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陶冬:中國銀監會管得住理財產品嗎? @ 2013-03-29T14: Back Hot News
Keyword:理財 銀行
Concept:銀行理財監管 , 銀監會理財產品新規
分析師周林認為,理財業務的規范,必定會對大多數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產生影響,風險更快顯露。但由於相當多理財產品對外並不透露,其資產池結構不為外界所知,所以現在還難以評估新政策的影響有多大。
28日銀行股出現大面積下跌,整體跌幅超過4%,其中興業銀行跌停、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跌幅超過9%、民生銀行跌幅超過8%。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受近日銀監會理財監管新規的影響,未來規模達到數萬億並且仍在急速膨脹的銀行理財資金將被勒上緊箍咒。理財監管新規標志著監管層將啟動對「影子銀行」的全面監管,這將對銀行中間業務收入造成一定的影響…[
“35%”意在規范某些小銀行高成本發行理財產品的現象。理財市場上確實存在某些小銀行以較高成本發行理財產品的現象,而這些銀行為了覆蓋成本,配置貸款的比例就有提高的需要。我們認為,監管層規定35%主要是為了防止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利率競爭。但大中型銀行的配置比例普遍在30%左右,達標沒有壓力。
銀監會通知要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應實現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一一對應,應比照自營貸款管理流程對非標准化債權類投資,並要求銀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的比例不得高於理財產品余額的35%或總資產的4%。
銀監會此次要求對商業銀行理財資金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進行規范和控制,包括理財產品應與投資資產一一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同時,還需向理財產品投資人充分披露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情況。銀監會還對銀行理財投資資產中的投向信貸類的比例做出限制,並要求加強理財投資合作機構名單制管理。
提高理財產品透明度和降低風險,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周三公布了針對理財產品的多項新規。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銀河期貨研究中心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認為,如果按照通知精神嚴格要求,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將被嚴格限制。這樣一來,利潤增長率本已下降的銀行將面臨更低的成長性。付鵬說,過去幾年中,中國的融資渠道發生劇烈轉變,從銀行簡單的吸儲放貸時代在向紙幣融資轉變,銀行也在大力的發展表外業務,導致銀行表外業務收入在過去幾年呈現高速增長的狀態。銀監會監管文出來以後,很多銀行表外相關業務規模將超標,如果說表外開始收縮,銀行收入的預期將大規模下降,銀行將重新回到比較低的增速上。
銀行除了銷售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還在櫃台上出售其它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銀行代銷這些產品的時候充當了中介職能,主要負責產品推介和劃款等事項,賺取代理手續費。最常見的代銷產品有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保險產品,這類產品與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不一樣,即使出現了虧損或者出了問題,投資者一般也不會去找銀行的麻煩。
近日,銀監會對理財產品投資監管下發通知,通知要求包括,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包括各類收益權)不得超過理財產品余額35%及銀行上年度總資產4%;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提供擔保或回購承諾;商業銀行應堅持資金來源運用對應原則,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要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收緊資金池業務等等。
3月25日,銀監會一紙《關於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詳見21世紀網(微博)《銀行理財監管升級版出爐 「非標債權資產」投資新規力促理財轉型》),要求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堅持「限額管理」原則,即理財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產品余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之間孰低者為上限,「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一夜間成為中國泛資產管理行業最新「熱詞」。
首先,目前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普遍存在資金池,非標准化債權理財產品更是如此。由於非標准化債權期限較長,而銀行發行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其很難做到一一對應的完全匹配,更不用提「確保每個理財產品都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對於不能達標的非標准化債權資產,商業銀行需要進行風險加權資產的計量和資本計提,意味著理財產品投資的絕大多數非標准化債權需要被計提資本,這無疑將耗費商業銀行風險資本,限制其配置信用債以及發放貸款的能力,因而對信用債利空。由於商業銀行投資戶配置往往選擇高評級品種,意味著對高等級信用債的影響明顯。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