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李嘉誠錢進歐洲_主宰英民生 @ 2013-08-04T03: Back Hot News
Keyword:花園 即睇即租
Concept:
華人首富李嘉誠出走香港,「錢」進歐洲?根據最近長和系不斷出爐的財報資料,近3年來李嘉誠的「歐洲情結」越來越濃厚,不僅旗下公司半數的資產已移往歐洲,期間累計在歐並購金額更逾1400億(港幣,下同),尤其大動作並購英國各項基礎建設事業,更讓外界直言,李嘉誠已開始主宰英國的經濟與民生。
據了解,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李嘉誠就認定當時的歐洲如同1997年的香港,因而借機在歐洲積極布局,謀求更高回報的投資。在歐洲的基建和電訊業務,李嘉誠已利用旗下和黃系、長實系資源,斥資數十億美元進行了多宗並購。
香港《明報》報導,過去每逢長和系業績會,均為傳媒向李嘉誠查問集團部署以至環球局勢看法的場合,今年長和系打破多年慣例不設中期業績記者會,亞洲首富李嘉誠的看法唯有在主席報告中尋。
【大紀元2013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采華綜合報導)在中國經濟放緩和香港對房地產打壓、且與現任特首梁振英一直不合背景下,李嘉誠正受益於大舉收購的歐洲和加拿大資產。85歲的亞洲首富李嘉誠發布旗下長江實業(CHEUNG KONG HOLDINGS)與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業績,顯示其對收購歐洲資產以擴大在當地電信市場占有份額感興趣。
最近和黃高調放售百佳超市,則被外界解讀為不滿梁振英施政,而放出撤資風向。雖然無論是和黃還是李嘉誠都表示,無意從香港撤資,外間傳言毫無根據。事實上,資料顯示,近3年來李嘉誠已總共調配了超過1,600億港元向海外購買資產,地點集中在歐洲和加拿大。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不明朗,20年來首度未開中期業績記者會的長實(0001)及和黃(0013),昨公布的中期業績均勝預期,並同時增派中期息,為投資者帶來驚喜,獲券商唱好。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於業績報告中指,雖然個別市場有「政府政策與規限」構成不明朗因素,但今年集團整體業務會因海外投資漸趨成熟而有理想表現,集團致力鞏固現有業務發展,同時放眼全球投資機遇,於本港及海外繼續投資。
    【香港商報訊】記者陳正偉報道:長和系昨日公布2013年度中期業績,罕有不見傳媒的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亦未現身分析師會議,但「誠哥」派出的「成績單」未令市場失望。特別是業績好於市場預期的和記黃埔(013),半年賺123.98億元,按年升23%,期內撇除重估物業及出售投資所得溢利後,核心盈利同比增長24%達120.1億元;中期息則有驚喜,派0.6元,同比增長9%。
【記者李真/香港報導】香港一向是政商重地,繼香港特首梁振英支持者、華潤董事長宋林被舉報涉巨額貪腐後,一向與梁振英不和的亞洲首富李嘉誠,也罕見地改變一貫堅持不撤資、以香港為基地的態度,釋放有意出售香港連鎖超級市場百佳,此舉引起香港社會的震動。
傳統零售、百貨等實體通路,目前面對網購的興起,幾乎都是嚴陣以待,有的很早就積極擁抱布局,但經營模式不同,有成績的並不多。最近看到李嘉誠有意出售旗下屈臣氏集團在香港的百佳超市零售業務,預計出售金額達20億美元,過去零售業一向是穩定現金流的好投資,但如今利潤增長已是每況愈下,2012年百佳營業額高達200多億港元,但毛利僅有2%至3%,投資敏銳度向來很高的李嘉誠,預計把百佳賣掉後轉戰歐洲電信市場,背後的策略轉變值得注意。
“李嘉誠的投資風格跟巴菲特有點像,現在剛好海外市場經濟放緩,資產比較便宜,他就進去了。”國泰君安香港高級分析員宋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現在不投資香港和內地市場,可能還是覺得太貴了。港媒則評論稱,(香港)仇富仇商情緒蔓延,理性溝通的渠道被激烈社會運動所代替,必然會破壞企業的投資意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距離8月1日長和系公布中期業績不足2周,和記黃埔(0013)昨發表聲明證實,旗下屈臣氏集團現正就以「百佳」為主要品牌經營的超級市場零售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以期為股東帶來最大利益。對於和黃擬出售有40年歷史的「百佳」超市業務,集團主席李嘉誠昨早回應時多次強調,今次為正常的商業活動,請大家不要胡亂猜測,亦沒有政治考慮。和黃聲明亦強調集團無意從香港撤資,外間傳言毫無根據。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