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迎戰誠品書店 香港本地姜書店變陣 @ 2012-08-02T17: Back Hot News
Keyword:誠品
Concept:8月11日開幕 , 銅鑼灣誠品書店
台灣誠品書店在本港開設的首間分店,本月中在銅鑼灣一個商場開幕,頭一個月逢星期四至六通宵營業。負責人說,書本售價跟隨香港業界的訂價,亦會邀請本港文化藝術界人士,在店內舉辦講座,希望三至五年內,在香港開設三至五間分店。
身為讀者,得悉台灣「誠品書店」終於「抵港」、下月中將在銅鑼灣開業當然大為雀躍,此後不必赴台北也可自由自在地、舒適地「遨游」於書海之中。書店方面表示希望在三至五年後,香港分店可增達三至五間,聽罷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誠品」確有計劃在香港「大展拳腳」,憂的是香港看書的人愈來愈少,如此大型的書店能否在生存。年前亦曾有大型書店「新華書城」在銅鑼灣開業,以書籍的種類、數量及新穎的室內設計、布局吸引到不少讀者,惟數年間就以結業告終,銅鑼灣區租金之高實在非書店所能負擔。至於「誠品」,據說由於其品牌可以提升商場的形象,才得以特惠租金租得鋪位。
下月誠品書店將在銅鑼灣希慎廣場開業,引起全城關注,優良繁體書當前,會否對簡體書業造成進一步影響?葉佩珠搖搖頭,指誠品雖然代表着優質台灣文化,但不會就此跟簡體書對立起來,事實上台灣的誠品信義書店,就設有一個頗大的簡體書區。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委員、香港報業評議會副主席張圭陽博士也稱,誠品書店最成功的地方,是營造一個品味閱讀空間,英文書、繁體書、簡體書不拘,若能提升香港讀書風氣,他樂見其成。「我讀書,着重內容、設計,語言版本不是重點。站在讀者立場,如果質素一樣,就由價格決定購買行為。」
台灣誠品講究設計,書店空間留白,設座位讓書客歇腳。位處希慎廣場8至10樓的誠品香港店,占地4.1萬尺,將是本港面積最大的書店,但吳旻潔說:「要在香港店坐下看書無問題,亦有空間讓人有游逛的心情,但香港地小人多,要善用空間,要像(台灣)信義店一張桌子十張椅,那就無辦法了。」
銅鑼灣全新大型商場希慎廣場下月十日開幕,最受人注目的應該是它成功引入了台灣誠品書店的香港分店。還記得兩年前,誠品書店的創辦人吳清友來港,有人問為什麼誠品遲遲不在香港開店,當時他的回答是因為租金太高。兩年過去,現在租金應該更高了,但是誠品卻選擇了在希慎廣場開店,相信希慎應該是給誠品提供了很多租金上的優惠。
假設單位燃料成本及電力生產達標,預期股本回報率可達11.3%,高於基本情況9.3%,評級為「跑贏大市」。 誠品副董事長吳?F潔於記者會表示,香港租金昂貴,經營不易,但因希慎旗下銅鑼灣希慎廣場給予公司較一般品牌優惠的租金及經營條件,故其首個海外誠品書店將於本周六(11日)於該廣場開幕。
很多愛書者,或許都知道台灣的誠品書店。這家誠品書店,是台灣著名的大型連鎖書店之一,在台灣共有50多家分店。誠品書店秉持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的精神,每年舉辦約500場演講與展覽,它不僅在城市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影響了台灣人的閱讀和生活方式,塑造了台灣的文化地標和人文風景,更成為了香港及全球華人游客特別是許多愛書人向往的地方……
文志偉透露,電子書架今年年底將走進香港實體書店,目前僅計劃安放在聯合集團下屬的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微博)、中華書局(微博)共43家分店。屆時,將為讀者提供「面容辨識」,推薦適合他們喜好的書。
台灣誠品書店8月進駐香港 將成香港最大書店
雖然,面對電子出版物的沖擊,紙質讀物似乎顯得弱不禁風,全球都有不少實體書店面臨危機甚至關門大吉。但是實體書店在城市文化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台灣的誠品書店,儼然已成為台灣的文化景點之一,這家24小時亮燈的書店是許多旅人去台灣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有不少大陸城市都向誠品伸出「橄欖枝」,如今,誠品終於要來到大陸。誠品蘇州分店已正式奠基開工,預計在2014年完工。與傳統書店不同,賣書、賣環境、賣感覺,同時也賣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書店也許更能讓大眾摒除浮躁,享受閱讀的純粹,這些都是冰冷的電子出版物無法做到的吧。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