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政府動態】李克強要求增長率保下限,或出台溫和刺激政策 @ 2013-07-11T09: Back Hot News
Keyword:李克強
Concept:經濟結構 , 李克強7月9日
李克強強調,我國正處於必須依靠經濟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的階段,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十分重要。穩增長可以為調結構創造有效空間和條件,調結構能夠為經濟發展增添後勁,兩者相輔相成;而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則可為穩增長和調結構注入新的動力。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在這樣一個合理區間內,要著力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與此相適應,要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針對經濟走勢的不同情況,把調結構、促改革與穩增長、保就業或控通脹、防風險的政策有機結合起來,采取的措施要一舉多得,既穩增長又調結構,既利當前又利長遠,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文章最後說,正如巴克萊所說,「李克強經濟學」有三個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它的要旨,是放松市場、管住政府,也就是依靠市場機制,而非政策刺激和政府直接投資,去實現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從這一角度看,「李克強經濟學」代表著用短痛換取長期益處的那類,這恰好與「安倍經濟學」相反,後者意圖通過量化寬松政策,要在日本扭轉通貨緊縮局面並重啟經濟增長,但由於它破壞了日本央行的獨立性,並影響到日本經濟的結構改革,實際很可能變成短期收益換取長期之痛。面對著積重難返的中國經濟,李的改革要獲得成功,也有一個結構改革的問題。換言之,李從解決中國金融體系的資源錯配和效率低下入手,整頓放貸行為,特別是影子銀行業務,以防止資產泡沫的出現,只是第一步,李要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最終也將取決於中國的結構性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新華網稱,李克強在廣西的談話為中國經濟下一步的發展明確了基調,同時傳遞一個訊息:李克強正在下一盤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大棋」,也是一盤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大棋」。
但李克強強調,大陸經濟正處於須依靠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階段,在合理區間內進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要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
在第三屆全球智庫峰會上,國內外官員、專家、學者論及這個問題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提到了改革、實體經濟、城鎮化、擴大內需和提高開放水平,而事實上,這5個關鍵詞是一脈相承的:改革是前提、是基礎,發展模式不改變,結構不調整,金融改革不深化,改革不落在實處,產業便難言活力,便很難找到新的增長點;
轉變政府職能是釋放改革紅利,促進經濟增長的重大舉措。李克強來到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仔細詢問國家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是否放下來了,取消審批效果怎樣,有什麼建議。他說,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要從過去坐等審批轉向主動加強為企業為基層服務。這樣可以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中央政府會繼續簡政放權,各地也要放開更多領域和更多經營活動審批。同時要注重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放」和「管」都是為了發展,放得越到位,管得越有效,越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更好惠及人民群眾。
當下,由巴克萊資本公司創造的新詞「李克強經濟學」 (LIKONOMICS)正在成為經濟學界討論的熱詞。它被用來代指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首的新一屆政府為中國制定的經濟增長計劃,其核心內容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和結構性改革,以短痛換取長期的益處。
投行巴克萊提出的「李克強經濟學」,其3大支柱是去槓桿化、結構性改革和在可容忍的最低經濟增速下避免出台大規模刺激政策。從目前經濟形勢看,李克強經濟學面臨挑戰,因為調結構轉型升級,可能導致大量企業倒閉破產,加速經濟下滑,造成失業率上升,並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和社會不穩定,這顯然超出了政府的底線。
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已經成為所有人的話題。去年,中國GDP增長創13年來的新低,至今尚未出現任何好轉跡象。但李克強總理似乎認為這一趨勢實際對經濟發展有利,因為它能刺激中國推進結構改革,實現確保GDP平衡穩定增長的長遠目標。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