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電:開放市場電費更貴 @ 2012-12-17T10: Back Hot News
Keyword:電費 中電 開放
Concept:協議2018年 , 2013年電費
中電和港燈兩間電力公司提出明年分別加電費5.9%和2.9%,賺盡管制協議容許的9.99%利潤,備受電價大增影響的中小企對兩電加電費顯得無奈。有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建議,政府可以在兩電的利潤管制計劃協議中期檢討時,研究開放市場及廠網分家的可行性。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認為,政府須立法要電力公司分拆電網。采訪:靜態組
中電和港燈將於下月起,分別加價5.9%和2.9%。兩電因應燃料成本上升而調整電費雖然可以理解,但也應顧及市民承擔能力及經濟環境。中電不但連年提出超逾通脹的加幅,而且加費理據缺乏透明,對於今年多收用戶的燃料費用,天然氣的成本變化以及環保設施興建等資料,都沒有向公眾詳細交代。當局應要求中電提交更多資料後才決定最終加幅。同時,利潤管制協議將於明年進行中期檢討,當局應及早研究改善利潤機制,並逐步開放電力市場加入競爭,以紓緩電費加價壓力。
中電利潤豐厚,去年盈利高達92.88億元,仍以利潤協議和燃料成本上漲作為加價理由,市民難以接受。電力公司加價理據透明,讓社會理解到電力公司的難處,公眾才能信服。現時《利潤管制協議》中,有關電力公司的營運成本和利潤計算方法被列為商業機密,中電應提高透明度,主動讓公眾及早了解中電承擔成本的情況,以免引起公眾抗拒。政府亦應吸取去年中電加價黑箱作業的教訓,考慮中電的加價申請時,切實掌握電力公司的加價數據,避免電力公司再以不實之辭「開天殺價」,確保電費調整合理。中電為社會提供基本電力供應,已壟斷電力市場並受到利潤管制協議保障利潤,作為大型公用事業,賺取巨額利潤的同時亦應注意回饋社會,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中電原先向市場放風來年電費加幅達到雙位數,如今加幅只有5.9%,或令市場有點失望。中電近年向海外發展的計劃不太理想,澳洲業務表現尤其令人失望,有分析認為中電未來業務重心或回歸香港,我們對此不已為然,因為長遠而言本港發電業務的利潤空間將收窄,相信中電只會繼續走出去。中電現價相當於2012年預測市盈率16.8倍,高於過去五年平均水平(15.1倍),估值偏高,雖然今早開市前競價時段造好,但建議暫時不要買入。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在本台節目說,租金大幅調升,加上加電費,對中小企是百上加斤。他指電費占中小企成本約百分之四至五,但無奈要接受加電費,如果制定標准工時,對中小企的殺傷力更大。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說,利潤管制計劃協議在2018年結束,但在協議下,兩電保證可賺9.99%,他認為中期檢討要研究開放市場、聯網及廠網分家。他說,未來數年燃料價格會繼續上升,社會要有共識減排,討論平衡發展。
他解釋,理論上若中電租回自己的電網,理論上不存在追回投資成本問題。若開放電網租予新加入的電力公司,或交由第三者營運電網,有關擱淺成本可由第三者從客戶收回,或與中電商討回報問題,攤分中電客戶要承擔的擱淺成本,以減低加電費壓力。
而辦法亦只有「威逼」和「利誘」二途。對於兩電而言,力促開放電網、引入競爭、打破壟斷,就是最有效的「威逼」手段。即使黃局長說外國經驗未必對降低電費有正面好處,但只要有競爭,市民就多了選擇權,市場自會將電費調節至合適水平,縱使再上調准許回報,市場也不會讓兩電得逞了。至於「利誘」方面,民建聯在今年「對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期望」中提及,若電力公司將營運業務的土地申請改作地產發展,有關收益的某個百分比須撥入「電費穩定基金」,這樣就可令電費穩定之余、電力公司也能賺錢,達至雙贏。
剛公布明年電費加幅的中電控股(00002),昨收市後突然向市場配股「抽水」最多77億元,市場普遍感驚訝,估計中電今次「伸手」是為收購青山發電公司(青電)60%股權集資。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