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香港中資電力股午後個別發展 @ 2011-11-25T16: Back Hot News
Keyword:電價 電廠 電力
Concept:
今年電力企業虧損出現蔓延趨勢,煤電矛盾越發尖銳的背景下,電價上調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已經有消息稱,電價上調方案近期可能獲批,范圍或不再限於局部。一時之間,階梯電價方案實施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可以肯定的是,電價上調可以緩解電廠短期經營壓力,但根據以往經驗來看,電價提升給電廠帶來的利潤空間,將很快又會被煤價所吞噬。因此上調電價治標不治本,根治煤炭困局,還需要回到制度體制改革的原點入手。
關於電價上漲的討論,今年以來時有發生,亦常被辟謠。上月20日,電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要適時提高燃煤電廠上網電價,減少電廠虧損,提高發電積極性。電力股逐步走出低點,而市場上關於發改委向五大發電集團調研提價方案的傳言亦開始流傳,券商相關研報也陸續出爐。
顯而易見,這是一種系統性的紊亂,處罰的不應該只是這些電廠脫硫弄虛作假,而是應該改革整個電力體制。電力企業因為受到管制並被壓低電價,同時又被要求節能降耗與綠色環保,這本身令其處於一種矛盾之中。盡管電力企業的污染與不環保應該受到懲罰,但是也更應該追問整個電力體制方面的原因,以令這些電力企業未來能夠積極以環保的方式進行生產。否則,短時的懲罰,其效果也可能只是短效的。在追求政績的驅動下,一些地方政府顯然更重視投資而忽略環保和能耗問題,這鼓勵了粗放發展和環境污染,也傷害了能源企業。
采訪中來自環保系統及電力行業的人士也對本報透露,由於脫硫設備硬件問題、脫硫電價較低、電煤價格上漲過快等原因,一些電廠脫硫污染治理的動力和本錢都不足;違規的或許比8家更多。
從「非核」的角度來看,相較民進黨十年政綱的電力政策主張核四完工後不運轉,既有電廠如期除役,以期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此「新」能源政策在2025年尚存有核電廠(核四廠),似遜於民進黨的主張。但是,電力政策須考量的層面不是只有「非核」一端,如何確保電力供應足敷需求、維持合理電價,並達成國際減碳承諾,以避免國際譴責及貿易制裁,也是必須評估的要項。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劉振秋此前在媒體上撰文也指出,輸配環節雖然形成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公司,但由於輸配沒有分開,實際上還是寡頭壟斷,配電環節競爭並沒有形成,電網公司是一個絕對的壟斷實體,合理合法地擋在供需雙方之間,成為唯一的「總賣家」和「總買家」。電力用戶沒有選擇權,基本上只能向一家壟斷的電網公司買電,銷售電價環節仍存在賣方壟斷。電網企業既不需要為「拉閘限電」對用戶進行賠償,也不需要為電廠發不出電承擔經濟連帶責任,缺乏真正市場競爭的動力。
根據環保部提供的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電力裝機容量為9.62億千瓦,其中火電為7.07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73%。按此計算,在不列入占脫硝成本50%左右的催化劑日常消耗費用,僅加裝脫硝設備一項,按130元/千瓦的造價,所有火電廠的脫硝總投資就將達900億元以上。「在虧損的前提下,投入這麼多的錢,執行這麼嚴格的標准,卻沒有相關政策補貼,電廠怎麼為繼?」一位五大電集團地方電廠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讓我們脫硫,脫硫優惠電價卻遲遲沒有發布。」
電力板塊活躍,韶能股份(000601)漲停,寶新能源(000690),大唐發電(601991)漲幅超過5%。一家電力咨詢機構稱,多家發電集團正在協商遞交報告,請求改善當前煤價過高造成的火電企業虧損狀況。但這一消息尚未經過上述企業證實。截至10月末,火電行業再次面臨虧損風險。在10月份CPI出現回落的情況下,提升火電上網電價迫切性再次增強,預計年內上調部分地區上網電價的可能性較大。《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據中電聯初步測算,環保標准的提高將每年增加火電廠900億~1100億元的運行費用。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