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美國6月制造業意外陷入萎縮,QE3預期抬頭非農預期受壓 @ 2012-07-03T02: Back Hot News
Keyword:制造業
Concept:中國5月 , 美國6月ISM制造業PMI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昨天發布的5月份非制造業PMI指數從4月份的 56.1下滑至55.2,是2011年3月以來最低點。另外出口減少加上房地產市場疲弱,也使得中國非制造業的擴張速度放緩,來到1年多以來之最。
市場回音—中國6月制造業PMI繼續回落,本周
歐元區制造業和中國產出數據欠佳;費城聯儲銀行數據顯示,美國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區6月
MARKIT經濟公司21日公布,美國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估值降至52.9,低於5月的54,創去年7月來最低,但仍高於代表景氣榮枯分水嶺的50。歐洲和中國等大型新興市場需求疲弱,已連續2個月沖擊美國制造業銷售。MARKIT表示,美國6月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減幅是2009年9月來第二大。
美國聯儲局會議結束,並無如預期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僅延長扭曲操作至年底。市場人士表現失望,港股今早輕微低開。上午10時半,匯豐公布,6月中國制造業PMI初值為48.1,創七個月低位,新出口訂單更創三年新低,數據顯示內地經濟進一步收縮,消息拖累港股跌幅進一步擴大,中午收報19,336.52點,跌182.33點或0.93%。
上周五,衡量中國5月份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兩項不同指標較上月均呈下降。中國5月份官方PMI從4月份的53.3降至50.4,意味著盡管制造業活動仍呈擴張態勢,但擴張幅度很小;而匯豐中國制造業PMI顯示,中國制造業萎縮步伐加快,5月份該指數由4月份49.3降至48.4,4月份為49.3。而中國並非唯一一個發布疲軟制造業數據的亞太地區國家。澳大利亞5月份PMI下滑1.5個點至42.4。南韓和台灣的5月份PMI指數分別降至51.0和50.5,盡管勉強保持在50的興衰分界線之上,但增長放慢跡象明顯。而被視為亞洲出口領頭羊之一的南韓5月份出口已連續第三個月下跌,對韓經濟構成不小沖擊;印度尼西亞4月份出口同比下降3.46%,環比下降7.36%,貿易逆差為6.4億美元,是該國近兩年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經濟學家表示,產出增速放緩和出口下降息息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期外部不確定性上升帶來的影響,亞洲制造商仍在保持謹慎。與此同時,印度盧比和印尼盾等亞洲貨幣近幾周來大幅走低,迫使上述國家的政府需要入市干預以支撐本幣匯率並設法防止投資者大批撤離。評論認為,隨著出口需求下降及資本外流風險加大,歐債危機局勢的惡化及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已經開始給亞洲經濟帶來實實在在的沖擊,值得警惕。(楊驍燕)
中國股市方面周四收盤下挫,主要由於6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進一步下降創七個月低點,導致市場擔憂中國經濟放緩的幅度可能高於預期,加上季末資金面偏緊,令大盤持續走弱。經濟數據方面,6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降至48.1,甚至低於5月份的終值48.4,連續第八個月位於50以下,其中的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更墜入逾三年低位,顯示當前經濟形勢內疲外困,需要更多有效的政策刺激。政策面上,為吸引更多資金入市,中國證監會宣布擬放松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基金管制,突顯中國鼓勵長期資金入市的決心。
回顧近來國際總體經濟狀況,5月份美國ISM制造業指數為53.5、美國5月份ISM非制造業綜合指數為53.7,顯示美國制造業及服務業仍維持穩定擴張;歐元區部分,5月份歐元區PMI制造業指數從4月的45.9,下滑至45.1,是2009年6月以來最低,指數低於50,反映當地制造業衰退收縮。至於中國市場,5月份中國官方公布的PMI制造業指數為50.4,雖然仍落在代表擴張的50以上,但低於市場先前預估目標52,預期未來中國政府將進一步祭出更積極的?松政策,以促進經濟擴張。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