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11月CPI漲4.2% 通脹壓力減輕 @ 2011-12-10T05: Back Hot News
Keyword:經濟 新低 通脹 回落
Concept:
雖說今年年末CPI同比增速的顯著回落有很大一部分功勞歸於基數原因,但也不可否認物價確實出現了下跌,尤其是豬肉價格和大部分工業品等。中國本輪通脹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緊縮貨幣政策有效的執行大大削弱了通脹的貨幣基礎,另一方面是全球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導致的需求萎縮。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11月我國經濟和通脹水平將雙雙回落,預計CPI同比上漲4.4%,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3.4%,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長江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11月CPI預計同比上漲4.6%,比10月明顯回落。除食品價格繼續回落外,生產資料價格總體也維持下降趨勢,預計11月PPI同比上漲3.5%,回落幅度快於CPI。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裘毅 上海報道)歐央行不擴大國債購買規模,歐美市場大跌,滬深股市昨早盤低開。之後11月宏觀數據公布,CPI同比上漲4.2% 創年內新低,PPI同比上漲2.7%,一度刺激股指沖高。但工業增加值數據遜於預期,加劇市場對經濟增速下行的擔憂。隨後滬指快速回落,收盤滬指報2,315點,跌14點或0.62%,為32個月新低;深成指盤中再創調整新低,收盤報9,480點,跌100點或1.05%。
歐洲時段,英鎊兌美元受下調經濟增長預期和可能進一步量化寬松政策打壓快速回落,創日內新低1.5743.
歐洲央行8日將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觸及紀錄最低點。歐洲央行兩月兩降息,6日澳大利亞央行也降息。而統計局9日公布的11月CPI同比上漲4.2%,創下年內新低。隨著近期美元的持續走強,海外熱錢流出新興經濟體並回流美國的趨勢愈發顯著,在經濟減速的預期下,各國貨幣政策趨向寬松。由於通脹有所回落,加上經濟增速或將繼續放緩,中國近期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或已拉開貨幣政策轉向的序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在12月12日-14日召開,本此會議將對2012年經濟工作定調,在目前促經濟增長和控制通脹雙重挑戰的局面下,促增長或成經濟工作會議重心。由於對國內經濟增速下行的擔憂,今日A股市場依舊人氣低迷,成交量清淡。
通脹見底和經濟增速下滑風險將促使宏觀政策轉向,但是絕非像2008年那樣一蹴而就,而是逐步、甚至是慢慢地轉向過程。2012年的大背景將是通脹見頂、經濟回落和政策轉暖,因此投資者可以從防守轉向進攻,適當增加流動性偏好。明年股市流動性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宏觀調控逐步放松的預期下,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帶來的資金面寬裕;其次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
那麼,未來通脹是否會持續下落?至少短期是這樣。國泰君安認為,10月CPI如期回落至5.5%,食品價格環比下降、預計趨勢還將繼續,非食品及居住價格同比明顯回落。由於經濟加速下滑,10月PPI大幅下滑至5.0%。預計11月CPI為4.4%,PPI為3.4%,11月通脹將繼續大降。記者發現,從分項數據看,10月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2%,最重要的肉禽價格環比回落0.6%,漲幅連續4個月回落。鮮菜價格也環比下降達3.4%,肉禽、鮮菜的同比漲幅顯著回落,帶動了食品漲幅的下降。
11月匯豐PMI創下32個月以來的新低,表明制造業活動進一步減速。未來一段時間內,經濟增速繼續回落的可能性較大,但回落幅度取決於兩方面因素:一是歐債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金融動蕩是否對我國的出口和順差構成較大沖擊。10月我國對美、歐的累計出口占比分別為17.1%和19.0%,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14.6%和16.3%,均低於22%的總體出口增速。我國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增長迅速,10月我國對東盟和金磚四國的出口累計增速分別為23.7%和30.5%,有效彌補了對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回落。然而,由於通脹壓力凸顯以及全球金融動蕩的影響,新興市場國家也陷入「遏通脹」和「保增長」的兩難境地,未來我國出口增長可能繼續放緩。
周二歐洲時段,英鎊兌美元呈沖高回落走勢,其間公布的英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和英國10月零售物價指數顯示英國的通脹增速較上月已經有明顯回落,市場對於英國央行繼續擴大量化寬松規模的預期有所增強,英鎊兌美元急挫至1.5827的時段新低。歐洲股市早盤走低也打壓了市場上的風險偏好情緒,主要風險貨幣承壓下挫,歐元兌美元從1.3620附近下滑至1.3510一帶;澳元兌美元從1.0201跌至1.0112。歐市尾盤,英鎊兌美元試圖反彈,但在1.5900附近遇阻回落,並在紐市午盤跌至1.5798的日內新低。因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以及比利時主權信用違約掉期(CDS)費率均升至紀錄新高,市場對於歐債危機的憂慮揮之不去,歐元兌美元在紐約時段維持低位震蕩走勢,一度跌至1.3500的整數關口下方。
隨著通脹逐步回落和經濟增速放緩,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們認為,未來宏觀政策目標可能從此前的防通脹轉為保增長,而貨幣政策將在“穩健”的大框架內向寬松微調。央行11月30日宣布的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就是上述觀點的有力注腳。
早間市場在受到外圍歐美股市回落收跌的負面影響下,導致其大幅低開近15點。開盤後又在國家統計局及時公布11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CPI急劇下滑至4.2%,PPI數據創22個月新低至2.7%的積極影響下沖高,一度站上了5日均線壓制,但隨著市場跟風盤沒有及時尾隨,量能沒有形成有效配合,股指形成沖高回落,全天在2300點上方構成窄幅震蕩走勢。截止收盤,大盤以小幅殺跌14.55點收盤於2315點,成交量依舊是地量復地量,僅388.9億。
上周公布的10月CPI以5.5%的回落創5個月新低,而PPI亦以5%的加速回落創下近一年來新低,CPI、PPI雙降說明前期宏觀調控取得成果,通脹下行趨勢進一步明確,這也使得市場對緊繃的貨幣政策出現放松的預期越來越強。在此背景下,債市投資機會進一步顯現,債券基金反彈勢頭也得以延續。數據顯示,上周債基淨值平均上漲0.28%,為10月以來連續第五周上漲。
繼10月債市反彈以來,進入11月,債市繼續走牛。上周剛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0月CPI大幅回落至5.5%,下半年來首度跌至6%以下,而PPI亦創下近一年來5.0%的新低。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對股市和債市而言都是一個好消息。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開始熱衷於發行債券基金和指數基金。
興業證券宏觀分析師張億東認為,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速預計將小幅回落至8.5%,隨著通脹進入下行通道,政策取向將逐步從控制通脹轉向穩定經濟增長。目前看,貨幣政策不會全面放松,央行仍將主要依靠公開市場操作維持必要的流動性。
本周五宏觀經濟數據公布,11月份CPI同比上漲4.2%,環比回落1.3個百分點,創14個月以來新低。CPI如期回落,國內通脹壓力減輕,為中央政策調整提供了較好的依據。但市場反映並不積極,弱市格局依舊。
受通脹和緊縮政策制約內需增長活力、外需增長放緩的影響,2011年季度GDP增速逐季下行,這種下行趨勢很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延續。促發經濟下行的因素有:明年上半年歐債危機的繼續惡化將會顯著增加全球經濟二次回落可能性,中國出口將受到較大沖擊,淨出口對於經濟影響為負;持續調控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行的趨勢將會延續到明年三季度,其最低增速很可能逼近2009年2月的低點,上半年累計下滑幅度將超過20%,由此拖累投資增速近5個百分點;受累於出口和房地產部門的疲軟以及企業盈利下滑,今年以來強勢的制造業投資增速明年將有所回落。
除了防范通脹的反復性外,目前我國房價調控正處於關鍵期,經濟結構調整也具有長期性,因此業內專家也普遍認為,有必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而注重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密切監測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發展變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也是宏觀調控應有的題中之意。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表示,在通脹緩慢回落的情況下,可以預計貨幣緊縮政策不會有顯著放松。但隨著通脹壓力進一步緩解,貨幣政策將保持有針對性的結構微調,比如中小企業、保障房、城市基礎設施和農業水利等方面,而財政政策將呈現結構性寬松。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