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專家解讀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 2013-11-13T07: Back Hot News
Keyword:改革
Concept: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周二閉幕,會議勾勒了中國未來深化改革的重點和路線圖。」路透社12日試圖迅速解讀近5000字的公報,其報道列出了一些「要點」:中國將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市場將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中國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中國要建設城鄉統一用地市場,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美聯社說,旨在為今後10年制定改革藍圖的四天中共會議結束時發布的簡短聲明,沒給出具體細節。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公報許多修辭與傳統相似,但具體措施可能涉及切實的改變。東京一位熟悉中國政治的華人學者說,按慣例,《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幾日內將公布。
為期四日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今日下午閉幕,會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經濟改革方面,會議落實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並會設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三中全會解析之五:改革的核心是發揮市場作用。「市場」提及22次,且強調市場的決定作用。「小政府、大市場」的理念得到推廣,地方政府將逐漸退出開辦企業的行列。市場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將會進一步加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報中兩個新提及的「市場」:金融市場、建設用地市場。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12日晚間公布。專設機構統籌改革,首提國家治理現代化,首次強調市場決定性作用……因釋放諸多改革信號,這份約5000字的文件備受關注。
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這不同於此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表述,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看來,這彰顯出決策者社會主義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市場化」導向的堅決態度。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對財稅體制改革明確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因此,資本市場對於三中全會的解讀,決不是今天晚上可以作出的,我只能說資本市場迎來了希望,但要轉危為安,貴在堅決的改革,對於投資者,在改革政策落實之前,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就是對自己的
二為期四天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後中國國有媒體報道稱,中共高層承諾推行財政和土地改革,放松投資管制,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明確了改革的總方向和基本目標,提出將在2020年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其中一些新提法和新舉措亦讓市場有了更多解讀空間。以下為部分專家學者的評論:
在走過了35年改革路之後,中國再次進行深度調整,注入新動力,讓市場經濟更加健康和強勁。這正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旨。中國深化改革將再次給世界帶來難得的重要機遇。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政府職能轉變是「2.0版」中國改革方案的重要內容,升級後的「中國模式」將繼續在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操作上,密切關注今晚會議決議對於市場面的影響力度。市場明日走勢很關鍵,或決定短中線的運行趨勢,如不能放量突破2150點一線的重要阻力,股指還將向下調整,2100點附近是底部區域,但不能排除再次下探2093點乃至2050點的可能。在成交量沒有明顯放大前,防御依舊是主基調。三中全會的改革方案將成為決定後市行情的一大最重要因素。
@財富秘鑰:證監會每周都會公布改革進展。新股發行制度上抑制」三高發行「優勝劣汰;市場運行上打擊內幕交易,完善市場機制;中國股市是弱式有效市場,雖然三中全會公報是對全面經濟、政治、社會改革路線圖,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場機制會更加深入的完善。
“383提案” (即:新一輪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動方案),雖然僅僅是為中國高級領導人准備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份參考報告,但該提提案吸引了諸多關注。這不僅是因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官方智庫地位,也是因為其執筆專家的獨特身份和這份改革建議稿的發布時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1981年,是中國兩個最重要的官方智庫之一。它不僅為決策者提供了廣泛的社會,經濟,政策和戰略問題的建議和意見,同時許多著名的經濟和政策專家 ,包括吳敬璉,王夢魁和樊綱等也出身此門。為“ 383提案”執筆的劉鶴先生及李煒先生也是赫赫有名。特別是劉鶴先生, 他不僅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也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10月7日的《華爾街日報》, 一篇題為“認識劉鶴,習近平選擇修復步履蹣跚的中國經濟(的人)” 認為,“劉先生的工作是引導中國十年來經濟的願景”。因此,市場認為“ 383提案” 提供了中國未來10年改革議程的核心內容 ,並予以密切關注的反應是合理的。我認為,“ 383提案” 就中國改革的潛在方向提供了重要的觀點和建議,但它缺乏其他政府部委和各種決策實體的參與。因此,它不應該被等同於改革的最終藍圖。
《經濟通通訊社12日專訊》三中全會今日閉幕,市場期待改革方案出台,人行今日小規模
為期4天的第18屆三中全會即將在北京召開,有鑒於前兩次的改革開放,皆為中國帶來經濟高速成長,因此市場焦點皆期望中國官方的三中全會能再一次釋放出改革紅利。以下是富達中國內需消費基金經理人馬磊,對當前的中國局勢做一說明及分析。
「市場化方向是此次會議傳遞出的明確且重要的信號。」 蔡國雄告訴大智慧通訊社,三中全會是對未來整體改革做部署,不會涉及到更多細節內容,其中,經濟領域的改革明顯傾向即是市場化。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