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重慶啤酒吊詭博弈 @ 2011-12-26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重慶啤酒 重啤 跌停 基金
Concept:
對於重慶啤酒出現10個跌停,嘉士伯中國官方稱,「對於重慶啤酒公布的盲測公告,嘉士伯對於重慶啤酒的公告沒有更多的評論。另外,嘉士伯對於重啤目前的管理層一如既往充滿信心」。
三峽新材也是進軍抗腫瘤生物藥領域,從重啤事件惡化的12月12日便開始暴跌,現已三度跌停。12月21日,重慶啤酒止跌,三峽新材也一度翻紅,收盤跌幅僅3.29%,但22日,該股再度接近跌停。12日至今,該股下跌44%。
遭遇10個跌停的重慶啤酒,已於12月23日起停牌。之前的12月12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作為持有本公司10%以上股份股東的身份,提議公司董事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於免除黃明貴先生董事職務的議案》。12月20日,重慶啤酒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六次(臨時)會議,會議決定2012年2月7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該事項。
這則消息給吉林敖東帶來了巨大的做空動能。該股昨日開盤即被打到跌停板,盤中雖然有護盤資金,但午後還是被封死在跌停板上。從私募人士的操作來看,昨日有私募借機融入吉林敖東股票進行賣空。他們認為,在目前這種市況下,吉林敖東的走勢極有可能會向重慶啤酒演繹,因為駐扎在吉林敖東里的也大多數是公募基金。從該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來看,基金持股總計達8000余萬股,超過流通股總數的10%,這個比例遠遠大於基金持有重慶啤酒的數量。而在"重啤事件"的催化之下,很多基金投資者可能會選擇贖回相關基金。因此,絕大多數投資者對其可能持悲觀態度,除非整個市場出現轉機,否則,下一個重慶啤酒或難以避免,"踩踏"事件還可能發生。
從重慶啤酒要停牌的前一交易日11月25日,至復牌後連續跌停7個跌停板後的12月16日,大宗交易榜單上同期也出現了19只股票與華安上證180ETF成分股相重合。其中,11月25日至12月7日停牌前一交易日至停牌最後一天,這段時間內,大宗交易榜單上出現了11只個股屬於華安上證180ETF基金中的成分股;12月8日開盤當日至12月16日,連續7個跌停板中,也有11只上證180ETF基金中得成分股出現在大宗交易平台(有3只股票與第一段時間重合)。
上周市場大幅下跌,基金無奈被動減倉。低風險基金成為減倉主力,尤以保本基金減倉為甚,倉位大幅下降3.89%。而因重慶啤酒復牌即連續跌停而備受關注的大成系基金,上周只能順勢減倉,其中大成創新成長減倉比例高達6.30%。整體來看,股票型基金倉位再次降至80%以下,為79.2%。
上述幾只股票全都有機構的身影,特別是重慶啤酒,大成基金成了它的豪賭者,旗下有9只基金重倉重啤,而重啤股價連創歷史新高,也為其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上市公司講故事,總有基金願意聽。如果成功,基金自然名利雙收;一旦失敗,有多風光便有多慘痛。有業內人士總結說:「重慶啤酒疫苗難育,大元股份金礦難買,科力遠稀土夢碎」,三家公司復牌即連續跌停,重倉的基金公司幾乎無路可逃,「所以,對公募基金來說,做投資一定要堅守社會責任,對於缺乏社會責任的公司,即使短期有獲利機會也要堅決回避」。
停牌前,重慶啤酒股價已回歸到4年前水平,受到停牌影響,大成基金業績年關遭遇「冰鎮」已經是大概率事件。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方渠道獲悉,「重啤效應」不僅對於證券市場造成一定的連鎖反應,還成為多家基金公司投研和監察稽核部門重點研究的案例。
江賽春告訴記者,更值得改進的是,在針對重慶啤酒這種連續跌停的股票估值上,各家基金公司應該有更具體的估值調整原則,「現在自由選擇性較大,你可以調2個跌停,我可以調3個跌停,這就會給部分機構留下博弈的空間,而這種博弈不見得都是健康的。」
近期「生物制藥領頭羊」重慶啤酒,因其乙肝二期臨床數據與預期相距甚遠,直接引發高台跳水,截至昨日已是連續8個跌停,何處止跌誰也說不准。股價從83元起跳,昨日跌停在34.88元,市值蒸發223億元。重倉重慶啤酒的基金無疑是慘遭「滑鐵盧」,其中大成基金旗下9只基金累計持有重啤4495.15萬股,市值蒸發近18億元。這對大成基金的投資者,又是沉重的打擊。
從三季度重倉持股的基金來看,大成、富國、國泰、泰信、中海、易方達、招商、華泰柏瑞等幾家均有不同程度的持倉,累計持股數量高達4936.94萬股,這其中大成基金旗下就占據了9個席位。而根據三季報數據,大成基金作為重啤最大的流通股股東,共有4495萬股。事件發生後,上周大成基金要求重啤停牌,待相關實驗數據完善後再度停牌;本周又有股民向重慶證監局舉報,要求重啤停牌;而最新的消息是,大成基金12日第二個跌停板當天提議重慶啤酒召開股東大會的議案,終於在20日第九個跌停板之時獲重慶啤酒董事會同意,大成基金提請股東大會罷免黃明貴董事職務,黃明貴現為重慶啤酒董事長。
排名第一的,首推使持有該股的直接投資者及基金重倉股慘遭重創的「神話破滅型」,這以重慶啤酒為代表;連續10個跌停的重啤,以其模糊的「B肝概念」,在過去13年迎來多輪炒作,股價累計漲幅超過37倍,今年11月25日更是創382.32元(人民幣,下同)歷史新高;然藥物試驗給出的資料,遠低於市場預期,一場驚心動魄的暴跌由此開始。
12月8日,重慶啤酒深陷「疫苗門」,13年傾心乙肝疫苗研制,最終「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自12月8日復牌至12月22日,重慶啤酒已經10個交易日上演跌停跳水秀。截至上周末收盤,股價已較停牌前抹去64.90%。根據三季報數據,大成基金作為重啤持倉大戶共有4495.2萬股。如果近兩日大成基金未對其持有的重慶啤酒股票進行拋售,將已浮虧23.65億元。
不過另一方面,該股卻頗受個人小散青睞。公司三季度十大流通股東中,有6個均為個人股東,最少的持股比例只有0.64%.公司股本共34057萬股,三季度共有股東總戶數35108戶,平均下來一戶僅持股9700份,還不到100手,是不折不扣的散戶扎堆之地。公司這次大跌,顯然是傷透了一堆小散戶的心。在東方財富網上的帖吧中,有股民稱「這是一次有預謀的絞殺」。還有股民將自己的遭遇與近期同樣連續跌停的重慶啤酒、科力遠相比,稱重啤、科力遠停牌前大幅放量拉升,復牌後預期落空重組失敗都是跌得情有可原,但是多倫股份停牌前的走勢只是橫盤整理,復牌後的重組也已成功在望,且承諾業績保證,結果還是換來兩個跌停,真是「死得不明不白!」。(投資快報)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