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兩會】張平:正研油價改革或撤4%限制 @ 2013-03-06T17: Back Hot News
Keyword:成品油 油價 機制
Concept:2013年油價
     現行油價定價機制有兩個明顯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國際的油價是每一天都在變動,因為時間長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二是設定了一個調價的油價變動幅度要達到4%,這22個工作日油價如果國際的波動達到4%,我們就調。如果達不到4%,油價就保持穩定,不調,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我們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上來,大的方面是存在這兩個缺陷。
同時,張平還就目前油價定價機制的缺陷進行了闡述,現在油價的定價機制是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如果平均油價的波動超過了4%,國家發改委就相應進行油價的調整。現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這樣的機制來操作。這個機制現在看來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國際的油價是每一天都在變動,所以我們因為時間長,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二是我們設定了一個調價的油價變動幅度要達到4%,這22個工作日油價如果國際的波動達到4%,我們就調。如果達不到4%,油價就保持穩定,不調,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我們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上來。
該行指雖然發改委沒有提及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但自2012年5月發改委曾7次上調成品油價,可見有關價格機制進一步向市場價格推移,不過該行繼續維持其固有觀點,認為如果政府對引入新的更加透明的價格機制的決心不進一步上升,中石化將繼續錄得巨額的煉油虧損。(C)
第三,我國油價調整沒有涉及成品油的成本。根據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應該是在國際原油價到岸價基礎上,核算煉油廠的加工費用,加上合理的利潤、稅收,從而確定國內成品油出廠價和零售價。但是,油價多次調整,人們大概只知道國際原油價格,卻無法獲知煉油廠的加工費用、合理的利潤。那麼,我國油價調整能否公布成品油的成本、稅金和利潤?
在國內成品油價格漲跌之間,車主越來越理性,但他們對新定價機制的呼聲也是越來越強烈。當然,這主要是從兩次價改延遲事件中凸顯出來的。第一次是在2012年10月,當時早傳出油價下調消息,但後來因為國際油價震蕩幾次難以達到現有成品油價改機制的紅線,直至1個月後的2012年11月16日才如願以償。第二次是這次油價上調,2月15日達到紅線後,發改委並沒立即下調,誰知這期間國際油價卻下跌了,又縮回紅線之內,凸顯現行定價機制「22個工作日」指標的反映度不靈敏。
對私家車主而言,嚷嚷了多年的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聯動也沒有那麼明顯,油價好像還是漲多跌少,而且調整得太慢。對此苑少軍認為,還可以通過改革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的方式,讓油價更「敏感」。按照國家現行機制,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調整國內油價。
此前,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月25日零時起將汽油價格每噸提高300元。據北京發改委發布的消息稱,此次提高出租車燃油附加費標准將有效疏導油價上漲對北京市出租車行業的影響。
胡慧春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目前世界經濟處於良好復蘇勢頭,且全球充裕的流動性也會推高國際油價,預計中期,國際油價仍會處於上升通道。同時,春節期間,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後保持高位運行可能會推高CPI漲幅,這些都不利於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出台,預計本次上調後新定價機制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彭森透露,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全面實施天然氣價格改革等方案都已制定好,總的原則是由政府定價轉為市場定價。目前CPI漲幅回落,是推進資源價格改革較好窗口期。
我們顯然無法要求所有消費者都深入了解每次油價調價的來龍去脈,但更合理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無疑能最大程度減小這種尷尬。在筆者看來,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無外乎從四個方面進行,即“掛靠地、調價周期、調價幅度和企業自行調價”。首先是油價掛靠地點的問題。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主要參考的是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價格,未來應根據我國石油進口的結構,對掛靠地點進行調整,原則就是“從哪里買油就和哪里掛靠”,做到成品油價格的變動與原油進口價格連接更加緊密。
2月25日,大陸地區成品油價格出現年內首次上調,但我國台灣地區的成品油價格卻在同日下調,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的滯後性此次突顯得更加明顯。
「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將實行分步走。」廖凱舜分析認為,2012-2013年,國家將完善細節,部分定價權下放,成品油價格進一步與國際接軌;2014-2015年,國家將建立中國原油和成品油定價中心,成品油價格完全與國際接軌,石化企業政策性潛在虧損將消失;2015年以後,國家將放開原油、成品油進出口,只規定硬件的門檻,如儲備等。
一邊在上漲油價時強調「與國際接軌」,一邊又在我漲人降時強調「沒有可比性」,如果不是選擇性地「與國際接軌」,至少也說明我們接軌國際油價的調價機制有問題。不能因為「去年調了8次」就簡單論定我們已經有了「比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調價機制」;恰恰相反,對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的不滿聲音很多,對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更是千呼萬喚,發改委沒有理由總以「時機不成熟」來拖延推諉,並自欺欺人地將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定性為「比較好的、正常的」。
國內成品油價格在元宵節上調後,三地變化率進入新一輪計算周期。由於調價後國內市場面臨短期的去庫存階段,預計下個月國內成品油市場將呈現清淡行情。而日前調價的滯後再次引起業界對現行調價機制的爭論,同時,隨著國際油價結束高漲行情、國內物價也處於相對較低水平,不排除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在「兩會」後推出的可能性。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