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美元繼續走強 歐元前景看空 @ 2011-12-12T07: Back Hot News
Keyword:人民幣 跌停
Concept:
從經驗上看,一個國家的年匯率浮動在2.5%區間之內,屬於正常波動。月度匯率波動的合理區間為0.5%-0.7%之間,由此來看即便是連續跌停之後人民幣仍處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相反的是,僅今年前9個月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為3.93%,已經超出2.5%的合理區間,從大的范圍而言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於人民幣匯率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年浮動區間。
綜合媒體12月8日報導,人民幣兌美元周三盤中連續第6個交易日觸及跌停,為三年來首見。對於人民幣匯率此番異動,外資出逃論等各種解讀說法不一。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表示,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由市場調節。有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預期在放緩,然連續跌停並不意味人民幣升值趨勢遭遇逆轉,未來升值動力減弱。
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昨日登場,同時,連續三日盤中跌停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昨日早盤四日觸及跌停位。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周四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設在6.8502元,與上一交易日持平。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平穩開出,這可能暗示央行希望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為中美雙方對話友好造勢。
無論如何,人民幣升值趨勢正在放緩,而連續的盤中跌停,也引起了一些市場人士對完善匯率交易制度的思考。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稱,人民幣連續跌停意味著市場的雙向波動風險在加強,單邊升值預期逐漸失效,這對我國金融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企業願意更多地參與金融產品中進行套保等交易,有利於深化交易深度。
近日,人民幣匯率出現罕有連續兩天跌停的現象。在購匯需求推動下,12月2日即上周五午盤交易時段的人民幣即期交易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報價出現了6.3627元的價格,較上一個交易日6.3635元的收盤價上漲,但按與當日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動幅度計算,6.3627元是當日人民幣的跌停價格。上周五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是6.3310。而在此前一天的12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也曾出現過短暫的跌停。
主持人:雖然說人民幣即期市場交易日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了跌停,但是人民幣走勢的變化情況還是挺復雜的,如果說算一下上周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走勢,就會發現這個情景還是似乎是走勢出現了一些分歧,比如說中間價仍然在持續收漲。上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是累計上漲高達244個基點,分歧的情況就是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出現了上漲,但是盤中剛才提到的即期價格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了跌停,這樣一種非常微妙的變化的原因有分析說是市場急需美元,但是也有觀點認為這是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在護盤,您的觀點是什麼?
進入12月,人民幣實際成交的市場即期匯率報價,已連續七個交易日觸及0.5%的跌停線。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曾短暫出現人民幣「跌停」之後,3年來首次出現。這對我國的出口影響將會如何?
北京時間12月2日11:27,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報6.3627元,較上日6.3635元的收盤價上漲,但按與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動幅度計算,6.3627元是昨日人民幣跌停價。而在前一天,人民幣兌美元也短暫出現跌停。有分析稱,強烈的購匯需求和顯著的貶值預期,壓制了人民幣即期匯率的走勢。業內表示,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熱錢流出的趨勢也許會更加明顯,人民幣的貶值預期難以完全消除。
12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次跌停,連續6日的下跌之勢引起了業內對人民幣匯率的極大關注。外界對此紛紛猜測,人民幣匯率長期或將趨於貶值。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部分經濟學家和學者對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勢尚能形成一定共識,但是對長期走勢卻出現較大分歧。此外,隨著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業內對匯率機制的改革產生了期待。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連續4個交易日跌停,且日內交投持續在中間價下方運行,令看「漲」的投資人隱約感受到升值「拐點」的來臨。
無本金交割的遠期人民幣匯率(NDF),出現罕見的持續4日觸及跌停。分析師認為這是由於短期內大量資金在購買美元所致,人民幣匯率將會進入一個平台整理期。跟外匯關系密切的上市公司已關注此事,並有可能調整策略。
12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再次跌停,這已是自11月30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第七個交易日觸及跌停。業內人士認為,即期市場人民幣出現貶值走勢,或為短期現象。長期來看,人民幣將呈現更為顯著的雙向波動態勢。
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連續7個交易日觸及跌停,引發了一場關於匯率機制改革和國際化進程的大討論。
「自從9月底以來人民幣出現貶值預期後,金融機構都不願賣外匯而願意持有外匯,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低。而央行為了維穩匯率,即便在人民幣盤中價前一交易日觸及跌停的情況下,後一交易日還將中間價定得較高,自然導致金融機構更願意買入外匯,人民幣匯率屢次觸及跌停也就不足為奇。」趙慶明說。
銀行人士表示,人民幣即期匯價跌停不是人民幣貶值的信號,「從央行制定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走勢看,目前央行應該有能力控制人民幣幣值的穩定,而目前央行的控制意圖也非常明顯。因此,人民幣不會出現一些人士所預言的那樣被做空將出現大幅貶值的問題。」魯政委也認為,人民幣美元匯率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際美元的走勢。銀行人士認為,美元可能在未來數年里保持在70-80之間的區間震蕩狀態。這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未來不再是簡單的升貶問題,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波動區間的進一步擴大。
從11月30日至12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連續八個交易日觸及跌停。上次類似情況是2008年12月初,當時人民幣匯率曾連續四天觸及跌停。
綜合媒體12月7日報導,截至12月6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連續第五個交易日觸及「跌停」,連續下跌之勢為三年來首見。盡管昨日有分析指出,目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大減,未來人民幣升值趨勢或逆轉,中長期走向貶值。但同時也有分析認為,所謂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匯率「跌停板」並非國內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人民幣升值趨勢逆轉,最近幾天,國內人民幣匯率市場有漲有跌,總的趨勢仍然處於上漲通道。
12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詢價系統收盤時小幅下跌,盤中更是罕見地連續第四天觸及“跌停線”。但與此同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匯率“公價”卻仍處上升區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過去10個交易日中累計上漲206個基點。
如今,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罕見連續觸及跌停,給人民幣升值預期「踩剎車」。既然人民幣升值是以往A股的利好,人民幣升值「拐點」隱現,難免對A股構成一定的壓力。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觸及跌停的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均以陰線收盤。3年來的首次存款准備金率下調12月5日「兌現」,釋放出約4000億元的流動性,然而,存款准備金率下調促成的股市上漲,已經被全部「抹去」。12月6日,上證指數最低跌至2310.16點,逼近2307.15點的前期底部。其中,此前受益於人民幣升值的航空股集體下挫,呈破位走勢。截至6日,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及海南航空12月以來的累計跌幅為6.73%、5.41%、5.19%,明顯超過同期上證指數0.32%的跌幅。有市場分析認為,人民幣走軟的利空對沖了存款准備金率下調的利好,把弱勢A股「打回原形」。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盤中再度觸及跌停,這已是人民幣連續第6個交易日觸及跌停。業內專家指出,此輪人民幣匯率跌停較上次的原因更為復雜。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正好說明人民幣匯率不是受政府控制的,是由市場調節的。
美元即期匯率的連續跌停,加劇了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有分析甚至認為人民幣或成為金磚國家中最疲軟的貨幣。但總體來看,因歐債危機引發的資本外逃正在全球上演,相對其他金磚國家貨幣,人民幣的表現已經相當不俗。
其實,對於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觸及跌停,還不能簡單認定為人民幣將由升值通道轉入貶值通道。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堯基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人民幣將告別只漲不跌的時代,根據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狀況來看,長期很可能進入緩慢升值的狀態,不排除經常出現階段性回落。再看機構的最新預測,認為人民幣仍有升值空間。渣打銀行研究報告稱,2012年中國政府會保持人民幣對美元的穩步升值,在今年已經升值了4.5%的基礎上,明年人民幣的升值速度將放緩至3.3%.對A股來說,人民幣連續觸及跌停的壓力主要表現為心理上,不具有實質性影響。一方面,從6124點跌落後的A股基本告別人民幣升值的利好支撐,A股不會發生"成也人民幣,敗也人民幣".中國經濟依然保持較快增長,且外圍經濟不景氣,意味著人民幣是堅挺的,沒有大幅貶值的可能。隨著未來人民幣雙向波動變為常態,投資者將"見多不怪".另一方面,當前導致A股走弱的不是人民幣匯率,影響A股強弱的主要因素也不是匯率,而是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前景、上市公司業績及擴容速度等。而且,人民幣升值速度的減緩,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同,有的上市公司將"因禍得福".觸及跌停看似觸目驚心,但要知道跌停還與匯率波動被限制在很小的區間有關,只是中間價的上下千分之五。面對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連續5個交易日觸及跌停,股市投資者沒必要大驚小怪,人民幣跌停不會"摔出"股市跌停。
目前而言,仍然一味看多人民幣顯然已經有些“不合時宜”。截至周一(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跌停,引發業內人士的熱議。人民幣連續數日跌停,是否暗示升值趨勢的逆轉?這一罕見現象究竟是緣於外資的大力做空,抑或是央行的“自導自演”?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