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IMF:建議中國應微調貨幣政策 @ 2012-02-07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IMF 中國 經濟
Concept:IMF預期中國經濟增長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中國今年經濟增
IMF在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展望》中表示,若歐元區經濟出現顯著衰退,中國經濟增速
辛格指出,中國和許多東南亞國家貿易順差的收窄令人高興,保持這種趨勢將有助於減少上述國家受外部風險沖擊的可能,並為全球增長提供支持。對中國經濟的趨勢,辛格較為樂觀:「IMF預計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今明兩年的增長仍有望保持在8%以上。風險是存在的,但並不是系統性風險,因此不會損害中國經濟增長。」
據道瓊斯通訊社1月25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簡稱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25日表示,盡管近期全球經濟顯示出轉好跡象,但經濟狀況仍較為脆弱,所有國家必須進行合作,以確保全球經濟恢復增長。
其次,經濟增長速度將進一步下降,有可能加速下降。目前,大多數機構均預測中國經濟2012年的增速仍然在8%以上,但是同時也指出:預測值在未來兩個季度里向下調整的可能性大於向上調整的可能性。1月2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率先將中國經濟2012年增速預期從9%調低至8.2%。
在全球經濟舉步維艱之際,1月25日至29日舉行的第42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即2012冬季達沃斯論壇)無疑成為了新年來最受矚目的全球盛事。今年年會的主題為「大轉型:塑造新模式」吸引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名代表與會。但因與中國的春節撞車,今年中國領導人未能出席本屆冬季達沃斯論壇。
就中歐貿易而言,2011年歐元區(13國)為中國第二大進、出口市場,雙邊貿易增速明顯放緩。其中,中國對歐元區出口增長14.1%,低於中國平均出口增速;自歐元區進口增長率為24.8%,增幅較上年下降6個百分點;中方錄得貿易順差855.5億美元,規模較2010年下降2.7%。但同期中國與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貿易出現163.3億美元逆差。對於2012年的歐洲經濟,目前普遍預計輕度衰退似乎不可避免。其中,IMF預計歐元區經濟下降幅度為0.5%。更有觀點認為,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相比,目前歐債危機不是一代人能夠解決的問題,此次危機將更大、更持久。無論上述預測是否過度悲觀,但2012年中國對歐出口增加應當沒有什麼指望,只是增幅下降多少的問題。已有數據顯示,歐債危機的影響已經全面波及新興國家。1月份韓國對歐洲出口下滑了44.8%;印度和巴西的數據也相當不景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周一發布的《中國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中國2012年經濟增速的預期從去年9月份預計的9.0%下調至8.25%,並預計2012~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計仍將保持在8%以上。但IMF警告稱,如果歐元區陷入嚴重衰退,中國的增長率可能將急劇下滑。IMF建議,中國應微調貨幣政策,以便適度增發信貸,同時有必要提供適度的財政支持。與此同時,中國應加快經濟轉型,以降低全球需求波動不定造成的不利影響。
當時世界經濟正在進入蕭條期,我們看一下到底世界經濟會怎麼走。IMF預計,當時中國經濟會有一個60%的擴張,而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他們占有全球一半的人口,將會有50%的擴張。確實是令人矚目的,史無前例的一個各國發展情況。
IMF擬將貸款資金來源提高至1萬億美元。20國集團的一名官員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尋求將其貸款資金來源提高至1萬億美元,希望藉此隔離惡化中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據彭博社報道,這位匿名的20國集團官員透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在推動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日本和各大原油出口國貢獻最多的資金。該官員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希望能在定於2月25日和26日召開的20國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達成一項協議。
IMF亞太部門主管辛格周一表示,面對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不利環境,亞洲經濟到目前為止都表現堅挺,如果經濟急劇下滑,亞洲各國有采取刺激措施、促進增長的空間,中國和亞洲許多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可以放寬財政政策,日本央行則可以提高資產購買規模。辛格稱,IMF預計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