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美全球趨勢報告中國經濟20年內超美 @ 2012-12-12T07: Back Hot News
Keyword:美國 報告 經濟 中國 新聞 情報 全球
Concept:2030年亞洲 , 全球趨勢報告中國經濟20年
報告里處處可見中國。報告提及,撰稿過程中,「有人認為關於中國的敘述太多,但也有人認為寫得還不夠」。報告說,全球各地的經濟投資,中國所占比重目前較美國高5成;盡管發展減緩,預估到2025年,中國獨居1/3,為全球最高。同時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2030年之前數年即會超越美國。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有關國際局勢的預測,指中國經濟不出二十年,將會超越美國,但礙於凝聚力不及美國,以及世界逐漸走向多極化,中國未能取代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
新華網香港12月11日電 (記者 林建楊)匯豐銀行兩位中國區經濟學家屈宏斌和孫珺瑋11日公開一份題為《中國經濟視點:2013年宏觀經濟五大看點》的分析報告。兩位經濟學家關注了中國宏觀經濟的五大主題,即經濟增長溫和反彈、通貨膨脹保持溫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仍將保持寬松、金融改革進一步加快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繼續加快。報告還將潛在的外部需求超預期下滑可能帶來的沖擊,作為主要的宏觀風險。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最新報告稱,印度或在本世紀末才能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報告預測203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另外,「中國」頻繁出現在這份報告中,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經濟增長趨勢、綜合國力、人口發展趨勢、城市化、資源供給、糧食供應、與周邊國家間關系等問題都成為報告的關注點。對此,郭憲剛先生表示,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在世界格局變化中的重要性。「目前推動世界格局發生變化的,主要是新興國家的崛起,而新興國家中的領頭羊其實就是中國,我剛才說了,中國的GDP可能在八年或者十幾年後就會超過美國,這個是很多國際重要的智庫和研究機構一致做出的判斷,那麼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它面對這樣一個客觀的現實,它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它的報告中多次提到中國。當然它講到的美國霸權的終結,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並不意味著2030年時中國就會取代美國,只不過到那個時候,大家的力量都相差無幾了,沒有一個國家是突出出來,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這是它做出的判斷。」
其實西方民族才是最有智慧的民族,不然今天就不會掌握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話語權。但西方民族非常聰明和低調,絕不像中國人喜歡自己騙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中自吹自擂,他們喜歡誇耀敵人,而隱藏自己實力等待征服敵人。歷來中華民族是牛智慧、豬腦子的民族,但西方人為了征服中國,從不把中國人智慧缺點公開,還給我們編織各種美麗「皇帝的新裝」,就像美國人經常誇大別人力量比自己多麼厲害,其實美國人力量比別人厲害才真,這就是西方民族智慧斗爭比別人聰明之處。今天洋人世界總是說我們經濟和軍事發展如何如何厲害威脅他們,其實只不過是一件美麗「皇帝的新裝」忽悠大家,當洋人越是叫喊我們如何厲害,事實我們越是軟弱無能才真,完全符合中國人長期喜愛面子文化的精神,貌似強悍,其實脆弱不堪。西方民族不管從前或現在一貫哄騙中國人手法,一方面瞧不起你同時誇獎你。同樣一方面弱化中國人智慧時也滿足中國人無知自大心態,今天我們要好好學習和研究西方民族智慧哲學和思維模式,不要動不動無知自大以為自己民族非常聰明和有智慧,不然就是自欺欺人笨蛋
【環球金融快線】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報告,預測未來政治經濟走向,傳媒焦點落在中國國力身上,至2030年中國國力將會超越美國,但除此之外,這份報告尚有不少內容值得探討。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2030年全球趨勢報告,預期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亞洲經濟將超越北美及歐洲,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大地區;但報告亦指出,亞洲經濟持續發展時,民族主義蔓延將導致地區緊張局勢加劇,而中國海洋活動趨於活躍,美國力求在亞洲保持影響力,兩國的對立可能激化,如果沒有穩固的地區安全機制,亞洲的緊張局勢有可能成為國際社會的最大威脅。報告又分析,美國獨大的單極時代將過去,但屆時包括中國在內,沒有國家可掌握國際社會的霸權,美國仍可保住主要國家的領導地位。
不同於美國等開發國家,中國政府並未每月發布失業率報告。西南財經大學的就業市場報告是民間報告,具某些程度參考價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甘犁接受中國財新網專訪時說:「說來遺憾,中國連重要的基本資訊都不清楚,對個人、企業與國家政策都不利。」
新華網巴黎12月10日電 (記者李明)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10日發布的綜合經濟先行指數報告顯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勢頭呈現分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有可能出現上行拐點。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剛認為,這份報告是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根據客觀現實作出的客觀判斷,目前世界格局的演變已經出現了不可逆轉的趨勢。「美國的經濟實力在下降,亞洲的一些新興國家的經濟實力在上升,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包括一些經濟研究機構都做出了預判,比如說中國在2020年,2030年以前GDP就會超過美國。」
《經濟學人》估計,美國目前GDP按市場匯率依然是中國的2倍。過去10年中,中國GDP平均增速10.5%,美國為1.6%;通脹率(按GDP平均物價指數)分別為4.3%和2.2%。自中國2005年放棄緊盯美元以來,人民幣平均每年升值略超4%。針對未來10年趨勢,文章預測,中美GDP平均增速分別為7.75%和2.5%,通脹率分別為4%和1.5%,人民幣每年貶值3%。
中評社華盛頓12月3日電(記者 余東暉)在朝鮮宣布即將發射衛星,美國人又寄望中國出面干預之際,美國智庫發布報告指出,只有在美中關系積極的背景下,中國願與美國合作,約束朝鮮才有可能。中國必須對美國不尋求破壞中國穩定和遏制其崛起有信心,否則中國不僅拒絕與美國合作,反而會更努力保護朝鮮免受國際懲罰。
首先,國際貨幣基金(IMF)在10月份對2013年經濟成長的預測顯示,全球最大的幾個經濟體可能會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美國經濟將會成長2.1%,中國將會成長約8.2%,而歐洲經濟前景則較為黯淡,歐洲(不含英國)2013年的經濟成長僅為0.2%之接近零的水平。英國經濟前景稍微優於歐陸,預計成長1.1%。
該報告對來自美國17個情報機關的數據和分析進行了綜合評估。報告預計於明年初送交到美國政府決策者手中。報道援引報告內容稱,「在2012年,中國政府資助的網絡活動分子繼續侵犯美國政府、軍隊、企業和非政府機構的計算機系統,這些侵犯行為的數量之多足以讓中國成為網絡空間最大的威脅者」。報道稱,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俄羅斯像以色列、法國、中國等其他國家一樣,也參與了針對外國政府目標的網絡間諜活動,但它並未有組織地偷竊美國公司的機密,以使本國的國有企業受益。
針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報告稱,在該委員會與各國專家關於報告初稿的討論中,“中國是一個關鍵的主題”,“許多人都同意報告中提出的美中關系可能是塑造未來的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在報告的每一部分,“中國”都頻繁出現,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經濟增長趨勢、綜合國力、人口發展趨勢、城市化、資源供給、糧食供應、與周邊國家間關系等問題都成為報告的關注點。報告提及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70%,而中國的貢獻現在是美國的貢獻的1.5倍。報告還引用世界銀行[微博]的評估稱,中國到2025年將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約1/3,遠遠超過其它任何一個經濟體。同時,中國面臨著自身的挑戰,如經濟增長放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等。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目前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過50%,對全球投資的貢獻超過40%,全球投資增長的貢獻超過70%。中國的貢獻目前是美國貢獻的1.5倍。根據世界銀行對未來經濟多極化的基線模型預測,盡管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放緩,仍將在2025年貢獻全球增長的三分之一,遠超過其他任何一個經濟體。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