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香港膠粒墮海:中石化撥款助清理 @ 2012-08-09T22: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石化 膠粒
Concept:膠粒事件中石化 , 1000萬港元打撈清理香港
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對運載聚丙烯膠粒的六個貨櫃墮海,膠粒沖上本港沙灘,影響香港環境,表示深感不安及焦慮,將全力配合香港環保團體及政府積極打撈,努力將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他強調,公司高度重視事件,事發後主動配合環保組織及香港政府清理,並派人到南丫島及愉景灣等清理,強調膠粒無毒無害,公司將撥出一千萬港元用於繼續打撈,並為環保組織購買工具及人員等費用開支,提供支持。
中石化化工銷售副總經理張國明表示,貨櫃墮海後,他們除要求中集(2866-HK)打撈外,亦有派人處理有關事件,清理及收集膠粒。他指,中石化已撥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處理有關事件,至今他們已參與清理1,800公斤膠粒。
另外,中石化昨亦派員到南丫島石排灣清理膠粒,數名職員分為兩組,手持工業用吸塵機及發電機,吸走沙灘大石隙間膠粒。中石化代表邢先生否認在事件中反應過慢,指該公司上周已即時派出五、六十人到海灘清理,並已制訂了一個清理計畫。負責付運該批膠粒的中海集裝箱運輸則聲稱,仍在調查事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台風「韋森特」離港多日,150噸聚丙烯膠粒墜海問題仍未解決,隨水流漂至愉景灣三白灣沙灘、南丫島深灣和東澳灣、長洲東灣仔、芝麻灣十塱新村、梅窩銀䬷灣、螺洲、長沙欄、稔樹灣、坪洲東灣等多地。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透露,特區政府連日來已清理40%至50%墜海膠粒,部分膠粒漂至馬灣和大嶼山等魚類養殖場。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受潮汐影響,清理工作或長達數個月。漁農及自然護理署強調,事件不會引發生態災難,當局會繼續加快清理,並聯絡引發事件的貨主中石化商討。
台風韋森特上月襲港期間,將六個載有中石化共150噸塑膠原料聚丙烯的貨櫃打落大海,膠粒飄散至愉景灣、南丫島和長洲一帶,民主黨指近60億粒塑膠原料「聚丙烯」散落愉景灣、南丫島及港島一帶,造成生態大災,而10名成員昨由香港仔避風塘出發,乘船出海觀察海岸線,發現蒲台島是重災區,公眾碼頭附近的石灘有大量白色膠粒堆積;螺洲情況亦惡劣,白色膠粒密密麻麻布滿岸上的石縫間;民建聯劉江華則到受影響漁排視察,該黨指今次事件的化學膠粒數量史無前例,已構成生態災難,漁民團體擔心膠粒有毒,累積在大魚身上,影響巿民健康和漁民的生計。
第一個錯誤,當然是在事發的翌日,海事處發現事件,但卻若無其事,也沒有向市民公布。第二個錯誤,是環保團體通知事主中石化和中海運後,這兩間國企卻並沒有積極回覆,也即是沒有正視事件。而直至7月30日,事件給傳媒鬧大了,香港政府和中石化、中海運才急起來,開始商量對策。而到了7月31日,海事處才開始打撈貨櫃,結果是尋獲了5個,其中4個已經摧毀,而經過了8日的海上漂流,一顆一顆的「聚丙烯」膠粒已經隨海水,散失在大海的各處,難以全部尋回了。在8月4日,海事處聲稱撈起了50噸膠粒,而食環署也清理了13噸。在昨天,政府則召開了由7個部門和4個政策局成立的跨部門會議,商討有關事件。
食物及生局局長高永文於八月二日才知悉事件,他指食環署於上月二十六日已知道件事,解釋政府接到消息後要評估嚴重程度及掌握適當公布時間,強調事件不涉及任何隱瞞,但表示會吸取教訓日後更早通報。他指膠粒體積細小,清理完數天後又會再沖上岸,故會加強巡查海灘,有需要時透過外判商動員人手,但清理工作相信要持續幾個月。
大嶼山的愉景灣和芝麻灣,以及長洲和大鴉洲的海面及岸邊膠粒滿布,自運載「聚丙烯」膠粒貨櫃落海接近兩周,民間自發清理膠粒工作亦已持續了多日,政府官員到昨日才現身到「災區」了解,一面否認政府隱瞞,拒絕定性事件屬生態災難。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稱,膠粒被沖上沙灘要清理很困難,相信清理程序需時數個月。
冼日明指,「膠粒事件」除污染海洋環境,有可能影響人體健康之外,亦影響漁民及街市魚販的生計,事件影響甚廣,政府應考慮控告中石化及索償。他說,前年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油污事件,賠償數以億計。他強調,不論事件最終責任誰屬,中石化作為貨主應先行承擔,作出賠償,之後再自行向有關方面追討。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