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鍾山:中國外貿形勢很嚴峻 @ 2011-11-11T18: Back Hot News
Keyword:出口
Concept:
在全球經濟復蘇減緩的背景下,中國進口的增速則持續保持強勁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日前在「國際金融論壇 2011 年全球年會」表示,預計未來 5 年中國進口額平均每年增長將高達 27% ,快於同期出口額增長 5 個百分點左右。專家分析稱,從長期來看,美歐等發達經濟體有可能陷入長期低迷,中國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預期將相應下調。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將繼續擴大出口,備戰歐美市場衰退帶來經濟過快放緩的風險,並有助於進一步促進外貿平衡。
10月份,中國出口總值1574.9億美元,增長15.9%。業內人士認為,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下滑通脹壓力仍未見明顯好轉,中國外貿環境整體較為不利,出口可能在未來數月中持續走低。
「不必對外部環境惡化太過擔憂,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更多來自內需。」連平說,目前出口放緩對GDP的影響有限,因為歐債危機還有救,最近G20財長會議透露出減免希臘債務、對銀行注資等積極的信息,如今,爆發2008年雷曼兄弟危機的可能性不大,經濟出現雪崩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歐美對中國出口影響的因素在變小。同時,我國這幾年積極發展內需,推動進口,外貿順差在減少。2007年我國外貿順差占GDP的7.5%,這幾年經過調整,現在下降到3.35%,這個指標說明,外部環境對我國GDP的影響在變小,越來越多的經濟增長動力來自內需。
據統計,前三季度,中國對歐盟、美國、日本的雙邊貿易增速分別低於中國總體進出口增速3.7個、7.6個、6.4個百分點。歐、美、日傳統市場在中國出口中所占比重為43.7%,同比降低2個百分點。同期,東盟超過日本躍升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670.9億美元,同比增長26.4%。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高層11月10日告訴記者,當前形勢相當嚴峻,要穩定外貿增長,機電產品的出口穩定尤為關鍵,作為中國出口的最大類別,機電出口的變化直接影響著中國外貿出口的變化和未來發展趨勢。
進出口企業方面,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繼續低於全省增幅,私營企業進出口增速保持第一但略有放緩。前3季度,廣東省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4030.8億美元,增長17%,占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9.8%。同期,私營企業進出口1603.6億美元,增長34.5%,占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3.8%。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進出口總值分別為783.1億美元和186.7億美元,分別增長3.8%和12.7%。
路透社綜合渣打、中金等21家金融機構分析師預測顯示,2011年10月中國出口增速將繼續回落,但進口依然加速。出口方面,受歐債危機蔓延拖累外需及基數效應的影響,中國10月出口同比增速將溫和放緩,預計會自9月的17.1%降至16.5%。分析指出,中國8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僅為48.3,為最近兩年來首次處於收縮區間,其他出口領先指標亦顯弱勢,預計未來數月出口增速可能繼續放緩。進口方面,調查顯示中國10月進口同比增速有望自9月的20.9%升至23.0%。分析稱,得益於中國政府通過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穩的外貿政策,在中國經濟活動進一步放緩的背景下,內需動力可能並未出現大的波動。貿易平衡方面,預計10月中國貿易順差規模將擴大至249億美元。(宋揚)
不過,在這些政策轉向落實之前,第四季度甚至明年全年,中國外貿下滑、出口陷入低谷已成為各方的共識。
未來的形勢對廣東這個外貿大省來說仍相當嚴峻。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廣交會上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第110屆廣交會上,機電產品對美國成交比上屆降幅高達33.1%,對歐洲市場也下降了21.3%。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對本報記者表示,歐債危機和美國失業率高企導致國內需求緊縮,對中國外貿的影響是肯定的並且已經顯現。一是反映在訂單的成交量下降上,二是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評價較預期下降了0.5個百分點,這將使全球貿易量下降3~4個百分點,因此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中國未來的出口形勢依然比較嚴峻,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一二季度的外貿出口將會繼續下行。
據新華網援引人民日報10月23日消息,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超過20%的增速在動蕩的外圍環境中格外顯眼。然而內外交困之下,中國外貿前景如何,是否能轉危為安抑或更加艱難?目前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國家發改委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
中國大陸商務部外貿司紡織品處處長黃岳峰認為,2011年紡織出口回暖,比2010年有所增長,但仍低於正常時期的平均增速。總體而言,中國大陸紡織服裝出口形勢好於年初預期。
專家認為,當前出口增速已出現大幅回落,出口企業在擔憂市場預期不穩定的同時,還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勞動力等成本上升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出口退稅率回調至一個「合適水平」上,並非出口部門所樂見。中央重申穩定外貿政策,出口退稅政策料在年內保持穩定。不過隨著出口的恢復,從稅率及減輕財政壓力的角度看,下調出口退稅率都有較大空間。
他說,入世給中國帶來三大明顯好處:中國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持續擴大,中國制造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有十足競爭力;隨著中國國內市場對外開放,中國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外國產品和服務;入世有力地推動了市場化改革。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發表的報告表示,歐債危機可能進一步惡化,加上美日經濟復蘇前景未明朗,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下滑,但通脹壓力卻未見明顯好轉,預計中國外貿環境整體較為不利,出口可能在未來數月內持續走低,貿易順差亦會收窄。
對此,宏源證券酈彬認為,9月的出口同比增速明顯下降,基本印證了此前外需緊縮出口下行的判斷,外圍經濟特別是歐美發達工業國的經濟持續的不景氣終於開始通過外貿渠道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預測全年的貿易順差將會收窄到GDP的2.2%。平安證券認為後續月份進出口增速仍有小幅回落的可能,維持今年出口增速15%左右的判斷,同時,維持全年貿易順差1500億美元左右的判斷。
三是努力促平衡。只有平衡的貿易才是可持續的貿易。要繼續加強進口工作,加快出台相關配套政策,提高進口便利化程度,清理不適應形勢的管理措施。四是提質量。今年是外貿商品質量提升年,各地商務部門和企業要深入推進外貿商品質量提升活動,大力實施出口品牌戰略,提升「中國制造」形象。-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