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181226億 增長11.6% @ 2012-01-17T21: Back Hot News
Keyword:11 社會消費品零售 17 會消費品零售總 消費品零售總額 年社會消費品零
Concept:
商務部4日公布的「十二五」商務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提出,「十二五」時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左右,2015年達到32萬億元;生產資料銷售額年均增長16%左右,2015年達到76萬億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1至11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6.32萬億元。
美元/人民幣: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8日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務院關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報告了2009年以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工作進展情況。張平說,今年前三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01%,其中最終消費的貢獻率由去年同期的32.7%提高到47.9%,資本形成由55.5%下降到53.4%。張平說,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2009年、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5.5%和18.3%,今年以來,市場銷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11個月增幅為17%。美元/人民幣今日開盤報6.3152。分析師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創歷史新高,一度飆至17年來最高點。此歸因於市場揣測決策層將容忍通脹,以阻止國際資金外流。預期2011年人民幣匯率升幅將超過4%。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由於今年以來消費市場面對的復雜內外部環境,影響消費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多,2011年我國消費市場呈現出了“前慢後快”的特點,在經歷了連續三個月的同比增速下滑以後終於反彈。統計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2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8%,同比增速比10月份反彈了0.1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去年前11月,我市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1.16億元,同比增長18.2%。折算下來,相當於每個溫州人平均在吃穿住行上花費約1.77萬元,人均月花費超過1500元。
記者29日從山東省日照市商務局和日照市統計局獲悉,1-11月份,日照市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71.72億元,同比增長25.8%。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累計實現零售額163.77億元,增長27%;餐飲收入實現零售額7.95億元,增長16.8%。
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6600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00億元,增長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6億元,增長17.5%;外貿進出口總額217億美元,增長26.6%;全口徑財政收入1646.2億元,增長38.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20.9億元,增長4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282.7億元,增長34.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32元,分別增長13.6%和17%。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實現歷史性突破,比2005年翻一番。
近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帶動居民消費增長強勁。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前11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48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這一數字是200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量的逾4倍。
調研結果顯示,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17.2%,略低於統計局公布的11月水平(17.3%)。其中,興業銀行給出了最大值17.7%,摩根大通給出了最小值16.1%。
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張平說,這幾年,我國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預期進一步改善;積極實施家電、汽車下鄉等鼓勵消費政策,扎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努力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大力加強市場價格和產品質量監管,市場秩序得到規范。2009年、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5.5%和18.3%,今年以來,市場銷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11個月增幅為17%。通過不斷擴大國內需求,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增強了經濟的內生動力和抗沖擊能力。據測算,今年前三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01%。
    中國經濟無疑面對歐美等境外以至境內頗不少不明確和不穩定因素困擾,但四季度之10月及11月已開好個頭,估計整個季度仍有可能保持穩勢、佳態,除了已發布的金融及貿易數據之外,估計(1)固定資產投資於2011年全年同比增長會達到25.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升幅為19.2%不變,而(3)國內生產總值(GDP)由初值的同比增長的8.75%提高至9.275%,即GDP之於四季度的增長年率有可能仍有8.8%,該屬相對合理和健康的發展形態。
陳政高表示,2011年遼寧省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2.2萬億元,增長12%左右,在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4年里,實現了經濟總量由1萬億元到2萬億元的跨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40.5億元,增長3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640億元,增長2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60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430元,實際增長9.7%,超過全國平均增長幅度;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70元,實際增長13.5%,增幅高於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會議強調,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我們黨將召開十八大。做好今年經濟工作,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2年臨沂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11%,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6%,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外貿進出口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和萬元GDP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等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省下達的任務。實際工作中,要正確處理「穩」與「進」的辯證關系,按照「穩中求進、好中求快、能快則快」的原則,自我加壓,提高目標,全力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各項指標也都要好於預期目標。(文美 趙義 楊帆 車明軍 周成剛)(完)
主要發展指標好中加快:初步統計,全市生產總值接近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增幅躍居全國第一;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908.8億元,增長46.1%;商品銷售額突破1萬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400億元,增長18.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600億元,增長29.5%;工業總產值達到1.38萬億元,增長26.2%,企業利潤突破500億元;市屬國有企業資產達到1.5萬億元;各類市場主體增加到113萬戶,增長23%。重慶的發展,進一步呈現出中央要求的“加快”、“率先”之勢。
盡管今年的各項經濟指標尚未出爐,但前3季度的數字顯示,山東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今年前3季度,山東GDP增長11.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2%,與江蘇相同,高於廣東、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3%,與江蘇相當,高於浙江、廣東和全國平均水平;出口增長23.5%,高於全國以及廣東、浙江、江蘇。同時,山東物價漲勢得到初步控制,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效益逐步提高。
擴內需成重中之重:發改委主任張平報告了國務院下一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6項重點工作,其中第一項就是擴大內需。這6項重點工作包括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擴大居民消費重在提高收入、改善預期。在保持投資穩定增長的同時,把重點放在優化投資結構上。穩定和拓展外需,積極推動對外貿易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促進對外貿易均衡發展。張平表示,國家通過不斷擴大國內需求,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增強了經濟的內生動力和抗沖擊能力。今年前3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01%,其中消費的貢獻率由去年同期的32.7%提高到47.9%。據介紹,2009年、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5.5%和18.3%,今年以來,市場銷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11個月增幅為17%。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