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證監會政策組合拳力促股市健康發展 @ 2011-11-21T09: Back Hot News
Keyword:創業板 證監會 退市 監管 市場
Concept:
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改進和完善證券市場退市制度將率先在創業板探索試行。目前,深交所提出了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初步方案。方案將在進一步論證的基礎上盡快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同在這個會議上,中國證監會創業板部副主任李量也表示,要建立「四位一體」的創業板整體制度,包括IPO供給制度、再融資要快捷高效、並購重組要簡便、強制退市剛性化。值得關注的是,在昨天出版的《證券時報》上,大篇幅的發表了「響鼓還需重錘敲」的創業板投資者風險教育文章。該文著重指出,「投資者投資創業板公司股票面臨著直接退市風險。上市公司如果被強制退市,其股票的流動性和價值都將急劇降低甚至歸零,這一風險應當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重視。在美國納斯達克等成熟市場,雖然誕生出了微軟、思科等一批優秀企業,但退市的企業也不少,甚至比現在掛牌的企業還多。目前國內創業板投資者對風險認識不足,與沒有活生生的退市例子也有關。一旦真的出現了創業板公司直接退市,一些無視風險的投資者血本無歸」。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監管部門或許正在為推出創業板退市制度,進行前期的輿論宣傳,該制度出台可能已經不遠了。
創業板退市未出,又將開始融資之旅。證監會創業板發行監管部處長畢曉穎11月3日表示,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創業板再融資方面的規定。以至於有論者惆悵不已:創業板再融資規定已經進入研究階段,趕上了退市規定研究進程,A股市場的融資功能再次得以強調,投資者的命運再一次被放在了刀俎之上。
11月10日,A股市場傳來兩大利好,分紅與退市將剛性化。證監會負責人當天在媒體通氣會上表示,為進一步督促上市公司提升對股東的回報,證監會將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紅政策及其決策機制,證監會將立即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開始,在公司招股說明書中細化回報規則、分紅政策和分紅計劃,並作為重大事項加以提示。同一天,證監會創業板部副主任李量表示,要建立「四位一體」的創業板整體制度,包括IPO供給制度、再融資要快捷高效、並購重組要簡便、強制退市剛性化。
「新三板」市場特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為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被形象地稱為「新三板」。前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提出的2011年八大工作重點中,擴大中關村試點范圍、建設統一監管的全國性場外市場,即業內慣稱的「新三板擴容」,被作為年內證監會主導工作之首。
證監會創業板部主任張思寧在今年投行培訓時就曾表示,現在創業板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盡職調查工作不到位的問題。他說,很多問題通過審核、舉報發現卻沒有獨立盡職調查;很多外部文件(如供應商、客戶、監管部門等)均由發行人提供,保薦人沒有復核程序就沒有符合程序;對新的處罰和變化未予以關注。「而且擬上市企業的關鍵問題往往被保薦人一筆帶過……信息披露出現前後矛盾,相關風險未能充分揭示,行業排名和信息統計缺乏客觀性和權威性。」
中國證監會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李量日前表示,創業板強制退市制度應剛性化。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陳鴻橋也指出,未來仍要推動加強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監管,包括創業板退出制度的建設。
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部副主任李量昨日在「中關村 科技金融高峰對話」論壇上表示,創業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中間層次,其首次公開募股(IPO)供給制度的效率、再融資功能的簡便快捷高效、並購重組機制的簡便、強制退市機制的剛性化,可謂創業板市場「四位一體」的整體制度骨架。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18日表示,將推進債券市場制度規范統一和監管審核統一;多管齊下逐步改變高市盈率發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堅決遏制惡炒績差公司的投機行為,先在創業板探索試行退市制度改革;將啟動創業板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債券工作;堅定不移地打擊內幕交易行為;在國務院領導下,協調有關方面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
新一屆證監會主席,或應借鑒海外成熟市場的經驗,盡早推出退市制度,這或在目前披露的創業板退市制度雛形上已顯希望。
市場調整有一定道理,畢竟技術上的壓制和消息上的利空並不少見。像證監會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李量就表示,後期將推進創業板的強制退市制度,創業板一旦采取強制退市,整個創業板將面臨估值重估,個股也必將分化。另外,中化股份和中鐵物資經過環保部環評,兩大巨頭IPO排上日程,對還沒有完全擺脫弱勢格局的A股市場帶來不小壓力。當然,市場利好也不少見,像本周央行就再度淨投放670億元資金,而社保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也表示將加大社保資金的投資規模,股市的輸血功能在增加,再加上財稅政策等配套進行,股指要想大幅下挫恐怕很難。
十年前,在周小川任證監會主席期間,將新股發行變「審批制」為「核准制」,並出台「退市令」,中國證券市場在加強監管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在尚福林任上,他繼續「修補」了新股發行制度,包括保薦人制度、發審委制度和詢價制度,但仍未能改變新股發行「三高」現象,並且創業板「超募」一再上演。
還有網民將對新任證監會主席的期待總結為十點:1、新股擴容速度能否降下來?2、大小非減持能否受制度約束?3、失敗的創業板能否轉型?4、何時重回6124點?5、B股市場是存是廢?6、金融創新還要繼續嗎?7、國際板能否順利推出?8、證券市場利益鏈條是否會重構?9、退市制度能否更完善?10、能否推行上市公司強制分紅?
文章稱,在金融監管方面,無論是轉任的尚福林還是離任的劉明康、吳定富,都在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劉明康在任期間主導的國有銀行業改革,為中國銀行業安然度過2009年肆虐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打下了堅實基礎,銀行業資產也比銀監會成立時增長了3.67倍。尚福林是中國證監會建立以來任職時間最長的主席,期間,2005年推行的股權分置改革,使中國資本市場擺脫了歷史沉屙,之後又推行了新股市場化定價發行並推出了中小板和創業板、股指期貨。吳定富在任職期間,基本實現了掛帥時提出的「把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的目標,保險公司利潤總額從2005年底的不到1億元增長到2010年底的576.7億元。
    然而,我們也都知道,市場狀況的好壞並不是能由一個人決定的,即使他是證監會主席,所以經濟大勢以及股市制度建設才是大家真正關注的焦點。曾幾何時,您的前任尚福林主席曾大刀闊斧地推動了股權分置改革,推出了中小板、創業板和期指交易,也做了大量有益於中國股市市場化、規范化、國際化的工作。但是,由於在企業上市發行制度、股市退市制度、法律監督制度等方面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導致中國股市在進入「名義全流通時代」之後,卻依然存在著諸如重融資、輕退市,重體系、輕監管等等體制性問題。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