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兩會會議》李克強:優先解決經濟民生等三問題 @ 2013-03-18T10: Back Hot News
Keyword:經濟 李克強
Concept:總理李克強 , 持續發展經濟打造經濟升級版
環保事件層出不窮的當下,李克強也說,大陸過往粗放的經濟方式必須要轉變,更要提高環保門檻,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環境保護,「要打造大陸經濟的升級版,就要發展中要讓人民呼吸潔淨的空氣,飲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人民並不滿意的增長。」
在我們離實現現代化越近的時候,遇到的風險和挑戰也會越多。偌大個中國要解決的事很多,如果說主要問題的話,我想:第一,還是持續發展經濟。可以料想,未來中國經濟環境依然嚴峻復雜,我們要居安思危,也要處變不驚,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防范通貨膨脹,控制潛在風險,使中國經濟不發生大的波動。要努力去實現2020年的目標,測算一下,這需要年均增長7%左右的速度,這不容易。但是,我們有有利的條件,有巨大的內需。關鍵在推動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並且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對於外國人擔心的中國經濟是否能夠持續發展和中國發展起來會不會恃強稱霸的問題,李克強指出,這兩種疑問都可以打消。「中國有條件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推進社會進步。中國有13億多人口,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持久的國際和平環境。即使中國發展強大起來,我們也不會稱霸。」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天在12屆人大1次會議閉幕後舉行記者會,倡談施政目標,強調要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 中央社北京17日報導,李克強在回答施政目標為何,首先要解決什麼問題的提問時表示,第一,要持續發展經濟,要居安思危,處變不驚,保持經濟持續成長,防范通貨膨脹,控制潛在風險,使經濟不發生大波動。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教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克強總理在談到中美關系時傳遞了一個積極的信號,那就是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和美國所構築的新型大國關系應該是互利共贏。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開放和發展,中國在國際經濟和金融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相信,未來,中美之間的貿易交往與合作會變得更加頻繁,「中美之間的投資、貿易機會和空間比過去30年會更大」。
第二個變化表現在記者會上更關注中國經濟的質量而非速度,表明中國經濟已進入到升級版時期。整場記者會,沒有出現15年前朱熔基首次記者會那樣明確提出GDP保八這樣的速度數字;而更多的是關注經濟發展質量的問題。如面對霧霾天氣和食品安全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這提問,如李克強本人在記者會上更多在強調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性,都凸顯了隨著中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經濟長期高速發展後,整個中國社會已經從關注經濟發展的速度走向更關注經濟發展的質量。中國經濟需要升級版,讓中國經濟通過創新驅動來實現轉方式、調結構,讓中國經濟通過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發展讓天更藍水更清等質量型增長必定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主線。
    不難預期,未來數年,中國將以更大的智慧、勇氣和韌勁,推行全面的社會經濟體制改革,更加注重法制原則和精神,而改善民生、促進公正將成為政府的主要施政目標。有望打造和國際接軌,擁有公正、公平、透明的新型市場經濟,並由此釋放出龐大的經濟活力和國民生產力,成為亞洲以至世界的經濟發展重心。改革紅利成為中國下一輪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將激發出全體國民的創新活力、內需潛力。改革帶來的宏大利益以及經濟成果將由全民分享。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陳志芬18日北京專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談到中國的污染問題時表示,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人民並不滿意的增長,不論是污染狀況、食品問題,還是治理和處置的效果,都要公開、透明,讓公眾、媒體能充分、有效地加以監督。李克強指,中國要打造經濟的升級版,就包括在發展中要讓人民呼吸潔淨的空氣,飲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
(澳門電台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本屆政府施政目標,第一持續發展經濟,打造中國經濟新機會。第二不斷改善民生,持續擴大經濟收入群體,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編制復蓋全民,保障民生安全網,包括義務教育、醫療、養老保險、住房等,通過完善制度,保障基層群體生活。第三促進社會公正,需努力使人民享有平等的機會。 李克強稱,解決這三個問題可說是實現三個任務,也需有三大保障,一.建設創新政府,依靠改革開放使社會經濟充滿活力,二.建設廉潔政府,增強公信力和執行力,三.把法律放在神聖位置,不論何人、辦任何事都沒有超越法律的權限,要用法治精神建設現代社會、現代經濟、現代政府。(李芬艷 黃偉昌)
2009年,李克強受命具體負責制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李克強指出,中國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持續發展,強調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社會建設和改善民生。他對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進行調研和座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推動形成相應的體制機制創新規劃和社會發展規劃。從農業、能源、服務業、金融業等各方面入手,對如何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管理與服務機制進行戰略研討與規劃。「十二五」規劃還編制近百個專項規劃,將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的理念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闡釋。李克強將規劃最終集中於五個方面:一是推動結構調整,二是加快科技創新,三是強化節能環保,四是突出改善民生,五是深化改革開放。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盛贊中國「十二五」規劃,「非常復雜但極有條理」。斯賓塞說:「如果規劃得到有效的實施,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在改變經濟增長模式、調控全球經濟的過程中,中國將在世界上扮演最最重要的角色。」同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約瑟夫斯蒂格里茨說:「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代表了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繼續轉型的方向。其中的中心任務就是一個新的開放的中國,新的融入世界的中國。」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