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阿里巴巴沖擊香港IPO「最後一搏」 @ 2013-09-28T21: Back Hot News
Keyword:阿里
Concept:赴美上市 , 阿里巴巴合伙人
核心提示:內地科網巨人阿里巴巴,因堅持以合伙人制度方式在香港上市,可是最終不獲本港監管機構放行,而放棄香港,更有意赴美掛牌。不過不論是阿里巴巴的始創人,以及2位大股東雅虎及軟銀,均力撐合伙人制度。
核心提示:一度被市場憧憬,成為今年本港最大集資規模新股的阿里巴巴,最終決定捨香港,並擬赴美掛牌。雖然該公司尚未在當地聘用承銷團,但是對於當地資本市場而言,阿里巴巴有意在美國上市,必定為當地重要事件之一。外電更報道指出,將會觸發來自紐約交易所及納斯達克交易所之間的競爭。 同時,阿里巴巴始創人之一的蔡崇信昨亦為合伙人制度作闡釋。
運營淘寶(TAOBAO)和天貓(TMALL)等網上商店的阿里巴巴集團之前一直考慮把香港或紐約作為可能的上市地點。阿里巴巴集團與香港交易所談判破裂的原因現在還不得而知,但阿里巴巴集團一直在與香港交易所洽談設立一個架構,允許包括創始人馬雲(JACK MA)及其他高管在內的「合伙人」在IPO之後仍能保留對公司董事會構成的一些控制權。具體來說,就是阿里巴巴集團的28位合伙人將負責提名多數董事,並由股東就提名進行表決。但批評人士稱,這種機制將賦予合伙人過多權力,合伙人的建議很少會被股東否決。
另邊廂,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昨日撰文自辯,繼續力陳合伙人制的需要,並說︰「我們沒有期望香港監管機構為了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做出改變,但我們確信香港應該認真探討適合未來發展趨勢的創新監管環境。」
本月初,馬雲在內部郵件里表示「我們不在乎在那里上市」,而隨後亦有消息稱,納斯達克盛邀阿里巴巴集團赴美股上市。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只是馬雲進一步對港交所的施壓。上述分析師認為,阿里巴巴當時把支付寶從阿里巴巴集團轉移出來,在美國引發的質疑很大。若赴美國上市,支付寶的問題將成為美國投資人的主要顧慮。而這也是阿里巴巴上市首選香港的原因。上述分析師認為,若剔除支付寶事件的影響,兩地估值差距不應該特別大。從目前市場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投行估值在7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區間,變數還比較大。「由於阿里巴巴盈利情況不錯,估值可能接近1000億美元。」
據交易所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尚未與美國的交易所展開談判。之前,阿里巴巴就建立一種機制與香港交易所進行了磋商,阿里巴巴希望在公司上市後其合伙人(包括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公司管理層)仍可以對董事會成員構成有一定的控制權。具體來說就是,阿里巴巴的28個合伙人將有權提名董事會的大多數董事並提交股東表決。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就能否以A、B股或合伙人形式來港上市一事,與監管機構拉鋸多時,雖然昨日有傳雙方談判已經破裂,阿里巴巴將赴美上市,但這家估值達千億美元的科網巨頭,未必與香港緣盡。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在網志發表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描述自己在夢境中見到9個人物,對應否批准公司以A、B股形式上市的問題展開激辯,他的結論是應透過諮詢,找尋他夢境中的「答案先生」。
隨著阿里本周踏入決定上市地點的關鍵倒數階段,昨天終於傳出方案已敲定。阿里為保合伙人制度,決定與香港「斬纜」,轉而赴美上市。消息人士指出,阿里自己選擇終止與本港的交流,為的是堅持以合伙人制度上市,即使赴美也會堅持采用此制,因其相信此舉可維護股東權益,以及更有利公司長遠發展。該名消息人士更指,阿里巴巴已迅速委任法律顧問,同時會盡快聘請承銷商。阿里發言人對消息不予置評;港交所發言人也表示不作評論。
阿里巴巴一方面想於香港上市,另一方面又想保留對公司的控制權,魚與熊掌難以兼得,阿里巴巴今年在香港上市的機會,似乎愈來愈渺茫。《蘋果日報》引述消息指,港交所於周四舉行的例會,將再就阿里巴巴申請以合伙人制度在香港上市,尋求初步原則性共識,若未能取得共識,並且不能在下周一前,亦即在新保薦人監管條例在下月一日生效前,遞交上市申請,阿里巴巴今年上市的機會幾乎等於零。而《星島日報》的消息則指,即使阿里巴巴不介意「調節」合伙人制度,例如加設合伙人提名董事的次數上限,上市委員會及證監會亦不會接受。
本周亦有港媒報導稱,香港證監會董事局在近日召開的例會上,已經初步討論了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但由於該制度有違香港「同股同權」的宗旨,所以證監會短期內不會為阿里巴巴的股權架構放行。
接近香港證監會的另一消息人士表示,阿里巴巴雖做出這樣的妥協,但預料仍難以說服港交所接受該集團的合伙人架構。該人士指出,阿里巴巴仍將堅持保留對大多數董事會成員的提名權,導致股東之間權力不平等,這一點證監會無法接受。
昨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被問及阿里巴巴是否已提交上市申請時表示,雙方曾作有意義的討論。其他市場在某方面可能比香港更開放,但各地規則不同,並無好壞之分。港交所不會為阿里巴巴上市更改規則。(安特)
雖然輸掉排名,香港卻在這場阿里爭奪戰中贏到掌聲。《金融時報》昨(26)日發表「阿里巴巴︰沒有芝麻開門」的評論文章,力撐香港錯失阿里焉知非福,因阿里的合伙人制,本質上不符投資者利益,亦看不到為何同為中國科網巨企的騰訊(0700-HK),沒有合伙人制的屏障,仍可營運自如。
彭博社25日引述消息人士談話報導,阿里巴巴堅持透過伙伴制取得董事會提名權、但香港交易所始終不肯讓步,雙方談判已宣告破裂。報導指出,阿里巴巴已開始尋找美國法律顧問公司協助赴美IPO事宜。投資銀行目前預估,阿里巴巴市值上看1,200億美元,在網際網路領域當中僅次於谷歌(GOOGLE INC.)、亞馬遜(AMAZON.COM)。
近期有報導稱阿里巴巴決定放棄香港,轉而尋求赴美上市。皆因為阿里巴巴實行合伙人架構,這個違背了目前香港的上市規定。
不過,香港輿論界仍普遍支持港交所的做法,認為向全球資本市場顯示了香港保護投資者的堅定立場。香港《經濟日報》26日題為“輸了數字,贏了‘貞節’”的文章說,阿里巴巴上市地若捨港取美,無異於香港把今年新股募資額的冠軍,拱手相讓給紐約。香港《大公報》26日稱,合伙人制有些過分,阿里巴巴管理層僅持有10%的股份,這些合伙人有權提名過半董事,持有少數股權就可以直接控制與管理整個公司,這種同股不同權的雙重股權結構在香港難以存在。若港交所“向錢看”迎合新公司上市,可以擅改上市規則,豈不有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形象?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