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慷慨扶貧易討好量入為出考功夫 @ 2014-01-17T02: Back Hot News
Keyword:扶貧 開支 曾俊華 振英 施政報告
Concept:200億扶貧 , 2014年施政報告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昨公布的施政報告,雖「開倉派米」挽民望,但當中涉及最多開支的扶貧及教育部份,實為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負責,而林鄭昨亦即時發電郵,為成功爭取多項扶貧措施領功。有分析指,林鄭與梁合作力壓曾俊華,實為自己累積政治本錢,令人猜測為角逐特首鋪路。
梁振英的這個施政布局,似乎是只懂派錢,不懂賺錢。猶記得堅實「梁粉」、恆隆集團主席陳啟宗,曾公開批評財政司長曾俊華做不到「應使得使」,是香港的「大罪人」。政圈中無人不知,梁振英上任後一直有意大幅增加政府開支扶貧,但以曾俊華為首的傳統政務官團隊,卻堅守審慎理財的「守財」角色,所以在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未見向基層人士派錢,但觀乎新一份施政報告,看來在這場梁曾角力中,「胡須曾」終告失守。
財政司長曾俊華昨日在立法會聆聽梁振英宣讀《2014年施政報告》,會後遭記者包圍,追問他是否擔心政府恆常開支大增而「樣子很愁」,盡管曾俊華以一貫幽默反問:「這是一個愁的樣子嗎?」但其實政府內部尤其管庫務的公務員,看罷施政報告也有共同感覺:報告嚴重失衡。經濟發展項目著墨不多,難怪大家會擔心在社福開支大增下,政府如何有把握庫房能長遠支持這個花錢模式。
就政府財政支出的規模是否有公式可計算?梁振英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會研究政府開支及本地生產總值比例關系,希望能找到計算財政規模的基准,強調暫無計劃提高稅率或開征新稅。
有指今份施政報告提出各項措施,令港府經常性開支上升約二百億元,質疑有違《基本法》的量入為出及政府開支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原則。曾俊華昨於特首梁振英讀畢報告後表態,贊揚報告內容全面,惠及不同階層,回應到社會訴求,財政上一如以往「應使則使」。
    施政報告提出的政策和措施,需大量新增政府經常性開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則明確指,今年恆常開支大約超過去年200億。對此,梁振英在記者會上坦承今次財政開支比較「大手筆」,惟有信心政府可以負擔,以及不會加稅,並可做到收支平衡。CY又稱,政改議題較少在施政報告提及,但不等於不重視,作為特首有憲制責任做好這工作。
過去政府力求令開支不超過每年經濟生產總值20%的慣例,又是否不再存在?梁振英表示,由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領導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將於2月公布報告,報告到時就會提出相關議題供社會討論。
行政長官梁振英形容施政報告涉及的政策措施,所需財政開支是比較「大手筆」,需要大量新增經常性開支,但體現政府有決心處理長期積存的問題,包括提升公營醫療服務,扶貧安老等,會盡快向立法會申請有關撥款。他又強調政府會精打細算,有信心負擔得來,無意加稅。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施政報告提及的一些新政策和措施,都是到位和務實可行,部分需要繼續聽立法會議員同社會意見。林鄭月娥說,歡迎報告中提及的扶貧及助弱措施,認為范圍廣泛,可以惠及各個群組,下星期會向扶貧委員會詳細解釋。財政司長曾俊華認為,施政報告全面惠及不同階層市民,政府會一如既往,繼續應使則使的理財政策。他說,今次涉及不同支出,包括一次性及恆常性開支,政府暫時未計算具體支出,但就指恆常開支超過二百億元。曾俊華又說,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要維持政府公共開支有困難,要調整公共服務優次,具體政策下月的財政預算案公布。
梁振英的前任曾蔭權任內的扶貧措施多是一次過,由 2005 年上任開始,曾蔭權用在社福的經常開支由 300 多億元增至 400 多億元,增幅 28% 。到梁振英一上任,就增至 500 多億元水平,計及低收入家庭補貼,最保守估計,明年社福經常開支增至 580 多億元。兩年的增幅已經超越曾蔭權整個七年任期,政府的財政狀況能否支持?
行政長官梁振英否認在第二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關於扶貧、教育及社福等措施,令政府的恆常開支增加二百億元,是要爭取民心;他說,若果要谷高民望,可能派錢更能做得到,但他認為要做長遠政策,改善及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正當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放話指,醫療及社會福利等方面的開支持續上升,警告當財政儲備用完後,政府有可能要加稅度日;但這邊廂梁振英於施政報告中卻大灑金錢扶貧,他於記者會上更坦言報告中的相關財政開支相當大手筆,雖然會令�痡`開支激增200億元,但仍認為政府可做到收支平衡,暫時無意加稅,相信對於平時「揸緊」審慎理財原則的曾俊華而言可說是相當頭痕。梁振英稱,公帑應用於有需要人士身上,財政估算已量入為出及收支平衡作考慮方向,若向市民派糖或以政治目的作出發點,或可贏得更多掌聲,但相信開支將更大。
就特首梁振英宣布多個政策的恆常開支增加至200億港元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被指「面露愁容」。曾昨日否認說法,指恆常開支是適當地回應了市民訴求,又說在2月26日的《財政預算案》中將詳細交代有關細節。
(綜合報道)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大增政府長期承擔的《施政報告》,每年新增約二百億元經常開支,絕大部分用作扶貧、安老和教育,有助紓緩基層困境和縮窄貧富差距。由於梁振英不打算在任內加稅,增加福利所涉及的龐大開支,益顯發展經濟為政府開源的重要。
特首梁振英將在下周三(1月15日)發表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估計會推出一系列扶貧和安老政策,每年政府經常開支將進一步增加。近日突然傳出消息,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倡議成立「未來基金」,以應付日後人口老化帶來的額外支出,基金預計至少需要儲存3,600億元。
今年再接再厲,但又被兩位司長左右夾擊,第一擊來自民望高企之林鄭司長,林鄭手執扶貧大權,親信羅致光又系關愛基金當權派,早前宣布派3,500元畀N無人士,政務官為之側目。因N無人士屬低收入家庭生活津貼,乃全新政策,本應要經正常決策程序,即政策委員會、行政會議,再去問財政司BID錢,最後去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由於政策上違反現行三條支柱安全網,要經反覆討論,但林鄭醒目,始終出身官僚集團,摸通門路,利用羅致光作先鋒,由關愛基金先行負責派錢,而當關愛基金干塘後,自然逼住由政府經常開支吸納。政策上繞過衛福局官僚及財政司CHAIR慨資源分配會議RESOURCE ALLOCATION EXERCISE,又搶在梁振英施政報告前推出,自己得分。而關愛基金昨日起開始接受非公屋、非綜援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申請,快、靚、正。堂堂一項重要政策轉變,一個會導致福利經常開支上升慨大閘,就咁畀林鄭暗中過關。
特首梁振英下周公布以「扶貧」為重點的《施政報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正密鑼緊鼓准備《財政預算案》。據悉,由於利得稅收益遜預期,港府內部初步估計,今年的財政盈余將較往年大減,只有一、二百億元。盈余減少,《預算案》勢將縮減「派糖」規模,但由於《施政報告》將有多項協助基層的扶貧措施出台,為紓緩中產的不滿,當局正考慮提高退稅上限,估計較去年的一萬元為多。
林鄭月娥表示,支持扶貧亦要鼓勵自力更生,強調福利措施不應減低就業意欲,政府同時會鼓勵持續就業。林太亦說政府協助部分人士的同時,亦要平衡財政能力,並稱本港不能輕易加稅,政府開支亦很難壓縮,故要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相信財政司長曾俊華可以做到「應使則使」。
特首梁振英在第二份《施政報告》鋪開扶貧藍圖和相關惠民政策措施,財政司長曾俊華表示新一年預算案每年政府經常開支約需增加200億元。
由於梁振英推出了多項扶持措施,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預計,特區政府今年的開支將超過往年的200億港元的規模。不過有觀點認為,開支過於龐大,有違“量入為出”的理念。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