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寧夏四天查獲1262盒鉻超標藥品 @ 2012-04-20T14: Back Hot News
Keyword:膠囊
Concept:超標藥品 , 膠囊111102
【明報專訊】生產有毒膠囊的河北阜城縣學洋明膠蛋白廠負責人,在工作組前往調查時涉嫌故意縱火銷毁證據被捕。而被國家藥監局點名的多家藥廠仍未召回問題藥品,吉林的修正藥業和輝南天宇藥業更否認其藥品有問題,黑客就攻擊了3家涉事藥廠網站。
更為關鍵的是,制售假劣藥物具有跨地域特征,各自為政使得「公地悲劇」不斷上演。在「毒膠囊」事件中,工業明膠來自河北,膠囊生產地在浙江,成品則銷往吉林、四川、青海等地藥廠。要打擊這類具有流動性和隱秘性的違法行為,必須由各地藥監部門共同調查和聯合執法,這需耗費大量人力和財力。令人遺憾的是,調整省以下垂直管理恰恰使這種跨地區合作成為不可能,因為在人事權和財權都實行屬地管理的制度安排下,打擊制售假藥成為「公地悲劇」。且不論跨省的打擊假藥合作,即便是跨市縣的合作都很鮮見。國家藥監局也不得不於2009年成立 「打擊生產銷售假藥部際協調聯席會議」,以應對嚴峻的現實。
在追究藥企的同時,更要問責食藥監、質檢等部門。如前所述「藍礬皮膠」被廣泛濫用於膠囊、食品中,業內共知。河北衡水「學洋明膠」及該村40多家作坊,他們做的工業明膠賣給了誰,當地監管部門一直不知道嗎?只要一個鉻檢測,就會讓毒膠囊露出馬腳,但浙江新昌的監管部門為什麼不去做?相反雙方「一團和氣」,之前法律規定的種種驗證、抽檢,是怎麼進行的?這必須在公眾面前曬一曬。
針對制售假劣藥品,我們有《藥品管理法》、《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有關司法解釋和《刑法》。因此,處理「毒膠囊」必須從重處罰,該讓某些企業關門的關門,該移送司法機關的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責。據悉,由於種種原因,過去制售假劣藥品的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比例很小,僅以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底為例,全國藥監部門共查處制售假劣藥品等違法案件28萬多件,移交司法機關只有440多件,僅占總數的0.15%。這顯然起不到懲罰與殺一儆百的作用。
「毒膠囊事件」令中國「空心膠囊之鄉」——浙江紹興新昌縣風聲鶴唳。國家食藥監局昨日責令
藥用輔料及包材是我國生物醫藥工業發展重點領域和方向之一,早在2010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便組織起草《藥用原輔材料備案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根據藥監局藥品注冊司人士此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的表述,在審評藥品制劑注冊申請時,藥品制劑使用原輔材料的備案信息將被作為制劑申報資料的一部分用於審評,藥企制劑注冊與所使用原輔材料關聯性加強。該規定已經過多次征求意見,受毒膠囊事件推動,預計出台時間將進一步提前。
    近日,媒體報道的「毒膠囊」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有關部門也展開了積極的查處行動。國家食藥監局已責令吊銷浙江3家問題膠囊廠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公安部掛牌督辦,查封涉案廠家1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3名。昨日,國家質檢總局也發出通知,要求「對所有明膠生產企業和使用明膠的食品生產企業一個不漏地進行檢查」。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