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歐盟航空碳稅只是一個開始 @ 2012-02-07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歐盟 中國 航空
Concept:禁止中國 , 航空公司參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
各國間的「聯合反制」一直被認為是抵抗歐盟「碳稅」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據了解,歐盟公布的征收碳稅的航空公司名單一共包括2000多家航空公司,引起了包括中、美、俄、加、印等至少40個國家的強烈反對,美國曾經采取的「訴訟」手段也曾引發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效仿,中國航企目前除了堅持由中航協倡議的「三不」策略(不參加歐盟碳市場交易;不向歐盟管理成員國提交監測計劃;不與歐盟談判優惠條件),也一直持續與各國航協密切聯系,參與世界聯合反制。
一位接近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高層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已經收到中國民用航空局的指令要求我們不加入歐盟航空減排體系,並且中國航協也一直呼吁堅持「三不」原則抵制歐盟碳稅,即不參加歐盟碳市場交易、不向歐盟管理成員國提交碳排放監測計劃,不與歐盟談優惠條件。我們也將會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拒絕加入歐盟的航空減排體系,不會單方面的與歐盟相關部門聯系。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航空公司會放棄歐洲航空市場,這是不符合經濟效益的。
兩年前,當歐盟正式宣布把航空業納入歐盟的碳排放交易權系統,並將包括與歐盟有飛行業務的非歐盟航空運營商時,原本在氣候問題上頗有矛盾的新興經濟體和發達國家找到了共同目標,一致反對。印度民航部官員聲稱不向歐盟提供印度航空公司排放數據,中航協宣稱「三不」政策,美國航空運輸協會與美國三大航空公司發起訴訟,指責歐盟違背了1944年的《芝加哥公約》、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和2007年的《美國歐盟開放領空協議》,不過,歐洲法院去年底作出「不違背相關國際法」的判決。主要依據包括:首先,歐盟作為整體不是《芝加哥公約》的簽署方。同時,要求飛入和飛出歐盟的所有航空器都承擔碳排放責任,所以不存在歧視問題;其次也沒違反《京都議定書》。況且,美國還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國。在日內瓦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ICTSD)學者帥成華看來,美方在這起訴訟中唯一的機會在於《美國歐盟開放領空協議》中「禁止對燃油消費征收稅費」的規定,這讓美國航空企業獲得免交碳稅的豁免可能性。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歐盟強行征收「碳稅」也令航空業感受到了更大壓力。目前,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和印度等至少35個經濟體已表示反對歐盟在航空領域征稅的做法。
4. 《證券時報》報道,根據中國國務院授權,中國民用航空局於近日向各航空公司發出指令,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禁止中國境內各運輸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禁止各運輸航空公司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
另外,據新華網報道,中國名用航空局近日會正式出台措施,禁止中國境內各航空公司未批准參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同時禁止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歐盟自今年1月1日起征收航空碳排費後有進一步啟動注冊機制,對注冊的成員國免費排放配額。迄今為止已有至少35個國家反對該歐盟在航空領域征收碳排放稅。
中國民用航空局要求境內各航空公司,未經政府批准不得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歐盟強征碳稅的目的不僅在於環保,更主要的是掌握了航空市場主導權。中國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董杜驕認為,通過航空碳稅標准的制定,歐盟不但獲得了經濟利益、占領了環保制高點,也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了航空運輸業和制造業領域的市場蛋糕分配權。這對於正在走向國際市場的我國航空公司而言,無疑增加了一道門檻。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