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蓋特納再吁人幣升值 稱樂見中國努力 @ 2012-05-03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蓋特納 升值 人民幣
Concept:2012年中美 , 美國財長蓋特納
中美兩國在北京舉行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美國財長蓋特納再次要求人民幣升值,指人民幣升值將令中國在調控增長和通脹方面有更大彈性。他又促請中國對外資持更開放的態度。
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U.S.-CHIN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舉行前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有關中美關系的「務實」講話表示了贊賞,但他回避了針對人民幣匯率政策和中國國有企業的批評。
在飛赴北京參加即將召開的中美第四輪戰略與經濟對話(S&ED)之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稱,人民幣錯配機制仍未得到完全糾正,希望人民幣能進一步升值。
業內人士指出,中美是當今世界第二和第一大經濟體,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其經貿合作對世界經濟關系重大,而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應是互利共贏。中美貿易現狀是全球產業分工和結構調整的結果,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相當一部分來自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轉移,美限制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就中美貿易失衡而言,逼迫人民幣升值可謂開錯了藥方。
陳光誠此關雖不易過,但更難解決的是美國由對中國圍堵,已變成直接侵害中國利益問題。菲律賓近日強占黃巖島與中國對峙,背後就是獲美國撐腰,美菲今天更舉行安保會議,劍指中國。美國要重返亞洲,要圍堵中國,故不單力撐菲律賓、越南等在南海問題挑釁中國,更撐日本在東海擴張。美國的撐腰令上述國家由過去動口改為動手搶占,菲越要將強占南海島嶼變成事實擁有,日本則據沖之島礁等,挑戰中國核心利益,中國要保利益就要擒賊先擒王,針對美國出手。中國如何出招,極考驗領導層。若中國采軟招,如在今次中美對話上讓利,如加快人民幣升值、開放市場,多買美債等,以換美國讓步,但美國獲利後,很可能仍強壓、圍堵中國;若中國采硬招,如大手沽美債,驅使美債利率上升,打擊美國經濟,但此能否逼其讓步,抑惹來反擊,亦難預料。
擴大匯率波幅也顯示了中國決策層對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盡管中美匯率博弈依然激烈,但相較於前兩年,奧巴馬政府的調門有所降低,對人民幣升值施壓強度有所減弱。美國財長蓋特納日前表態稱,雖然仍談及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但他同時強調,低估幅度要比以往小很多。外壓並未明顯增強的情況下,中國央行為何選擇在這個時機擴大匯率的浮動區間?除了外貿和匯率雙均衡提供了調整窗口之外,這一調整更多地顯示了中國政策決策層對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經濟平穩發展的堅定信心。一方面顯示出中國央行對匯率市場的信心。主動擴大浮動空間,背後有央行更強的控制力作為支撐,終結人民幣單向升值的歷史,未來人民幣雙向波動的趨勢會更加明顯。而這將可以有效遏制游資炒作,防止資金大進大出對經濟基本面造成沖擊。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進一步加快經濟轉型步伐,尋求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對企業而言,波幅擴大後,需要更多地關注人民幣外匯交易風險管理,同時也會客觀上激勵企業自覺提速轉型步伐。
昨日為五一假期後大陸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升0.0117,攻破6.27來到6.267;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人民幣中間價創新高,但即期匯率隨即走貶,顯示市場對人民幣能否持續升值的信心不足,認為其中有太多「政治因素」,擔心中美峰會結束後一切「打回原形」。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周四表示,在開放經濟、允許本幣升值方面,中國仍需做出更多努力。在即將與中國進行高層會晤之際,蓋特納概述了美國方面擔憂的一些問題。他希望中國大型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進行全面改革,並再次對中國的匯率機制提出批評,稱人民幣兌美元和其他主要貨幣需進一步升值。
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周四表示,中國在開放經濟、允許其貨幣升值方面所作的努力還不夠,這反映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夕美國所最擔心的問題。美元/人民幣中間價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創新低。
美國彭博新聞社4月26日刊登該社編輯撰寫的評論文章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都想通過壓中國讓人民幣升值來顯示他們對美國就業狀況的關心,希望美國財長蓋特納和國務卿克林頓下周去北京出席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時能把這類敲打中國的言論放到一邊,因為壓人民幣升值不是解決美國經濟問題的辦法。文章說,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貿易順差下降未必能讓美國受益,2011年中國經常項目盈余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水平下降了近50%, 但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卻幾乎原地未動。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