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反日沖擊日9月對陸出口驟降 @ 2012-10-23T09: Back Hot News
Keyword:日本 出口 逆差
Concept:2012年3月 , 9月日本貿易逆差5586億日元
新京報訊 (記者沈瑋青)日本財務省昨日公布的貿易統計初值顯示,該國今年9月對華出口同比下降14.1%,其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出口大幅減少。日本媒體分析認為,日中關系因釣魚島問題急劇惡化,是對華出口減少的一大因素。
中日因釣魚島主權爭議,導致關系倒退,開始沖擊日本外貿,日本四至九月的新上半年財政年度,錄得貿易逆差三萬二千一百多億日元,折合約二千五百多億元人民幣,是一九七九年有數據以來的新高,其中對華出口減少8.2%;單在九月,日本出口額急跌超過一成,當中向華的汽車出口銳減四成四,對華貿易逆差近三千三百億日元,創同期新高。
日本9月出口衰退10.3%,貿易逆差達5,586億日圓(70億美元)。9月出口跌幅改寫去年5月來之最,當時日本慘遭強震與海嘯重創的供應鏈尚未重建。
9月單月出口額同比下降10.3%至5.36萬億日元,進口增長4.1%至5.92萬億日元。面向中國的汽車出口減少44.5%,汽車零部件也下降17.5%。對華貿易逆差達到3295億日元,創同期歷史新高。此外對歐出口也下降21.1%,對美出口則微增0.9%。(賈文婷)
日本財務省還指出,進口衰退5.4%,影響所及,日本貿易逆差達7541億日圓(96億美元)。彭博訪查分析師原估日本出口恐滑降7.5%,貿易逆差將達8293億日圓。
【日本商品貿易帳連續三個月逆差對華出口繼續下滑】日本財務省(MOF)周一(10月22日)公布數據顯示,日本9月季調後商品貿易帳連續第三個月錄得逆差,當月9月季調後商品貿易帳為逆差5886億日元,預期逆差5701億日元,前值7541億日元。其中,日本9月商品出口同比下降10.3%至53597.52億日元,預期下降9.6%;9月商品進口同比上升4.1%至59183.07億日元,預期上升3.5%。數據還顯示,日本9月對中國出口同比下降14.1%,前值下降9.9%,同期對美國出口同比上升0.9%,前值上升10.3%。
作為日本經濟命脈的外出口貿易,自去年311強震海嘯以來情勢益發艱難,除災後百廢待舉外,外部還有歐債危機、中國經濟冷卻以及日圓續強等不利因素。且近月因釣魚台主權爭議連帶在中國引發抵制日貨風潮,更使日本出口蒙受進一步打擊。
8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減少2.3%,降至287億元,其中美國出口溫和增長,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則出現減少。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總額預計將會超越去年創下的紀錄,去年對中國的逆差總額已經是美國歷來對單一國家逆差的紀錄。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財務省公布的貿易統計(以通關為准)資料顯示,9月上旬(1~10日)貿易收支逆差2577億日元,連續第三個月上旬出現逆差。這主要是因為海外經濟發展減速導致出口大幅減少。上年同期為順差1830億日元。
新浪財經訊 東京時間22日上午消息,日本財務省上午公布的貿易統計顯示,日本9月份貿易創史上單月最高赤字(5586億日元),連續3個月貿易逆差;受中國經濟減速及領土爭議影響,對華出口驟降14%,對華貿易赤字達3295億日元,刷新單月歷史最高紀錄。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貿易逆差超過3.2萬億日元,創1979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日本財務省10月22日公布的這份2012年上半財年(4月至9月)貿易成績單如同一粒瀉藥,讓這個以「貿易立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外界眼中蔫了許多。雖然因素眾多,但輿論無一例外地將中日釣魚島爭端視為日本出口下滑的重要原因。
日本財務省公布,日本9月未季調貿易逆差收窄至5586億日圓,略高於市場預期貿赤收窄至5479億日圓。
財務省22日披露貿易統計初值顯示,日本9月總體出口年降10.3%至5.36兆日元,進口年升4.1%至5.92兆日元,其中對華出口按年減少14.1%至9,538億日元,包括汽車出口年降44.5%、汽車零部件下降17.5%。
3、廾一世紀初至今。中日貿易出現了新特點,如下:A) 雙邊貿易規模急速擴大。由2001年的877.2億美元,上升到2006年2073億美元,2010年又上升為3018.5億美元;B)加工貿易比重大。日本出口中國的產品,50%以上在中國加工後再被輸往美歐,或者返回日本;C)中國出口日本的產品,許多又再以高價進口。有73%的日本在華投資企業將在中國加工的產品出口日本後,再進口中國,高價賣給中國人消費;D)長期垂直分工不變。由於運輸、關稅及中國勞工成本低廉,以數碼相機為例,日商將自已在日本生產的零部件拿到中國組裝後再運回日本,然後又高價出口中國、或者歐美市場。這種由日本居上游,中國居末端的局面,長期無改變跡象。中國大批青年勞工由此滄為日商奴工已達三十多年。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財務省22日發表2012年度(4-9月)貿易統計報告,本年度上半期出口總額32萬1603億日元,同比下降2%;進口總額35萬3793億日元,同比增加2.6%,貿易逆差達到3萬2190億日元,超過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創造的赤字記錄2萬7257億日元,再創1979年以來貿易赤字新高。
日本財務省周一公布,日本對華出口大幅下滑, 9 月份出現 5586 億日圓的貿易逆差,略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5479 億日圓,為連續第三個月逆差。
累計本年1至8月越南與台灣貿易總額為69億3,1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貿易額相當,其中自台進口56億34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2%,對台出口13億2,76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5%。累計對台貿易逆差為42億7,58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0%。本年1至8月份,台灣為越南第5大貿易伙伴(次於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韓國),第3大貿易逆差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台灣為越南第14大出口市場(次於美國、日本、中國大陸、韓國、馬來西亞、德國、香港、澳大利亞、英國、泰國、荷蘭、新加坡及印尼),第4大進口來源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
閆小娜進一步指出,日本是高負債國家,其國債發行規模與日本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中國若拋售日本國債,很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連帶拋售,會對日本經濟的諸多方面產生影響。而包括債券市場在內的中國整體金融市場的開放度仍較為有限,所以中國金融市場受日本影響不大。對於市場大幅減持日本國債引發日元貶值利於日本出口的猜測,閆小娜回應:「短期內可能有利,但日本缺乏出口的合適方向,對中國和美國都無法長期維持貿易順差,日本經濟的前景仍然堪憂。」
根據日本官方星期一(10月22日)發布的數據,日本9月外貿出現近5600億日元(約7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美國八月對全球各國貿易出現順差的主要有,香港(21億美元)、澳洲(18億美元)、新加坡(9億美元)與埃及(2億美元)等,而貿易出現逆差的國家有中國大陸(287億美元)、歐盟國家(117億美元)、日本(68億美元)、德國(57億美元)、墨西哥(45億美元)、加拿大(24億美元)、愛爾蘭(24億美元)、南韓(16億美元)與台灣(14億美元)。
孫立堅及上述外資銀行內人士均認為,中日之間的摩擦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更多集中於實體經濟領域,「而且實體經濟領域的沖擊日本要大於中國。」9月24日,日本財務省發布最新貿易統計初值顯示,日本在8月的出口和進口水准雙雙下滑,使得日本8月貿易逆差較7月擴大,並超過了早前市場預測。其中,日本當月出口同比減少5.8%至50459億日元,連續3個月同比下降。
有分析指出,在中日關系改善進展不暢的情況下,10月日本對華出口額將進一步減少。受歐債危機影響,日本對歐出口額也無望在短期內恢復。報道總結稱,除中國經濟發展減速外,因釣魚島問題而惡化的中日關系尚無改善跡象,日本的貿易逆差很可能將長期持續。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統計,2011年中日貿易額達到3千449億美元,日本對中國進口額占1千834億美元;日本對中國出口額為1千614億美元,中日貿易額占日本貿易總額的比例高達20.6%。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