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歐盟推出歐元債券方案 市場擔心危機蔓延 @ 2011-11-24T10: Back Hot News
Keyword:歐元 債券 歐盟
Concept:
這份被外媒稱為「綠皮書」的計劃提出了發行歐元債券的三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在歐元區范圍內發行完全聯合債券,即17個成員國為聯合「穩定債券」提供共同擔保。這種方案需要對歐盟公約進行大范圍修改。第二種方案是,歐元區成員國為聯合債券提供有限擔保,同時仍保留現有各自國家債券。第三種方案是妥協性提案,即發行歐元債券,但高負債成員國債務水平超過一定的比例後,將被迫恢復發行本國國債融資。後兩種方案相對第一種方案更為保守。
更重要的是,歐元區債務解決方案沒有觸及債務危機的根本問題,即整個歐元區內部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各成員國各自為政的財政政策的制度缺陷。歐元誕生之後,部分歐元區國家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無節制地支出,各黨派在權力競爭中許下超出自身經濟承受力的承諾,政府的過度支出和民眾的過度消費積累起了大量債務。而且,這些國家也包括德國和法國在突破了債務比例上限(60%)後沒有受到歐盟委員會的任何懲罰,這項標准形同虛設,各國債務水平繼續大幅攀升,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推動下,形成了現在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新的歐元區債務解決方案盡管提出了包括三項主要內容的一攬子協議,但對於如何推動歐元區的政治整合和經濟融合,如何發揮歐洲央行的作用,是否成立歐洲財政部,是否發行歐元債券以替代一部分成員國主權債務等深層次的制度安排問題,還沒有任何共識。
G20戛納峰會開幕前,歐元區當局赴亞洲和新興經濟體的「募資」之旅正如火如荼展開。EFSF首席執行官雷格林上周抵達北京。據報導,預計雷格林隨後將訪問日本,歐盟還計劃派出代表團訪問巴西。分析人士認為,歐元區當局的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之行主要目的是為EFSF吸引更多投資者,由於歐美發達國家深受債務問題困擾,經濟增長面臨停滯甚至衰退風險,歐元區轉而寄望亞洲和新興經濟體更多地參與EFSF擴容行動。雷格林表示,40%的EFSF債券計劃向亞洲投資者發售,其余60%將由非亞洲投資者購買。對此,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博士劉劍雄認為,中國應在考慮可承受風險能力的基礎上購買一定歐債,但需要提出條件,勇於「討價還價」,爭得最大利益。
然而,歐盟經濟暨貨幣事務執委瑞恩(OlliRehn)今天表示,許多人視歐元債券為歐元區債務危機的合宜解決方案,但歐元債券只有在更嚴格監督預算政策的前提下才能推行。
本周,歐債危機將迎來關鍵戰役。根據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上周的表態,歐盟委員會將於23日公布一份文件,提出有關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建議,盡管該建議被認為是民心所向的危機解藥,但近期德國和法國政府官員卻出言反對,成為該建議的最大阻力。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薩科齊近日多次表示,暫不考慮歐元債券問題。默克爾曾表示,發行歐元債券來拉平借貸成本,需要相近的競爭力和預算水平,需要統一的財政收支政策。而歐元區在近期難以實現統一財政政策的目標。德法兩國是歐元區最大兩個經濟體,信用評級均為最優的「3A」級,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如果發行歐元債券,這兩個國家就要和希臘、意大利等債務問題國分攤信用,融資成本也將因此增加。
最後,歐元區和歐元是人類貨幣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們的存在和發展,主導了戰後國際貨幣體系從單極向多極的漸進演變,讓整個經濟世界都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1999年,國際債券市場中歐元債券的占比為28%,遠遠落後於美元債券的48%,而到了今年,歐元債券的占比已上升為45%,高於美元債券的38%;截至2010年,在國際衍生金融產品市場中,歐元產品的占比也從1999年的32%上升至38%,與美元產品占比相差無幾。而退出機制及其引發的歐洲動蕩勢必削弱歐元影響力,使得國際貨幣市場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充滿不確定性。而退出引發的歐洲金融失序、經濟動蕩和社會混亂,以及債務危機的進一步升級則將給全球經濟帶來難以估量的長期沖擊。
原本,歐盟在上月底達成協議,透過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由原先的4,400億歐元,槓桿化擴大至1萬億歐元,藉此援助有債務危機的國家,但EFSF上周發售30億歐元10年期債券,僅能售出29億歐元,EFSF須斥資1億歐元,自行買入EFSF債券,連大買家日本和中國,只作有限度購買,若單靠EFSF挽救有債務危機的國家是否可行,成為疑問。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