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專家指驗船人員有責任依圖檢驗 @ 2013-01-31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專家
Concept:南丫四號救生衣 , 造船專家指海事處人員
【記者黎浩良報道】南丫島撞船事故調查委員會完成第25日的研訊,澳洲造船專家ARMSTRONG指出,「南丫四號」撞船後118秒,即不足2分鍾,船尾已呈70度插入海床,相反若有防水門,船只165秒後會恢復平衡,不會沉沒,並質疑該船的外側板過薄,與圖則不符;ARMSTRONG又批評海事處驗船人員,不應單憑專業判斷審批船只,應依靠電腦數據行事。
南丫島海難聆訊,作供的澳洲造船專家巖士唐,對於「南丫四號」底層船尾舵房和油箱房之間無水密門,感到失望和驚訝,又批評海事處前線驗船人員,跟在辦公室審核圖則和數據的人員欠缺溝通,他指作為盡責的驗船人員,應該檢查底層船尾是否水密,而過去很多造成傷亡的意外,都是因為船尾無水密裝置。巖士唐又指,「南丫四號」用的綁帶式救生衣,繩索很長,乘客很難綁好,他又認為,船上應該最少每名乘客都有一件救生衣,以及有小童救生衣。另外,他發現「南丫四號」駕駛室內警報器和電線的連接位有銹蝕,懷疑即使船長有按警報器,都未必有響聲。巖士唐明天繼續作供。
南丫島撞船事故調查委員會,完成第二十五日聆訊。對於建造「南丫四號」的船廠,無按圖則在底層船尾安裝水密門,澳洲造船專家巖士唐說,船廠的做法很大風險,廠應該通知海事處,他作為造船師,不會冒險。對於有海事處驗船人員早前作供指,如果發現船只和圖則不相符,會憑個人的專業判斷,決定是否批准通過船只的安全穩定數據,巖士唐指涉及船上多名乘客的安全,單憑專業判斷並不理想。巖士唐說,「南丫四號」十幾年前建造時,側面船殼鋁板的厚度有4.83毫米,但意外後量度到只有大約4.4毫米,他認為如果船殼厚些,撞船後,破損面積可能較細,乘客會多些時間逃生。他估計撞船後約96秒,「南丫四號」船尾主層甲板沉入水中,約118秒後,船身呈70度插在水中,他說如果底層船尾有水密門,「南丫四號」有機會在出事後165秒,恢復平穩,不會下沉。巖士唐明天繼續作供。
【大紀元2013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道)香港南丫島海難研訊繼續,來自澳洲的造船專家指,水密門成本低,不解船公司為何不在「南丫四號」上安裝。他又批評海事處的驗船工作馬虎。
另外,船廠1998年曾要求在「南丫四號」安裝8.25噸的微調鎮流器;2005年要求將鎮流器提高10吋以方便清潔,廖朝暉表示不涉及船只結構更改,故沒有要驗船人員做傾斜測試,但海事處聘請的另一海事專家PETER CHOW的報告顯示,裝上鎮流器後大大增加船只沉沒的風險。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