄羅斯和北非,使得國際市場供應趨向於滿足亞洲日益新增的能源消費需求。此外,美國國內原油出口的呼聲日益強烈,英國石油公司和英荷殼牌等石油巨頭已向美國政府提交出口申請,開始尋求出口美國產石油。過去十年間,美國僅有少量原油出口到加拿大,數量不足每天十萬桶;隨著美國國內原油產量的快速增加,未來美國原油出口目的地將更多,美國原油對國際原油市場的沖擊效應也將逐步顯現。
需求面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月報預計,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將持平於105萬桶/日,此前預估為104萬桶/日;其中,預計2014年對OPEC石油需求將持平於2958萬桶/日。供給方面,近來關於利比亞和伊朗原油供應增加的預期繼續發酵,壓制油價。
此前,OPEC原油價格連續三年上漲。2013年OPEC原油價格出現下跌,與市場的大體趨勢是一致的。2014年,OPEC成員國面臨更大的價格壓力:石油需求依舊疲軟,OPEC以外國家的石油產量在上升。OPEC預計,2013年日均需求下降了50萬桶至2990萬桶,而今年日均需求可能將再降40萬桶。
油價周二溫和上漲,稍早利多的全球石油需求預估和利比亞出口疑慮再起,曾帶動油價大幅上漲,但受到獲利了結盤壓制。上周漲幅曾一度高至5%的美國超低硫柴油期貨在午後交易中大幅回落,亦令原油價格縮減漲幅。美股波動,且調查顯示分析師預計原油庫存八周來首次上升,也加劇油價回撤。周二稍早油價上漲,因之前國際能源署(IEA)稱,2014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將增加130萬桶,超過此前預估。布蘭特原油結算價漲0.38美元報每桶106.73美元,稍早一度觸及108美元。美國2月原油合約 收高0.62美元報94.99美元,該合約收盤即到期。3月原油合約漲0.38美元至94.97。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周一因美國假期沒有結算。布蘭特較美國原油價差擴大至11.76美元,上周五一度縮窄至11.16美元。超低硫柴油結算價跌0.1%報每加侖3.0147美元。美國股市周二多數收漲,標普500指數結束兩日連跌上揚,受助於材料股漲勢,但道指下跌,因三家成份股企業公布的業績令人失望。利比亞方面有消息稱,包括石油部長在內的五位官員辭職,指稱總理無法“在電力和石油領域...提供安全保障”,該消息也提振布蘭特原油。之前利比亞總理周日表示,利比亞計劃在未來幾天之內,驅逐占據東部重要石油港口的示威者。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體系注入逾2,550億元人民幣資金,緩解了信貸緊縮的疑慮,市場風險偏好升溫,亦支撐油價。南蘇丹局勢的不確定性也支撐布蘭特原油。但伊朗與各大國達成初步協議,停止核項目,引發對伊朗石油出口將增加的預期,這限制布蘭特原油漲勢。
商品方面,紐約期油調整過後再次反彈,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全球原油每日需求量將增長130萬桶,達到9250萬桶,需求預期增加支援油價上升,紐約2月期油昨日升0.38美元或0.4%,至94.97美元。技術上,紐約期油調整後再次上升,高位繼續上移,建議投資者,可於94美元建立好倉,目標價爲96美元,止蝕價爲93.6美元。
由於伊朗與六國達成削減核子計畫的協議,市場預期伊朗原油產量將提升,加上利比亞恢復原油生產,引發國際油價疲弱下滑,也使得國內油價連三周調降。中油公司今(19)天宣布,自明(20)日凌晨零時起汽油每公升降價0.1元,而柴油調低0.2元,累積三周汽油已跌0.9元,柴油更降達1元。
只有進口,極少出口的現狀令美國原油無法直接參與國際市場交易。但是另一方面,美國是主要的原油進口國,本土產量的增加,使得進口量大幅減少,這就使得有更多的國際原油市場剩余,這一點間接利空油價。
「冷戰」結束後,美國憑借著獨一無二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促進國際統一市場建立,更多地通過美元體系下的貿易與金融流動來收獲利益,而逐步減少成本收益並不理想的直接干預。世界各國無力也無意願打破現有秩序,更多地將注意力轉向國內政治和本地發展。在同一階段,全球人口總量迅速擴大,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速快、年輕人口比例高,對工作機會和生活資源的需求極為迫切,本國政府財政壓力極大。在上述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各國政府逐步加大對本國經濟命脈——特別是采掘類礦產和油氣資源——的控制,不僅對資源生產抽取重稅,而且越來越多地干預生產經營,力圖讓資源行業更多地承擔勞工福利和社區發展責任,從而不斷推高資源成本,導致高價格。在采掘類資源行業中,原油貿易的總量最大、國際化和市場化程度最高,高成本對高價格的傳導也最為迅速和直接。而持續高漲的原油價格反過來導致了政府更加積極的干預,每桶100美元的石油顯然比每公斤不足1美元的小麥更有利可圖。
廣發期貨分析師張卉瑤告訴大智慧通訊社,盡管OPEC原油價格2013年三年來首降,國際油價不至於前景堪憂。今年全球原油供應預計略微大於需求,而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有望錄得正增長。
外盤方面,國際油價近期跌勢企穩,WTI原油恢復好過布倫特原油,周二國際油價也小幅收漲,WTI原油報92.92美元,布倫特原油報105.08美元。不過當前因為伊朗和利比亞有可能在近期恢復原油輸出的訊息利空市場,預計油價很難在短時間升溫。
國際能源總署(IEA)周二發布報告指出,受到今年全球經濟轉強的影響,預計2014年全球原油的需求量,將從去年的每日9120萬桶,增加到每日9250萬桶,也將為未來油價帶來新一波的上漲空間。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