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 財經】商務部稱外企對中國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 2012-10-20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FDI 下降 中國 用外資
Concept:投資同比下降 , 9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
此外,FDI增長雖然下降,但流入服務業領域及中部地區的FDI卻逐漸增加。今年1至8月,大陸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62.54億美元,同比增長12.3%。FDI結構開始向服務業及中部地區傾斜,這是一個好的趨勢。不過,總的來說,外資「出逃」仍是嚴重的警訊,說明了中國大陸綜合競爭力的相對削弱。
中國貿易數字持續疲軟,8月進口為七個月來首次轉為負增長,同比下降2.6%,8月出口同比增速仍顯疲弱。8月外商直接投資(FDI)較上年同期下降1.4%。商務部表示,外貿形勢仍然嚴峻,今後幾個月的外需可能比1-8月更為疲軟。吳惠林教授認為,中國經濟十多年來是靠生產低價產品出口去搶市場,低價競爭的方式本來就不能持久,另一方面中國采取耗用資源的經濟模式,發展也是有限的。
中國商務部今日公布:不計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9月中國吸引國外直接投資(FDI)84.3億美元,同比下降6.8%,今年1-9月實際使用外資834.2億美元,同比下降3.8%,但中部地區同比增長16.5%。
1.10月19日消息,商務部今日公布數據顯示9月份FDI數據繼續負增長。9月份,全國非金融領域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4.3億美元,同比下降6.8%,這一降幅已經接近7月份創下兩年內新低的8.7%。9月當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248家,同比下降6.4%。這也是年內FDI連續第四個月呈現負增長。2012年以來,除5月FDI小幅微增0.05%外,其他月份均呈現負增長。而繼8月份同比降幅落至1.43%後,9月份FDI同比降幅再次大幅上升。1-9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34.2億美元,同比下降3.8%。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8025家,同比下降11.7%。
商務部19日發布最新的FDI(外商直接投資)數據顯示,9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4.3億美元,連續第十個月下跌,同比下降6.8%(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
事實上,資本外流是近期中國面臨的重大風險之一。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分析說,去年年底以來,外儲縮水、外匯占款連月減少、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持續下滑等一系列信息,均傳遞出跨境資本流出中國的跡象。數據顯示,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自去年11月以來,除只有5月出現0.05%的短暫同比正增長外,其他月份均為負增長。
連平預計,在國際金融市場依然動蕩、資金避險情緒難有明顯緩解的情況下,美元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將保持強勢,另受我國貿易順差收窄、FDI下降、資本流入減緩甚至流出等因素的影響,未來人民幣已經不存在大幅升值的條件,但隨著中國經濟探底企穩、對中國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擔憂逐漸消除,未來人民幣可能會面臨一定程度的升值壓力。
筆者認為,短期內采取什麼樣的宏觀政策,關鍵在於對政策目標的認知和共識。(1)就增長而言,中國二季度增長7.6%,仍在年初公布的年度增長7.5%的目標之上,雖然三季度跌破7.5%的概率稍大,但是9月份已經新增加了不少投資項目,這些項目在四季度對GDP會產生貢獻,如果外部環境不出現極端情況,四季度回升的概率偏大。如果全年GDP增長7.8%以上,這一增速在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也是名列前茅的。(2)就業目標。公布的失業率是4.5%,並未出現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嚴重失業問題,但以勞動密集型出口為特征的出口部門受外需增長趨緩影響,就業壓力需要高度重視。(3)外部平衡目標。2012年上半年經常項目順差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為2.1%,接近G20要求的外部平衡目標。需要關注的是,FDI增速下降和金融項目逆差的問題。(4)通脹目標。8月份CPI同比上漲2%,1~8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9%,位於3%以內。(5)宏觀審慎目標。宏觀審慎指標體系包括加總的微觀審慎指標和宏觀經濟指標兩個部分。其中微觀審慎指標主要包括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管理和流動性指標等單個機構穩健的金融指標;而宏觀經濟指標則包括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通貨膨脹率等影響金融失衡的重要指標。房地產價格目前基本平穩,2012年二季度,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只有0.9%,撥備覆蓋率290.2%,資本充足率12.9%,核心資本充足率10.4%;結合其余宏觀指標,從宏觀審慎的角度觀察,中國的風險處於可控狀態。
商務部8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我國7月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為75.8億美元,較6月的120億美元減少了44.2億美元。1-7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66.7億美元,同比下降3.6%。
制品、機械、金屬制品和電腦行業∩以說,美國產業資本回流已拉開大幕。美國制造業發展正從以往的「外包」轉向「內包」。這對長期受益於全球制造業產業鏈轉移的中國制造業來說顯然是空前的挑戰。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國吸引全球制造業資本趨緩。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外商直接投資(FDI)自去年11月以來,只有5月同比出現0.05%的短暫同比正增長,其他月份均為負增長。今年8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83.26億美元,同比下降1.43%。前8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749.94億美元,同比下降3.4%。
近期國內經濟數據依然沒有好轉跡象,19日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同比下降1.4%,連續三個月負增長,加之8月份進出口數據不佳,外貿形勢嚴峻。匯豐9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微幅回升至47.8,仍位於50榮枯分水嶺以下,國內經濟繼續放緩。此外,全球貨幣寬松增加了中國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人民幣升值,進而對中國出口造成影響。而前期發改委審批通過的大規模地方政府投資也僅在短期內對疲弱的經濟產生一定刺激效應,且受益行業范圍較窄。
分析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不難發現,我國的經濟增長主要受益於改革開放、制度創新帶來的制度紅利和全球化紅利。正是通過改革開放,充分利用外資和我國勞動力資源極為豐富的優勢,使我國在較短的時期內逐漸成為了「世界工廠」,鋼鐵、水泥、棉紡織品、機電產品等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外貿依存度逐年攀升並穩超60%。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要持續下去受制於資本流入、勞動力供給、全球化市場,一個要素和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經濟增長難以持續。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制度紅利和人口紅利拐點已出現,目前正面臨逐漸消失的局面。歐美金融危機不僅影響我國的外貿出口,並且使外國產業資本(FDI)流入下降,乃至出現資本淨流出。今年8月份我國外匯占款減少27.5億美元,但是當月貿易順差266.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83.3億美元,因此可以測算出當月外資淨流出約有數百億美元。
首先,商務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8月實際使用外資749.94億美元,同比下降3.4%,8月份當月實際使用外資同比下降1.43%,連續3個月負增長。FDI連續3月負增長,雖8月降幅有所收窄,但下行趨勢依然未有改觀,經濟探底壓力猶存。
1、受利空消息打壓,周四滬深股指低開低走,放量下跌,破位跡象較為明顯。滬指再創近3年半的調整新低2023點,距離2000點整數關更近一步,收跌2.08%,成交539.6億元,較周三放大24%,明顯有恐慌盤湧出;深成指的走勢如出一轍,下跌2.72%,不過暫未創出調整新低,成交562.8億元,亦較周三放大24%;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同樣以長陰線報收,跌幅分別為2.75%和2.96%。從消息面來看,雖然本周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實現資金淨投放1010億元,結束了連續3周的淨回籠,但是中國9月匯豐制造業PMI預覽值連續第11個月處在榮枯線下方,經濟復蘇前景仍然堪憂;中國8月份實際使用外資(FDI)增速放緩,外匯占款連續兩個月負增長;美聯儲QE3的推出可能增加中國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且對中國出口形成致命打擊,不利於中國經濟的維穩;期指助跌新低,周五(9月21日)是9月期指交割日,按照以往慣例,交割日前後通常寬幅震蕩等等,接連打擊A股投資者信心,致使市場偏弱不堪。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