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國泰君安-電氣設備:多項審批權下放,利好重點領域建設 @ 2013-05-17T15: Back Hot News
Keyword:行政審批 下放
Concept:決定取消和下放71 , 國務院取消下放行政審批項目117
竹立家:行政審批權從政府下放到企業、市場和社會,市場和社會的自由度擴大了,但風險也同時加大了。企業、市場和社會如何承接權力?是否具備了自主發展和自我糾正的能力?這是政府放權後面臨的問題。放權後,政府的責任並沒有減輕,要做的是培育,比如培育行業協會的生存能力。 新京報記者 王姝
決定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做好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落實和銜接工作,切實加強後續監管。要按照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繼續堅定不移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審批等事項,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要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行政審批權運行的監督,不斷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國務院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
5月13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講話,要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減少和下放審批事項,通過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新活力。此前的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九項重點工作,第一項便是抓緊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資項目審批、生產經營活動和資質資格許可等事項。這充分彰顯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我國改革全局中的重要性,也充分顯示出新一屆政府班子推進改革的勇氣和決心。
一直以來,減少行政審批是推進政府機構職能轉變的突破口,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期間也表示,“要下決心把現有行政審批事項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此次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意味著“簡政放權”正式“甩開膀子”了。
近日,國務院取消和下放一批油氣化工類行政審批項目。對此,專家稱,取消核准能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過度干預,為民資進入打開綠燈。尤其是油氣項目領域,國企壟斷一直是限制民資進入的最大瓶頸之一,這次形式上的下放、實質上的放松對行業發展長期而言是利好。
在最近幾批的放權中,化解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是重要目標之一。上述發改委人士稱,近期下放的133個審批項目,主要是與企業投資審批事項緊密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5月14日,一位地方發改委人士也證實,發改委首批下放項目主要集中在電力行業,其中將大幅下放水電、火電、風電、電網、油氣管道等能源項目審批權限。
李克強強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今年要開好頭。一要以簡政放權穩增長。市場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打開轉變政府職能這扇大門,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造力,這是不花錢能辦事、少花錢多辦事的「良方」。要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一般投資項目和資質資格等的許可、審批,切實防止審批事項邊減邊增、明減暗增。二要以簡政放權推轉型。把穩當前和增後勁結合起來,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使企業和產業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優化升級,為轉型提供「源頭活水」。三要以簡政放權促就業。穩增長、促發展從根本上講是為了擴大就業。要加快企業工商登記等制度改革,大力發展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提供更廣就業門路、更多就業機會。同時,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發揮地方政府貼近基層的優勢,把由地方實施更有效的審批事項,堅決下放給地方。
取消和下放審批項目是行政審批改革的必要選項,但行政審批改革不能僅僅靠砍審批項目。只要公權無所不管的老習慣不改過來,砍掉的「頭」還能長出來。行政審批改革,必須與行政改革、職能轉變結合起來,才有可能避免改革的「輪回」。行政改革過程,就是政府管得越來越少、權力越來越小的過程,即所謂的「簡政放權」。放權,在三個維度縱深:向地方放權、向社會放權、向市場放權,把可以或應該由社會其他組織承擔的職能轉移給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減少政府對社會事務過多的直接參與。簡政,不僅是「簡事」簡化行政程度,還在「簡人」精簡機構、裁除冗員。人少了,機構簡了,行政審批沖動自然弱了。
改變這種現狀,先要從「放權」開始。最近一個多月內,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取消和下放了133項行政審批事項。在中央層面,「放」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到了具體的部門和地方政府,會不會出於利益等各種考量,而在執行上打折扣,是公眾比較擔心的地方。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