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再改革的再平衡:三中全會變革中國 @ 2013-11-11T07: Back Hot News
Keyword:改革 三中全會
Concept:10年中國改革 ,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今日在北京開幕。會議將討論中國新一輪改革方案,被譽為是繼70年代末鄧小平開啟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最有突破意義的改革動作。北京智庫鞏勝利對《蘋果》表示,三中全會將有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但主要是經濟,不觸及經濟發展「瓶頸」的政治體制,故難稱突破;鞏認為如此改革縱有成效,亦難以持久,「你對她(三中全會)期待越大,你的失望就會越大」。
有一系列改革是專家們都希望能在本次三中全會中能夠通過的。在金融方面,利率上限問題在改革領域中被期待已久,本次三中全會基本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中國一直保持著銀行存款利率的上限,這種方法損害了客戶的利益,但卻讓金融機構和國有企業獲利。鑒於中國正在朝需求型的經濟模式上轉變,終止利率上限有利於讓銀行通過提供更高的利率來爭取客戶。在銀行業方面,三中全會或許會讓中國采取類似於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制度,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制度能夠在銀行出現違約時,保證個人儲戶的資金維持在一定水平。在這些金融改革中,最為重要的是被期待已久的在資本管制方面進行的改革,這一改革可以吸引到更多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的股票,並且把人民幣提升為全球性的貨幣。
班亞表示,隨著全球經濟和政治形勢的發展,也因為各國的內部發展階段不同,不少國家都在進行某些方面、不同程度的改革,以保證經濟持續發展,更好地適應時代需求。國際社會都看到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推進改革方面的力度和決心,不久前中國領導人訪問東盟國家時,強調要堅持改革開放,這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中國堅持進行改革開放不僅將保證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將為其他國家帶來更多的機遇。改革可能會有一定的阻力,但是依靠領導人的傑出智慧和民眾的支持,中國深化改革必然成功。正在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向外界顯示出了中國不斷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努力。
中共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領導頻提新一輪「改革」。習近平近日表示,中國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可以預期,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這次會議意義不亞於35年前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必將會作出受到全中國人民歡迎、世界投資者期待的改革決策。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十八屆三中全會於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評論普遍認為,此次會議將「定調」中國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和改革思路。韓國湖西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全家霖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35周年之際,十八屆三中全會有望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美國《外交政策》的報道也認為,中國正在逐漸形成的「改革勢頭」將會對市場進行改革,這正是民眾樂於看到的。報道總結指出,浩大而具體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三中全會中傳遞出來的信號是中國「正面積極、持久和新穎的」改革之風。
【文匯網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天開幕,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即將展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中國時報》推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特別報道,以整版篇幅深入報道全會。題為《三中揭幕 推全面深化改革》的文章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提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方案,五位一體(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的改革行動綱領將成為長期政策綱領。
其中,官方電視台NHK說,本來這次三中全會令人注目的是中國經濟構造改革有多深入,但由於北京和太原分別發生沖撞和爆炸事件,令北京處於嚴重警戒態勢,會場外警察雲集,達到截停非北京車牌查看有沒有可疑人物的地步。
這篇由曾專訪過溫家寶的美國知名媒體人法里德.扎卡里亞署名的評論稱,依據個人訪問中國並會晤中國領導人的經歷,現在的中國領導人比過去20多年來任何時候都更加自信和放松。中國在繼續尋找世界各國的成功理念與做法。扎卡里亞指出,本周末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動中國當代歷史上第三次重大改革。中國領導人承諾推進史無前例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全面改革,這不意味著中國將推進「西方的民主」,但可能包括行政管理上的變化,可使中國的政府機構更加高效。
根據新華網報導,中國三中全會在過去30多年的政策改革中地位特殊,1978年的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序幕,1993年的三中全會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針。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記者 陳承編譯報道)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今日開幕,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家、CNN電視台主持人、《時代雜志(TIME)》主編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觀察,於8日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撰文指出,隨著北京對當前政治和社會議題情勢的察覺,中國必將實施一系列措施進行改革。文章指出,於今日開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三次改革的重要推動力」。文章編譯如下:
而尤為引人注目的,則是4次關系整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全會,它們分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屆三中全會、十四屆三中全會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它們都具有綱領性意義和時代性色彩,分別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四個階段,即改革的啟動階段、改革的展開階段、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的階段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
    德國《世界報》報道說,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中國經濟的增速不再只同中國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就連德國也從未如此依賴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領導層承諾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會作出受到中國人民歡迎、世界投資者期待的改革決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備受海內外關注的、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昨日在京開幕,會期四天。會議提出的綜合改革方案,將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被認為是決定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改革方向的里程碑會議。提交全會審議的決定稿,已在中共黨內外一定范圍內征求過意見。另外,外界也關注,該次會議是否會調整中央委員。
報道從歷史的角度來闡述中國將進入改革的「全面新階段」。報道評論指出,在1978年召開的三中全會上,當時新上任的領導人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在1993年的三中全會上,鄧小平的繼任者江澤民實施了進一步的改革,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而推動中國加入到全球經濟中。
大學教授杉田欣二表示,作為一個曾經在中國長期生活和工作的外國人,他十分關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35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35年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創造了人類歷史的奇?。中國的繁榮關系到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安定。通過大?的改革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海外懷疑的目光變成羨慕的目光,就是中國夢實現的時候。
35年前,發端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此後35年間,7次三中全會,改革,是不變的主題詞。也正因此,在中國的政治語匯中,「三中全會」幾乎成為改革開放的代名詞。35年後的今天,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迎來十八屆三中全會。
財稅領域的改革或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對記者表示,從近期改革部署看,三中全會後消費稅會更好助力經濟轉型,將部分嚴重污染環境、過度消耗資源的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等納入征稅范圍;房產稅會進一步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財稅體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他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諸多難題的破解,幾乎都要以財稅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化為前提。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