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法德同意不再公開爭論歐央行干預市場問題 @ 2011-11-26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危機 德法 央行 歐元 歐債
Concept:
在發行歐元債券和歐洲央行地位方面,德法各有盤算。由於擔心為其他成員國債務埋單,德國堅決反對發行歐元共同債券。默克爾稱歐盟推出的歐元債券計劃「令人擔憂,不合時宜」。德國還反對把歐洲中央銀行作為最後借貸人,強調解決歐債危機需要結構改革而非多印刷歐元。默克爾說,歐洲央行的唯一職責是「維護價格穩定」。法國則希望擴大歐洲央行作用。法國外長朱佩在會晤前發表講話說,不能低估歐債危機的影響,必須讓歐洲央行發揮核心作用,才能重建市場信心。
分析稱,由德、法、荷、比、盧組建的「精英歐元」區,因為盤子小,容易升值,而這將使德法銀行業購買的老歐元債券大幅縮水,預計將貶值50%左右。這意味著「精英歐元」國家及個人財富都將縮水20%左右,進而導致出口困難。相反,老歐元區國家由於貨幣大幅貶值導致債務大減,再加上由於私人債權減記50%,又減少25%左右的債務額度,兩項相加,老歐元區原有的債務壓力將迅速減負,屆時深陷危機的,恐怕將不再是歐元老五國。
    問題是,這場危機是否「大得不能救」?可幸,未必。事實上,雖然意大利的負債規模高達1.9萬億歐元,惟短期而言並不構成嚴重流動性危機,其明年資金缺口約為2000億歐元,EFSF還是足夠應付的;不過,倘若意債孳息繼續高企於不可持續的水平,中長期以後依然難免破產。故此,當務之急,乃盡快挽回市場信心,讓孳息回順至安全水平,同時並盡力減債削赤,根本地恢復公共財政健康。事實上,自歐元成立以來,各個成員國已同坐一條船,惟現時各家自掃門前雪心態,已經令危機一再深化加劇,以至意大利也要告急求救;一日不認清形勢,一日不抱同舟共濟的精神,彼此妥協合作,歐債危機一日也不能圓滿解決。此外,由歐央行飾演金融體系最後拯救者角色,采取最後手段大規模加印銀紙「債務貨幣化」,盡管可能令歐洲經濟推向日式衰退,通脹亦恐大幅升溫,但也是不得已的終極手段,總比整個歐元區徹底瓦解為佳,也是過去理財不善、以至無力償債的應有代價。
德法兩國均稱首要任務是修改歐盟法例,加強歐元區財政、經濟和稅收政策一體化,與歐盟委員會預算控制的提議互相呼應,不過,對於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建議,德國仍然對此極力反對,總理默克爾更表示,要等待歐債危機完結後,才能討論歐元區共同債券。
歐債危機野火燒不盡德法歐央行分歧加劇
自一周之前上任以來,蒙蒂便試圖在關於危機問題的談判桌上為意大利爭得一席之地,與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同座。因為德法峰會將意大利和其他處於債務危機中心的國家排擠在外,無論是在意大利還是在其他地方,公眾認為,他們所要執行的緊縮計劃都是受到德國和法國的操縱。
【東方日報專訊】德國總理默克爾周四與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和意大利總理蒙蒂會面後,重申反對發行歐聯債及擴大歐央行在抗擊債務危機中的角色,德法兩國又承認意國失救等同歐元末日,加上意大利昨日拍債中標息率創下14年新高,拖累歐元兌美元失守1.33關,低見1.3212美元的七周新低,大跌1.35美仙。
毫無疑問,歐元區如若破裂,不僅僅將是歷史的倒退,更是人類貨幣史上最丑陋的失敗。但令人啞口無言的是,危機的苦痛已讓市場和政府都陷入一種無知無畏的瘋狂,即便是禍在千秋、不可思議的蠢行,也很有可能匪夷所思地突然成真。其實,在這段動蕩歲月,歐洲並不缺少政策上的蠢行,歐洲央行近幾個月內兩次加息後緊跟一次降息,毫無保留地暴露了其對通脹形勢、危機演化和經濟增長的連續誤判,更在老謀深算、按兵不動的美聯儲前呈現出幼稚和輕浮;而希臘政府近期更是將這種慌不擇路演繹到令人吃驚的境地,先決定對接受新救助方案進行全民公投,後又灰頭土臉地取消,落得里外不是人的尷尬下場。
希臘總理建議全民公投歐盟對其的援助方案,各方努力為控制債務危機所達成的結果幾乎毀於一旦。德法警告希臘退出歐元區,而這也引發了市場對於希臘違約、退出歐元區所導致的一系列後果的揣測,而歐債危機的進展也因此增添的巨大不確定性。
周二(11月22日)亞市早盤,歐元兌美元承壓於1.3500下方,匈牙利尋求援助、法國評級遭穆迪(Moody s)警告,德國下調經濟增速預期,歐洲央行(ECB)對債市的干預仍在繼續,歐元區債務危機已然侵入歐洲核心經濟體。
德法意三國峰會無果而終,德法依然在歐洲央行救市和發行歐元債券問題上意見分歧。不僅如此,評級機構再度給歐債局勢火上澆油,惠譽和穆迪先後調降葡萄牙和匈牙利評級,令兩國局勢再度惡化,原本冷淡的市場情緒再度降溫,金價承壓下跌。
輝立投資研究部董事陳星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把意大利、希臘、西班牙、葡萄牙踢出歐元區,縮減歐元區規模是一個經常被歐洲北部國家提出來的話題。他認為這如同硬幣的兩面,只能短暫地幫助市場,從中長期來看,是不利於德法兩國的。以歐洲現有的政治經濟交融緊密性,歐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將問題國家踢出去,將會使它們變得越來越糟,最後近鄰的危機也會傳導至德國。
德法意三巨頭的會晤,並未給歐元派下“定心丸”。相反,評級三巨頭下調葡萄牙和匈牙利降級的行為,再次掀起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巨瀾。新一輪降級潮已然開啟,德國“老大哥”自身難保,歐債危機正面臨最艱難的時刻。12月9日的歐盟峰會,或成為決定歐元生死的關鍵一戰。
本周,歐債危機將迎來關鍵戰役。根據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上周的表態,歐盟委員會將於23日公布一份文件,提出有關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建議,盡管該建議被認為是民心所向的危機解藥,但近期德國和法國政府官員卻出言反對,成為該建議的最大阻力。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薩科齊近日多次表示,暫不考慮歐元債券問題。默克爾曾表示,發行歐元債券來拉平借貸成本,需要相近的競爭力和預算水平,需要統一的財政收支政策。而歐元區在近期難以實現統一財政政策的目標。德法兩國是歐元區最大兩個經濟體,信用評級均為最優的「3A」級,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如果發行歐元債券,這兩個國家就要和希臘、意大利等債務問題國分攤信用,融資成本也將因此增加。
除了歐元債券,德國還在其他一些危機解決方案上持有自己的態度。海外媒體19日報導稱,一項有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從歐洲央行獲得貸款,然後為歐元區政府救助基金提供資金的提議已經得到較多支持,如果該提議獲得各方支持,則有可能在12月9日的歐盟峰會上宣布達成協議。但有歐元區高級政府官員表示,德國和歐洲央行仍反對這一提議。
歐元兌美元持續不振,周四低見1.3315的七周低位,周五早盤維持低位徘徊;而美元指數則創七周高位至79.23。在德國、法國及意大利領導人周四的會談中,德國仍然堅決反對歐元區共同債券及讓歐洲央行在應對危機上扮演更重要角色。部分法國和歐盟官員曾希望德國不再堅持反對讓歐洲央行承擔更多的抗擊危機職責。周三時德國公債標售為歐元問世以來表現最差,表明投資者甚至對德國也開始心存警惕。但德國總理默克爾絲毫沒有緩和立場。此外,評級機構惠譽將葡萄牙主權債信評級降至垃圾級別。
由於市場擔憂德法兩國對歐洲央行(ECB)在歐債危機當中應扮演的角色看法不同,導致歐洲三大股市18日連袂走弱,美國領先指標走強的消息未能扭轉盤勢。德國DAX指數終場下跌0.85%(49.93點),收5,800.24點,連續第5個交易日回檔且創10月20日以來收盤新低;周線跌4.24%。英國FTSE 100指數跌1.11%(60.20點),收5,362.94點,連續第5個交易日回檔且創10月7日以來收盤新低;周線跌3.29%。法國CAC 40指數跌0.44%(13.28點),收2,997.01點,為5個交易日以來第4度回檔且再創10月5日以來收盤新低;周線跌4.84%。西班牙IBEX 35與義大利FTSE MIB指數逆勢漲0.48%與0.23%。
歐元兌美元周一下跌,因意大利公債收益率飊升,且該國政局不穩定性引發對歐元區債務危機或蔓延到意大利的憂慮。歐洲央行周一透露已擴大歐元區政府公債的買進,推測主要是意大利債券。央行上周買債90億歐元,那時歐洲央行新任總裁德拉吉剛剛上任沒幾天。但買債並不能阻止意大利債券相較於德債利差觸及歐元問世以來的歷史新高,因其政治不穩定性加深.買債計劃導致歐洲央行兩位最資深的德籍決策者在今年辭去職務。
2001年希臘在加入歐盟之前並未達到歐盟國家的兩個標准,即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和負債率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正當希臘在為之犯愁時,高盛公司為其量身定做了「貨幣掉期交易」和「信用違約掉期合約」兩項金融工具,為希臘掩蓋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為其能加入歐盟鋪平了道路。此時歐盟核心國德法兩國,並未對希臘的財政狀況提出質疑,最終希臘如願以償加入歐盟。但是由於歐盟成員國必須使用統一的歐元貨幣,希臘也喪失了對本國的貿易保護,德法兩國趁此每年對希臘大量出口。而另一方面希臘還得承受著歐元的升值,並支付高額利息向德法兩國申請貸款。最終希臘的債務危機震動了全球金融市場。
盡管歐元區國家可能在近期提出解決債務危機的方法,但在實質公布之前,投資者繼續避開歐債;德國昨日拍賣60億歐元10年期國債未獲足額認購,其中近四成債券需由德國央行出手包底,市場對歐債危機擴大的恐慌情緒升溫,歐元被拋售。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