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溫家寶:要在鐵路等領域做幾件實事提振信心 @ 2012-07-11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溫家寶
Concept:總理溫家寶7月6日 , 鐵路等領域做實事提振信心
1. 中國政府網報道, 7月9日上午和10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先後主持召開兩次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溫家寶說,穩增長不僅是當務之急,而且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包括促進消費、出口多元化等,但當前重要的是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溫家寶還表示,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新36條」相關實施細則已全部出台,要抓好落實,尤其要在鐵路、市政、能源、電信、衛生、教育等領域抓緊做幾件看得見、鼓舞人心的實事,以提振投資者信心。
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其實在5月中旬溫家寶強調「穩增長」之前,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畫即已展開,自2月底以來,大陸重大建設審批速度明顯加快,項目涵蓋機場、鋼鐵、水泥、基礎建設、工程機械、節能環保、教育衛生、資訊化等領域,其中以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數量最多。建設主體則在落實鼓勵和擴大民間投資的「新36條」,以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壟斷領域為主。
消息人士透露,大陸鐵道部為確保在建工程如期完工,近期將再追加人民幣340億元(約新台幣1,597億元)預算。業內人士分析,投資總額雖不比過去「高鐵大躍進」的時代,但對穩增長有相當提振,鐵路基建類股看漲。
自從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強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可以觀察到近期中國官方透過四方面來體現穩增長的方向,包括:近三年多來首次降息,顯示貨幣政策轉向寬松、對於民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大審批力度,在十二五計畫內上看20兆人民幣預算;對節能環保產品等進行財政補貼,預計此政策可拉動約4500億人民幣消費需求;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可望有6000億人民幣減稅規模。日盛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葉岦升表示,在中國經濟三架馬車中的投資與出口受制於外部環境走弱之際,這四帖藥方可望進一步推升內需市場,帶領中國經濟走出谷底。
    除了充分利用好貨幣政策之外,要恢復經濟活力,中央政府須下決心,打出更加有力的穩增長組合拳,利用好各種調控手段和一攬子的政策工具,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稅收、投資、出口等方面的措施,刺激有效需求,有效促進增長。比如,在稅收方面,應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大力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改革,促進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和提振消費;在投資方面,應把著力點放在生產性投資方面,通過對生產性投資實行免稅、增加財政補貼、擴大財政貼息范圍等來保證,支持基礎建設投資;在金融政策方面,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同時,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多管齊下,方能做到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並舉。而通脹壓力的紓緩,亦為政策調整提供了更大空間。
溫家寶昨天表示,穩增長不僅是當務之急,而且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包括促進消費、出口多元化等,但當前重要的是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他還提出,要在鐵路、市政、能源、電信、衛生、教育等領域抓緊做幾件看得見、鼓舞人心的實事,以提振投資者信心。
溫家寶說,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才有相應的基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比較復雜。穩增長首先要正確判斷形勢,既要看到經濟下行的壓力,也要看到經濟增長的動力;既要有憂患意識,也要增強信心。穩增長不僅是當務之急,而且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包括促進消費、出口多元化等,但當前重要的是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在促進投資當中,非常緊要的是要注重投向、注重結構、注重質量和效益,要有利於改善民生、有利於科學發展。要重視對新技術研發和新興產業的支持,在市場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這方面的企業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穩增長還要與財政、金融、企業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結合起來,用改革的辦法,用市場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產業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可持續性。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