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香港四度出手為港元"滅火" 擔心熱錢催生泡沫 @ 2012-10-25T15: Back Hot News
Keyword:熱錢 金管局 資金 港元 香港 流入
Concept:香港10月25日 , 金管局144億港元
熱錢持續流入,港匯再度觸及7.75的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繼上周六買入超過6億美元、沽出等值港元後,於昨天的重陽節假期,亦先後兩次買美元沽港元,相關金額約相當於66.12億港元,以穩定港元匯價。有
港元匯率近日上升也顯示有熱錢流入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3年來首度大舉賣港元,買美元,以維持港元匯價。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表示,從多家香港本地銀行數據來看,市場對於港元的需求有上升跡象,但目前仍不能確定。目前香港本地銀行整體持有港元資產總量有下降趨勢,而外匯資產總量有所上升,這可能反映出客戶對港元的需求有所上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熱錢湧港,港元持續強勢,金管局昨再兩度出手入市,於市場合共沽出超出66.2億港元,買入等值美元以穩定港元,令本周四銀行體系結余將增至1,599億港元。連同上周六入市,金管局已三度向銀行體系注入過百億元資金,但港元匯價仍強勢,兌美元貼近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表示,會繼續密切留意市況發展,並按照貨幣發行局的運作機制維持港匯穩定。市場人士指,QE3(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效應下,金管局還會繼續入市,但相信總體規模及不上當年的QE1。
港匯就算沒有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水平,也絕不代表沒有熱錢流入,只是未需要到金管局出手阻止港元上升而已。事實上,金管局的數據早已顯示資金加快流入,港元貨幣基礎在九月底,按月增加九十五億元,尤其在聯儲局宣布加碼放水後起計至月底,趨勢更明顯,達七十億元,兩個數字均比今年其他月份要強。如果還說QE3沒有導致資金湧港,便是罔顧事實。
金管局指出,目前港元市場穩定有序,近日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是與歐洲市場略為回穩,美元偏弱,美息下降以致資金流入區內貨幣和股市有關,其他亞洲貨幣亦同樣面對上升壓力。由於短期港元銀行同業拆息接近零,因此銀行體系總結余進一步增加,對銀行同業拆息應不會有實質影響。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市況發展,並按照貨幣發行局的運作機制,維持港元匯率穩定。
【明報專訊】游資湧港來勢洶洶,外圍資金於重陽節假期兩度觸及聯系匯率下的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要向市場接盤,買入美元沽出共達66億港元,連同上周末在紐約沽出的46.7億元,兩個交易日已共沽出近113億港元。但金管局入市後,港元繼續貼近7.75水平,盡管昨晚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跌近200點,也未動搖港元強勢,市場普遍預期短期內金管局仍有可能入市接盤。
23日,香港金管局一天之內先後動用39.14億港元、27.12億港元買入美元以穩定港元匯價。加上20日的入市措施,四天之內香港金管局已累計動用近113億港元買入美元穩定港元匯價。目前穩定港元匯價的最大壓力顯然來自於暗流湧動的海外熱錢。由於熱錢因素的不確定性,港元匯價後續仍面臨不小的壓力。
美國 QE3 效應及中國經濟回暖帶動,在炒人民幣升值下,資金持續湧港推高港匯,促使香港金管局 4 日內 3 度入市「買美元沽港元」以維持港元穩定,昨 (23) 日更 2 度入市干預, 3 度入市涉及近 113 億港元。市場人士指,在環球多國相繼「印銀紙」資金泛濫下,資金尋求出路,料港匯會一再被推高,金管局或須再度入市干預以維持港元穩定。
(綜合報道)全球資金泛濫,湧去新興經濟體,熱錢重臨香港,金融管理局三年來首度大手買入美元來穩定港元匯價。有關方面除了要做好資產和物價上漲的防范對應,還要設法把資金引入實體經濟作長綫投資。
美國月前敲定推出QE3,引動熱錢流竄,港匯也反覆轉強,上周六終於觸及1美元兌7.75港元強方兌換保證,導致金管局出手干預。
    【香港商報訊】記者陳海潮、關據鈞、周偉立報道:被形容為大印銀紙的美國QE3(第三輪量化寬松)作祟!環球量化寬松效應,令熱錢大量流入本港,逼使金管局3年來再度入市作出干預,大手沽港元、買美元,維持港元匯價。金管局昨日表示,在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即1美元兌7.75港元,買入6.03億美元(相當於46億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銀行體系總結余將於下周三(10月24日)相應增至1533億港元。銀行界人士指出,熱錢近日流入情況明顯,主要跟QE3後新資金增加,而市場憧憬內地經濟見底,以及人民幣加快升值,令港元近兩周來需求大增。
港元持續強勢,據彭博資料顯示,於上周五凌晨紐約交易時段,一度高見7.7498,截至20日紐約時段收市報7.7501。自1983年以來,金管局為穩定港元,將港元匯率與美元實行聯系匯率制度,之後至05年5月18日將港元兌美元浮動空間限於1美元兌7.75至7.85港元,並將7.75水平名為「強方兌換保證」,7.85水平命名為「弱方兌換保證」。若超出浮動空間則會通過買賣貨幣干預匯價。因此,是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意味著有外來資金流入香港,對港元需求增加,刺激港元升值,迫使金管局沽出港元而買入美元,以穩定港元匯率。
2005年以來,國際熱錢先後五次大規模流入香港市場,在表現形式上均為港元匯率升值並觸及7.75、香港股市及樓市等港元資產顯著上行,金管局多次出手干預匯市,注入港元流動性。若進一步探尋這幾次熱錢流入的動因,會發現其不盡相同。如果說2007年港元因香港資本市場財富效應升溫及人民幣升值預期而受到追捧還是“合情合理”的話,那麼,2008年次貸危機發生後港元強勢則多少有些令人費解。在全球避險情緒陡升的背景下,港府推出的100%存款保證措施,很大程度上提振了避險資金持有和購入港元的信心,港元被看作避險資產而受到追捧。在隨後的2009年及2010年,美聯儲QE1及QE2的相繼推出,導致國際熱錢兩度大規模流入香港市場。2009年港元匯率於7.75水平持續徘徊逾8個月之久,而2010年港元僅是瞬間觸碰該水平,主要原因是這兩個時間點中美兩國的經濟與政策環境大相徑庭。
【東方日報專訊】歐美央行九月相繼推出量化寬松措施後,引起新興市場關注的熱錢流竄,終於殺入香港。金管局上周六香港時間凌晨在紐約市場,按聯匯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即一美元兌七點七五港元)「硬食」逾六億美元沽盤,相當於約四十六億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是金管局近三年來首度開齋的干預行動。
多位交易員均指,港匯強勢主要反映資金流入。然而,阮國恆表示,暫未見熱錢持續流入本港的趨勢,但見市場對港元需求輕微增加,而銀行持有的港元資產總量微跌,顯示銀行有可能將港元賣給客戶,同時九月底至十月上旬銀行體系的港元存款總量增加○點六八個百分點,均反映港元需求上升,該局會繼續密切監測資金流入情況。
金管局上周六承接6.03億美元(約46.7億港元)力撐港元強方兌換保證後,一如預期在周二再硬接大型美元沽盤,金管局公布兩度入市向市場買入共8.55億美元,即變相向本港銀行體系,注入約66億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令明天(周四)本港銀行體系戶口結余增加至1,599億港元。即使過去幾天金管局已合共注入逾百億港元,但未阻港元強勢,美電兌港元仍企於7.7498水平。以3年前大量熱錢湧入港元的經驗來看,金管局買美元沽港元的「注資」操作仍會持續,原因是美資熱錢正湧入,近日逾14億美元的規模不算大。
受追捧的4只中港ETF分別為安碩A50、富時中國25指數ETF、ISHARES MSCI香港ETF以及ISHARES MSCI中國ETF。彭博數據顯示,安碩A50在10月份累計吸引資金12.94億港元,其余3只在美國上市的中港ETF亦成為熱錢追捧對象。其中,追蹤香港上市中資股的富時中國25指數ETF最具吸金能力,自10月10日起,連續9個交易日獲資金認購,共涉資67億港元;而ISHARES MSCI香港ETF及ISHARES MSCI中國ETF也共獲36億港元購入。截至目前,香港金管局四度向市場注資買入美元沽出港元,合計注資總額高達143.61億港元,這與流入中資概念股的ETF總金額116億港元僅有約27億港元的差距。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