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德國否決歐元債券提議 @ 2011-11-24T03: Back Hot News
Keyword:歐元 德國
Concept: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11月23日表示,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意圖不是與任何人作對,任何國家都未對發行穩定債券的提議表示完全反對。德國更加擔心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時機,而非這一提議的原則。
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當地時間11月1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對其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演講時,呼吁歐盟內部進行大的改進,呼吁建立更緊密的政治聯盟並進一步收縮預算。同時,她重申德國反對聯合出售歐元債券。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周三將提出歐元區共同債券(“穩定債券”)提案,以期縮小堅挺與疲弱的歐元區國債市場之間的差距,共同分擔地區風險。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過去一直反對通過發行聯合債券的方式分擔歐元區風險,並在周二再度表明反對這種想法。
綜合媒體11月16日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強調,德國堅決反對歐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大規模購買債券解決歐元區債務危機。
德國對發行歐元債券最新態度周四揭曉 默克
而自8月份以來,歐洲央行就開始干涉債市,就不斷的購買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國債,但當時並未引起市場的注意,而且當時作為歐元區老大哥德國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隨著歐洲危機的全面爆發,歐洲央行開始不斷的購買歐元區國家國債,但在這個問題上,德國和法國卻出現完全的不同態度。法國和愛爾蘭的政界人士近日頻繁催促歐洲央行更為果斷地干預債市,支撐債券價格。但是德國反對這一觀點,擔心歐洲央行擴大購債計劃可能會加劇通貨膨脹,並影響其政治獨立性。
從方案的具體內容看,這一攬子方案在實施上可能還存在很大的困難,難以起到立竿見影、藥到病除的作用。第一,歐元區計劃通過擔保的形式,將EFSE規模擴大4倍,基數為2500億-2750億歐元,擴大之後規模為1萬億歐元左右。可以說,通過為債券損失提供擔保而非直接購買債券,EFSE將有更大的底氣,1萬億歐元的規模足以應付希臘的主權債務問題,也會穩定意大利、西班牙債券投資者的信心。歐元區計劃設立一個特殊基金(SPIV),種子基金來自EFSE,然後吸引來自其他國家特別是外匯儲備較多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投資,從而擴大EFSF的規模。10月27日來中國訪問的金融穩定基金CEO雷格林已經表示,EFSE計劃將發行債券的40%向亞洲投資者發售,並向投資者提供良好的金融產品。但從近期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以及日本的表態來看,大家都對歐元區的債務解決方案表示了口頭支持,但由於擬議中的特殊基金具體細節仍不夠清晰,因而難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時,通過槓桿化的形式將EFSE規模擴大,那麼誰來充當這個槓桿呢,誰是歐元區最後的貸款人呢?作為歐元區核心的德國和法國,自身的債務余額與GDP的比率已經很高,都超過了80%,經濟增長也比較緩慢,而且如果讓德國人的財富和勤勞來為希臘等歐豬國的債務做最後的擔保,恐怕德國默克爾政府只能在一片反對聲中下台。因此,EFSE擴容的資金很難在短期內落實到位,其真正效力還很不確定。
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指出,EFSF的規模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首先,EFSF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的1萬億歐元(約合1.4萬美元),是利用槓桿來解決問題,EFSF為歐元區成員國國債提供擔保。但是槓桿有多長,還取決於歐債市場購買者的認可度。其次,德國和法國是否願意為EFSF提供擔保還不確定,德國的議會預算委員會提出德國的出資不能超過2110億歐元,國內的反對聲音大。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為平息部分歐元區成員對歐洲央行干預債市的反對,歐央行管委會已將該行每周最高購買成員國債額限定為200億歐元。盡管歐央行多次表示,不會充當歐債危機“最後貸款人”,但當前危機形勢下,市場仍普遍將其視為歐債危機最後和唯一的“救火隊員”。
但這種激情並不讓人信服。德國聯邦工業協會前主席亨克爾教授曾力挺歐元,可如今變成了「反對派」。在他看來,歐元有「致命的缺陷」:
本周,歐債危機將迎來關鍵戰役。根據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上周的表態,歐盟委員會將於23日公布一份文件,提出有關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建議,盡管該建議被認為是民心所向的危機解藥,但近期德國和法國政府官員卻出言反對,成為該建議的最大阻力。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薩科齊近日多次表示,暫不考慮歐元債券問題。默克爾曾表示,發行歐元債券來拉平借貸成本,需要相近的競爭力和預算水平,需要統一的財政收支政策。而歐元區在近期難以實現統一財政政策的目標。德法兩國是歐元區最大兩個經濟體,信用評級均為最優的「3A」級,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如果發行歐元債券,這兩個國家就要和希臘、意大利等債務問題國分攤信用,融資成本也將因此增加。
從消息面上看,歐洲央行再次出手購買意大利國債,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降至7%之下,市場緊張情緒有所緩解,歐元由此獲得支撐,有消息稱有人提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從歐洲央行獲得貸款、然後為歐元區政府救助基金提供資金,市場對其報有很高期望,但受到德國、歐洲央行的反對,此舉的實質是歐洲央行印鈔,由IMF擔保,將債務轉嫁給歐元區其他國家,另一提議由歐洲央行直接向EFSF注資,仍受到德國反對,9月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買家大量增持美國國債,就說明世界各國並不看好歐元前景,只要歐洲央行仍是歐洲國債的唯一買家,只要德國仍試圖將建立更深入的政治聯盟作為解決債務危機的唯一方法,將經濟問題政治化,就必將受到歐洲各國的反對,歐債危機就會拖延下去,而危機拖延的結果就是不斷擴大,金價還將在歐債的起伏中維持振蕩走勢。
對於歐元區的風險管理措施,德國央行一直都是最坦率的批評者之一,稱德國對歐元區承擔不成比例的財務負擔感到焦慮,這些負擔來自於財務援助措施。德國央行對危機管理措施的反對立場導致該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為取得政治支持而付出的努力遭到削弱,她正在為面臨喪失債務償還能力風險的歐元區國家籌備新的支持計劃。
而歐洲領導人仍無實質舉措出台,即便歐元債券發行能解決部分信心問題,但其仍面臨來自德國的反對危險。加之美國減赤方案未達成,市場充斥避險情緒,歐元兌美元周一溫和收跌於1.3490水平,盤中最低至1.3430。
金融大亨索羅斯和其他人士已經呼吁允許歐央行盡量購買債券,以降低歐元區借貸成本並緩和危機,但德國對此表示反對。
全球各國領導人目前進一步向歐洲央行施壓,要求其采取更多措施來應對債務危機,而歐債危機目前已經蔓延至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盡管危機不斷加劇,歐央行也未采取“震懾(shock and awe)”類型的干預措施來穩定市場;歐央行不願意從深陷負債的歐元區各國購買更多債券,因為這樣會進一步加大歐央行自身的賬面風險。德國央行(Bundesbank)此前反對歐央行的債券購買計劃,稱此項計劃對歐央行的獨立性構成威脅。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