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陳茂波指發展人工島需時地下空間可改善當區連系 @ 2014-01-18T18: Back Hot News
Keyword:陳茂波 發展
Concept:新界土地 ,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
《施政報告》提到,除了港島北及九龍以外地區,全港其他各個「發展密度分區」的最高住宅用地地積比率,可整體地適度提高約兩成。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記者會表示,增加密度安排不適用於規劃相當成熟或已完成規劃項目,包括新界東北發展區、洪水橋發展區及東湧新市鎮拓展發展區,因有關地點在規劃時,已盡量提升發展密度。
陳茂波昨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一同向傳媒闡述新一份施政報告的相關政策內容。對於有指增加兩成地積比只會肥了發展商,陳茂波表示,即使加發展密度,發展商亦要面對補地價及城規改劃關卡,而一些已有詳細發展計劃的地區如新界東北、洪水橋、元朗南和東湧新市鎮擴展等,地積比不會再增加。
【太陽報專訊】政府為覓地建屋,全面調高新界及港島南區發展密度兩成,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披露,部分新界低密度住宅用地地積比可能上調多達三成至一倍,正進行初步研究的元朗南、古洞南及新界北部等項目將采用新發展參數,但已達最後規劃階段的新界東北及洪水橋新發展區則不適用。有團體質疑會令城市景觀變單調,降低環境質素。
現屆政府除將落實發展新界東北(古洞北與粉嶺北)、洪水橋等區域,亦正就古洞南、元朗南、新界北等地區作發展研究。陳茂波昨在記者會闡述《施政報告》時,被問到是否有意「鏟起」整個新界,他回應稱發展新界東北等早在10年前提出,是為滿足經濟社會及人口發展需要,而目前新界部分土地活動性質雜亂,有地皮用作倉儲及貨櫃,故發展新區域可趁機改善鄉郊空間。
施政報告提出,加大港島北同九龍以外地區發展密度最多兩成。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解釋,已規劃成熟的項目,包括洪水橋、東湧新市鎮和新界東北,並不適用於加大密度。而過去政府售賣的土地,發展商五年內不可以修改契約,增加發展密度,私人業權土地要增加發展密度,亦要通過城規程序,克服交通、供水、排污等,才有望獲通過,之後亦要補地價。陳茂波又指,在大嶼山東面發展過千公頃的人工島,東面水域較西面,保育挑戰較少,這項計劃未來要作多方面研究,包括對環境的影響。
【NOW新聞台】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席一個午宴時,被同場的鄉議局執委批評,政府粗暴將大浪西灣納入郊野公園,表明已經部署阻撓政府在新界的所有發展計劃。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施政報告提到,將港島北及九龍以外地區的發展密度增加兩成,將不包括新界東北、洪水橋及東湧擴建計劃這些已成熟的計劃。
另外,陳茂波在會上發言時說,政府不會盲目在港島北及九龍以外地區增加發展密度,會考慮當區情況及配套設施,而長遠要在新界東北及大嶼山發展新市鎮。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說,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大嶼山交通策略位置有變,香港來往珠三角西形成一小時生活圈,亦有海底隧道連接屯門,令新界西與大嶼山拉近,再加上東湧新市鎮發展調整,人口會由9萬人加至20多萬人,令鐵路可以延長,政府成立委員會研究大嶼山發展,是希望作整體長遠規劃。
梁和平昨趁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席專業人士協會午餐會時,作上述表示。他說原居民已經部署好與政府在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問題上「拗手瓜」,聲言政府在新界東北、大嶼山發展上,將會寸步難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提到新界東北及大嶼山發展問題,有新界原居民質疑政府處理把「不包括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的做法。他們部署跟政府「拗手瓜」,倘若政府得不到他們支持,在新界發展將「寸步難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回應指,特區政府一直希望與鄉議局保持「有磋商、有商量」態度,期望在滿足市民對房屋的訴求上,繼續得到鄉議局支持,政府樂意聆聽他們的意見。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