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科斯:他的交易成本理論改變了世界 @ 2013-09-04T19: Back Hot News
Keyword:科斯 中國
Concept:科斯1910年12月29日 ,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科斯提出的理論對中國影響深遠。2008年7月14~18日,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科斯教授以98歲高齡,親自倡議並主持召開「中國經濟制度變革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他自掏腰包,婉拒別人的贊助,堅持用自己的諾貝爾獎金,邀請數十位中國企業家、學者和官員,以及眾多國際頂級經濟學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蒙代爾、諾斯、福格爾、貝克爾)齊聚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深入討論中國經濟制度變革的歷史經驗、未來前景及其對經濟學的貢獻。
因為研究產權理論與制度經濟學,所以科斯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連續30年接近10%的高速增長,這讓科斯感到震撼。2008年7月,科斯自掏腰包,在美國舉辦了“中國經濟制度變革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蒙代爾、諾斯等世界級經濟學家齊聚芝加哥大學,引起了世界經濟學界對中國增長奇跡的關注與研究。
    科斯提出的理論對中國影響深遠。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在哀悼科斯辭世的悼文中表示,「科斯的影響力、尤其是對中國經濟學人的影響力,當比他長壽的生命還遠為長久。」周其仁說,科斯理論與中國當下進行的改革,恰好處在一個簡單框架的兩端;而科斯觀察到交易成本實際為正,中國也不斷推進變革,這兩者的中間結合點就是中國的改革實踐。
最新:中國經濟界引發悼念潮盡管科斯一生都沒有來過中國,但他在中國的經濟學人群體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包括中國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張維迎、張五常、茅於軾、盛洪、周其仁等都受到科斯的巨大影響,他的逝世引發中國國內的悼念潮。不少經濟學家受他的影響,不再單純停留在象牙塔中,而是越來越多地開始實地調研,研究現實中的經濟問題。科斯曾說:「我跟張五常的關系很好,我們經常一起聊夭,並很快成為了好朋友。這是我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我覺得那段生活使我們倆都獲益匪淺。」1988年,科斯曾給盛洪寫信,邀請他去美國訪問,並在信中寫道,「我堅信,對中國正在發生和已經發生的事情的研究和理解,將會極大地幫助我們改進和豐富關於制度結構對經濟體系運轉影響的分析。」
韋森回憶稱,自己在2010年7月芝加哥的一個制度經濟學會議上與科斯有過接觸,「他知道我是在中國做制度經濟學的,讓我拿了把椅子坐在他輪椅邊上,我們聊了有一個小時左右。」韋森表示,當初科斯的一個主要觀點是,現代經濟學走偏了,都做模型了,都不是原來傳統經濟學,經濟學應該回歸古典傳統,「他說中國經濟現在發展了,未來經濟學的發展,寄希望於中國經濟學家。」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2010年曾這樣評價「科斯的中國影響力」:一個實事求是的經濟學家(科斯)離開了「看不見之手」支配一切的理論原點,向企業家協調與價格機制協調並用的真實世界出發;一個實事求是的政治家(鄧小平)離開了計劃經濟的教條,向市場與計劃並用的體制前進——他們「會面」的地方不是別處,恰恰就是改革的中國!
中國網9月4日訊(記者 安吉羅)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律學院官方網站3日發布消息稱,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去世,享年102歲。科斯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產權理論的奠基人,其理論對中國的經濟改革影響深遠,數位中國經濟學家都對其逝世表示哀悼。
吳曉波:如果說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種老制度經濟學指導了中國的革命走向成功,那麼科斯所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是中國的改革走向成功的當然指導。科斯晚年嚴重關注中國改革,他有兩個判斷:中國經濟改革為現代史上最重要的偉大改革之一,它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學范疇,為“人類行為的意外結果”。此中有熱切期待,也有對不確定性的擔憂。悼念這位從未到過中國的“中國迷”。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們發現科斯的理論對中國發生的故事非常具有解釋力。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轉型國家,中國在短短的幾十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解釋這一現象?人們意識到中國的巨大變化不是技術進步帶來的,而是制度變革帶來的,於是,自然而然地找到了新制度經濟學,找到了科斯。所以,科斯等人開創的新制度經濟學在中國影響這麼大是有其時代背景的。新制度經濟學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年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那也正是改革如火如荼的年代,兩者如此相關絕非偶然,當時,如「交易費用」、「委托代理」以及「機會主義」等等概念被廣泛地使用,人們普遍地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分析、解釋中國各個領域所發生的「制度變遷」。
「可以說,科斯是對中國改革影響最大的學者。」盧現祥肯定地說,「科斯的新制度經濟學,為中國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方法途徑,特別是他的產權理論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護私人產權提供了支持。同時,新制度經濟學不僅在經濟學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社會、政治、法學等方面也有著深遠的意義。一些社會經濟的前沿學科,譬如合同法、產權經濟學等,都深受新制度經濟的影響。而這些學科也正是中國在改革過程中,需要借鑒和發展的。這也是新制度經濟學傳播迅速的一個重要原因。」
然而,正如科斯曾指明,(經濟)理論隱含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科斯定理的革命性意義並不在於討論完全競爭所包含的「零交易成本」狀況本身,而在於以交易成本這一新的視角為經濟學研究打開了通向存在「正交易成本」的現實世界的大門,顛覆了邊際革命以來統治主流經濟學的完全競爭空中樓閣似的分析框架。中國經濟學家周其仁在科斯的百歲賀文中曾作出這樣的比喻,沒有人否認在摩擦力為零的假設下,物理學研究取得的重大進展;但正是站在這個台階上,物理學家才可能進一步展開對正摩擦力世界的更深入研究。這就是為什麼科斯說這固然算不上經濟學高深理論方面的「創新」,但將「引起經濟學理論——— 至少是價格理論或微觀經濟學結構的徹底變革」。
編者按:2013年9月3日,芝加哥大學教授、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逝世,享年102歲。為紀念這位偉大的經濟學家,特刊登科斯先生的文章《中國的市場轉型只是起步》。斯人已逝,而中國的改革難題仍留待我們探索。此文為科斯老人不久前為「《財經》圖書」系列之一:《真實的中國》所撰序言。
在一次簡短采訪中,科斯說:“我原本想,這(中國崛起)至少要一百年。”但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判斷錯誤,幽默地說:“我老是犯錯,所以這個錯誤倒也沒什麼特別的。”也許是出於糾正錯誤的反思,科斯於今年1月出版了《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一書。這部還原中國經濟大轉型,並用制度經濟學理論分析中國崛起的著作,無疑是令人驚歎的。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樣是新制度經濟學大師的道格拉斯諾斯說:“在我所知的經濟變革和發展的所有文獻中,還沒有人對一個社會的變遷努力——尤其是中國——做如此細致入微的研究。”
新快報訊 「如果你拷問數據足夠久,真相自然就會浮現出來。」這是羅納德·科斯曾經說過的話,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的「科斯定理」創始人,9月2日在美國芝加哥逝世。在他103年的人生歷程中,科斯奠定了新制度經濟學基礎,創造性地提出產權在經濟制度安排中的重要性,其理論對中國的經濟改革影響深遠。
科斯這一個名字在中國並不陌生,國內很多知名的經濟學者均是科斯的忠實粉絲,而科斯的理論不僅沒有拘泥於傳統的西方經濟學,也順應了國內的發展模式,於是科斯理論就容易傳導至中國,由此對中國造成巨大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科斯認同自由經濟、私人競爭以及私有產權對經濟的提振作用,而隨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科斯理論的瘋狂引進,也正好與當時國內的市場化改革發生了思想性結合。於是,科斯理論滲透中國的速度明顯加快。
而遠在芝加哥的科斯,則通過視頻向中國的經濟學家們發出祝福:「我希望新近成立的中國科斯學會將由學者組成,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找到適合他們的學術路徑。」
中國經濟學界哀悼制度經濟學鼻祖科斯;科斯與中國的“強烈磁場”在於:中國改革實踐為科斯的理論提供了試驗場,後者的理論又為中國的改革發展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方向
這位從未到過中國的老朋友,卻在中國經濟學界擁有教父般的影響力——張維迎、張五常、盛洪、周其仁等經濟學家是其追隨者,科斯的學術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更是猶如一盞航燈,與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之路相映。
科斯對中國同樣有很重要的影響力,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有消息稱,「中國絕大多數經濟學人都或多或少受到過科斯的影響和啟發。同時,他更是在中國擁有大量忠實的擁躉,包括中國最傑出的經濟學家——張維迎、張五常、盛洪、周其仁等,他們都受到科斯的巨大影響。」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