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美庫存上升紐約油價創3月低位 @ 2013-10-10T07: Back Hot News
Keyword:油價 原油期貨 國際 美元 美國
Concept:國際油價 , 11月原油期貨
《國際油價》颶風威脅提振,上周五國際原油期貨走高
憂慮需求減緩,周四國際原油期貨反轉下跌;因為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停擺可能削弱美國對能源需求的顧慮抵消了墨西哥灣熱帶風暴的威脅,且美國政府停擺可能會削弱美國對能源的巨額需求,打壓油價反轉回跌;由於美國的能源需求開始衰減,隨著政府停擺已經進入第三天,尚無跡象表明會出現政治妥協,美國政府停擺讓越來越多的人擔心,財政形勢將導致經濟增速放緩,進一步令油價承壓。
《國際油價》美預算政爭,拖累周一國際原油期貨走低
《國際油價》獲利了結,上周五紐約原油期貨跌1.5%
新華社紐約10月8日電(記者黃繼匯)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遲遲未能解決預算分歧導致美元走軟,增加了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投資吸引力,國際油價8日小幅反彈。
中東緊張局勢緩解,周二國際原油期貨挫2%;美國考慮外交手段解決敘利亞危機,同時有消息稱,敘利亞政府已經接受俄羅斯的建議,交出化學武器由國際社會控制,以避免美國對其實施軍事打擊,中東緊張局勢有所緩解,油價應聲大跌。
《國際油價》好壞消息參半,周五國際原油期貨漲跌互現
原油期貨有利於形成反映中國石油市場供求關系的價格體系。傳統上國際油價以北美和歐洲為主導,有一定的合理性,這是因為長時間以來北美和歐洲的經濟發展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北美和歐洲的石油消費在全球石油消費中占有很大的份額,因此,北美和歐洲的油價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國際」油價。近年來,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國家經濟的崛起,亞太市場在世界石油消費總量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在消費增量中所占的份額最大,不應該僅由北美和歐洲的油價代表「國際」油價,美歐市場油價已很難客觀反映亞太地區的供需關系。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卻沒有相對獨立的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參照市場原油價格來調整國內的原油煉制活動和成品油價格,雖然價格水平與國際接軌了,但往往無法反映國內市場的供求關系、消費習慣、季節性變化,不利於指導國內成品油的生產、消費和貿易活動,有時國內市場相對過剩卻不得不參照國際原油市場調高油價,有時國際市場過剩但國內由於價格不到位卻出現「油荒」現象,價格信號扭曲了正常的資源配置,甚至陷入資源錯配和逆向調節的怪圈。這些現象客觀上要求我國建設本國的原油和成品油期貨市場,促進相對獨立的價格體系的形成,發揮價格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國際油價連續第二日下跌,其且跌幅顯著,跌超過兩美元。
截至10月4日當周,國際原油價格先抑後揚,小幅反彈,油價保持在100美元/桶上方,緩和了此前連續三周的下跌勢頭。截至周五收盤,美國紐約11月原油期貨合約收高0.73%,報收103.62美元/桶,最高觸及104.38美元/桶,最低探至101.05美元/桶;而布倫特11月原油期貨合約上漲0.72%,報109.31美元/桶,最低106.81美元/桶,最高109.85美元/桶。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