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毒膠囊促整頓良機 資金角逐「危機投資」 @ 2012-04-18T07: Back Hot News
Keyword:膠囊
Concept:超標藥用膠囊
而成都正和藥用膠囊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藥用明膠的市場售價大約每噸5萬元,而工業明膠則良莠不齊,低一點的有每噸8000多元的,高一點的有每噸2萬多元的。因為原料的價差,也導致了生產出來的膠囊價格的巨大差異。一般來說,合格的藥用膠囊市場價為每萬粒八、九十元,而用劣質明膠生產出來的「藍皮膠囊」售價只有每萬粒四、五十元。
一邊是看病難、看病貴引發的以藥養醫、醫患糾紛接連不斷,一邊是為了節約成本采用工業明膠制造毒膠囊的藥企,有人笑稱,中國的老百姓在爭相恐後、前赴後繼地“買斷”健康和生命。但,在我看來,在食品安全飽受詬病的今天,藥品安全實在“江湖義氣”,它用“毒膠囊”的方式,讓中國人民捎帶腳體驗了把什麼叫“以毒攻毒”。
讓人感到更可怕的是,記者實地調查中發現,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藥品膠囊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為了逃避監管部門的追究和打擊,原料供應企業明知道自己是用工業廢料生產的「工業明膠」,卻強迫膠囊生產企業同自己簽訂「食用明膠」供貨合同以推脫責任;而膠囊生產企業為圖近萬元一噸的差價,也欣然同意。
據了解,龜峰明膠有限公司位於江西省弋陽縣,是一家有著二三十年生產經驗的老牌明膠廠,年產明膠一千多噸。公司董事長曾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他們廠使用工業廢料「藍礬皮」生產的工業明膠也是通過白袋子包裝,大量出售到外地用來加工藥用膠囊,客戶多達上百人。
老酸奶、果凍被曝含工業明膠的風波還未過去,膠囊藥品又出事了。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部分不法廠商使用重金屬鉻超標的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來生產藥用膠囊,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鉻超標。南寧部分藥店當晚得知消息後連夜將問題藥品下架。廣西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藥品批發、零售企業和醫療機構停售、停用問題批次藥品。
4月15日,央視《每周品質報告》曝光了浙江省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華星膠丸廠兩家企業涉嫌使用工業明膠制作空心膠囊,並銷售給9家藥品生產企業的問題。今天,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暫停銷售和使用9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13個批次藥品。同時,立即對我省明膠空心膠囊生產企業、藥用明膠生產企業和使用明膠空心膠囊的藥品生產企業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違規行為,依法嚴肅處理,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我們的明膠產品,有65%到70%是供應給膠囊廠,剩下的用在食品添加這塊比較多,還有小部分用於感光材料這一塊。」劉芳表示。
繼「毒奶粉」、「瘦肉精」後,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工業明膠制成的膠囊流入了修正藥業、通化金馬等九大藥企。央視報道稱,「毒膠囊」的鉻含量為87.57MG/KG,嚴重超標,有致癌作用,甚至可以導致基因突變。
同時,近日有消息稱,修正藥業等藥用膠囊鉻超標,原料使用工業明膠。根據《中國藥典》規定,生產藥用膠囊所用的原料明膠至少應達到食用明膠標准。按照《食用明膠》行業標准,食用明膠應當使用動物的皮、骨等作為原料,嚴禁使用制革廠鞣制後的任何工業廢料。這一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今日醫藥股走勢的分化。
昨日,針對目前正鬧得沸沸揚揚的藥品「毒膠囊」事件,有中國醫藥包裝協會理事企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用「工業明膠」制成的膠囊,不僅大量用於制藥業,同樣也用於保健食品行業。
固然,從食品藥品監管體制來看,我們的監管存在「無利不跑」、「腳軟難跑」等問題。現行的「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模式,易造成監管真空,責任認定的模糊以及由此而來的責任推脫等;另外,監管者因經費福利的問題存在以罰代管現象,當違法企業成為其「衣食父母」時,是不可能有效監管的。但在「毒膠囊」事件上,筆者傾向於認為,造成監管真空更本質的因素,是所謂的工業明膠在當地經濟的支柱地位。假如阜城不是全國四大工業明膠的生產基地之一,很難想象,在前次事發後的8年時間里,監管部門會不知道企業用皮革廢料生產的明膠被用於藥廠。畢竟阜城是一個小城市,這樣的事情不可能在如此長時間里不被人發現。
修正藥業官網昨日被黑了,「工業明膠制作藥用膠囊」事件曝光後,修正藥業官網一度被黑,網頁被改為以「我的爛鞋子被你們拿去做膠囊了嗎?」開頭的六行字。有截圖有真相: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