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成品油調價勢更密留意石化股 @ 2013-03-08T09: Back Hot News
Keyword:成品油 油價 機制
Concept:成品油定價機制 , 5月發改委
中國成品油價格機制即將大變。中國發改委主任張平暗示,或將取消國際油價波動4%或以上,才可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限制。改革一旦落實,中國的油價將與國際接軌,「石化雙雄」中石化(00386)(滬:600028)及中石油(00857)(滬(601857)虧損有望收窄。
     現行油價定價機制有兩個明顯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國際的油價是每一天都在變動,因為時間長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二是設定了一個調價的油價變動幅度要達到4%,這22個工作日油價如果國際的波動達到4%,我們就調。如果達不到4%,油價就保持穩定,不調,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我們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上來,大的方面是存在這兩個缺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出席人大會議記者會時,被問及目前成品油調整價格機制如何運作。他回應指出,成品油調整價格是基於國際油價的升跌,但認為目前機制有調整時間太長,及因波幅限制以致未能及時反映國際油價的兩大缺憾。
張平今早出席人大記者會時指,現在油價的定價機制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如果平均油價波動超過4%,就相應地調整油價;至於該機制有2個明顯的缺點,第一是22天的周期太長,第二是4%的限制,令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及時反映到國內成品油價。
張平說,現有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而國際油價每天都在變動;二是現有機制設定國際油價在22個工作日內變動幅度達到4%才做調整,如果達不到4%,成品油價格就保持穩定,這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及時反映到國內成品油價格上來。
未來,遼寧有望掌握對於成品油的自行定價權。昨日上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油價的定價機制是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如果平均油價的波動超過了4%,就相應地進行油價的調整。不過22天+4%的這個定價機制存在缺陷,不能及時反映國際油價的水平。針對這個問題,張平表示,發改委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計劃縮短調價周期,同時取消4%這個條件。成品油分析人士表示,未來,不排除國家給成品油設置一個最高零售價,然後各地自行對成品油定價的方式,那樣,遼寧將可以對成品油自行定價。而油價的變化,也將更貼切地參考成本,更加靈活地變動。
“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與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同等重要。因為中國仍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對成品油的需求還處於增長的趨勢。同時,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6%,如果不加以限制,在這個水平上會進一步提高。因此,通過價格機制的引導作用來節約資源、降低能耗,保持經濟平穩有序有效發展,這非常重要。而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如油價相對平穩或下跌期間來推進改革將更適合,要兼顧各方面、各行各業的承受能力。”蔣潔敏說。
卓創資訊分析師認為,未來成品油價或一個月調整兩次。定價機制調整將有利於國內外油價接軌,從而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投機行為。國內油價市場化程度更高,也會吸引更多資金進入成品油市場,屆時國內成品油市場的活躍程度將高於目前。
該行指雖然發改委沒有提及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但自2012年5月發改委曾7次上調成品油價,可見有關價格機制進一步向市場價格推移,不過該行繼續維持其固有觀點,認為如果政府對引入新的更加透明的價格機制的決心不進一步上升,中石化將繼續錄得巨額的煉油虧損。(C)
在回答有關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問題時,張平說,現行定價機制存在周期過長和調價幅度不能靈敏反映國際油價變動情況的缺點。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總的方向是使定價機制更加靈活反映國際市場油價的頻繁變動。張平說,現有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而國際油價每天都在變動;二是現有機制設定國際油價在22個工作日內變動幅度達到4%才做調整,如果達不到4%,成品油價格就保持穩定,這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及時反映到國內成品油價格上來。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