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石化回應壟斷排擠說:沒責任保供民營加油站供應 @ 2011-10-19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油荒
Concept:
在國內成品油價格剛剛下調之後,國內出現斷油現象,油荒隨即而起,並有蔓延之勢,全國出現斷油、油荒的地區不斷增加,在油荒之下,國內企業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這些年每當中國石化企業虧損之時,油荒便適時的出現。油荒魅影頻現的背後,是壟斷在作祟,這也造成了成品油價格「快漲滿跌」的局面。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下跌超過10%,但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只降4%。跌幅過小的主要原因是,兩大央企控制銷售渠道與定價機制存在弊端所致,一旦發改委對汽柴油的零售價格大幅下調,那麼石化雙雄便會減少供應,以油荒對應降價。
但不少人指出,正是由於22個工作日的長周期外加4%的大幅度,導致了自今年6月1日成品油調整價格之後,雖然國際原油價格上下波動,但是國內油價卻4個多月未進行任何調整。其間,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油荒問題。
關於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向的問題,還必須回到2008年改革時說起。自從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後,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暴漲,從原來的23美元/桶漲到2008年最高峰的147美元/桶,同時06年之後,國家面臨一波嚴峻的通貨膨脹,發改委為了控制通膨,並沒有即時調整成品油,使得油企出現虧損,煉油積極性不高,從而導致全國范圍的油荒不斷上演,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另外石油價格與國際脫節,不利於國內消費者形成節約用油的意識,也為大家所批評。從2008年開始,國家狠下決心,利用國際原油暴跌時機,積極推進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這樣就出現目前使用的定價機制。不過09年之後,原油價格開始大幅反彈,所以就形成成品油漲多跌少的情況。
李宏和卓創資訊分析師劉鋒也都認為,國家在確定調價幅度的時候,仍然會將兩大石油公司的經濟效益放在一定的位置上。“調價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是肯定的。但煉油企業的虧損局面暫時無法扭轉。假設發改委對汽柴油的零售價格大幅下調,那麼兩大石油企業也會進一步收緊汽柴油的市場供應,反而會引發油荒。”因而,油價問題,不僅與定價機制有關,還與目前國內汽柴油供應商被幾大公司所控制有關。
今年二季度以來,國際油價高位下跌,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從114美元的高位跌至75.67美元每桶的一年低點。然而這一期間,國內成品油價格市場依舊堅挺,成品油定價機制也備受質疑。定價機制存在弊端只是造成油價下調遲緩的原因之一,油荒頻現是造成國內成品油價格市場現狀的元凶。
記者調查發現,在「錢荒」「用工荒」「油荒」「電荒」「訂單荒」等各種饑荒撲面而來的背後,是一些體制性障礙導致了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惡化的現實。
在中國原油依存度超過50%的情況下,為什麼國外進口原油的成本降低的同時,反而出現供需偏緊甚至可能面臨油荒的境地?兩大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8月份國際市場油價下跌,8月底市場普遍預期會下調油價,社會經營者也普遍將庫存清空,等待下調油價。但是到9月初,國際油價又漲上去,下調的預期破滅,社會用油單位開始補庫。三大石油公司的資源也很緊張,這樣批發價格就提上去了。
為有效緩解石油供應缺口及油荒現象,中石油經報請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決定將原規劃的「蘭州—鄭州—武漢成品油管道工程」延伸至長沙。上述油庫為與該工程配套的項目。
首先,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增加。美歐等發達經濟體的復蘇再次出現曲折,尤其是美國量化寬松政策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的一個重大變數。其次,國內通脹壓力仍然很大。當前國內外貨幣流動性偏多,同時輸入性通脹和國內勞動力等成本的上升壓力將長期存在。第三,國內油荒和電荒仍在繼續。能源的供給體系和資源價格改革等還需加大力度。第四,小型、微型企業的經營環境趨緊。小企業面臨最大的困難是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第五,中國結構轉型壓力加大。第六,地方財政金融風險開始顯露,主要表現在地方債務和地方的融資平台等方面,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規范、清理。
第三,國內油荒、電荒說明資源價格形成機制仍不夠合理,凸顯相關改革的緊迫。
廣西壯族自治區有關官員表示,隨著上述千億元石化產業園區建設的加快,成品油進入西南地區市場的份額將得到有效提高,西南地區將逐步告別「油荒」歷史。
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1-10/17/content_23644490.htmwww.china.com.cn沒有高端技術支撐的中國電動汽車標准或成為外資企業規模進入的工具 有業內人士預測,中國電動汽車標准將於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公布並進入實施階段,從而為中國電動汽車推廣鋪平道路。2011-10-17 11:06:35.0部分地區已現斷油 應警惕油荒再現斷油 礦價 油荒 電動汽車 粗鋼產量 鋼市 鋼廠 部分地區 鋼價 溢油部分地區已現斷油 應警惕油荒再現部分地區已現斷油 應警惕油荒再現10007033979滾動新聞/enpproperty-->
盡管上半年國際油價持續走跌,國內柴油批發價格卻悄然漲到了國家的最高限價。進入9月,柴油市場結束了連續4個月以來的跌勢,出現持續上漲的行情,截至9月21日,漲幅達到2.7%,同比漲幅在22%,國內柴油市場再現批零一價現象。加之9月27日起,國際原油市場急速的『陰晴』,去年9、10月份的油荒魑魅似要再現。
中新網10月9日電 (能源頻道 許曉娟) 國家發改委8日宣布,自10月9日起下調成品油零售價格,汽柴油每噸均下調300元。其中,汽油下調0.22元/升左右;柴油下調0.26元/升左右。業內擔心,目前柴油處於需求旺季,柴油需求預期較好。發改委下調油價,預計後期國內柴油資源會更加緊張,屆時,國內再現柴油荒的概率加大。對此,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此次油價調整幅度較小,不會出現「油荒」。
「油荒」可能再現,獨立經銷商承受的壓力凸顯,如我們預期。據媒體2報道,部分地區正遭遇「油荒」,民營企業無法獲得足夠的油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如下:1)在原油成本高企的情況下,石油公司均加大了成品油零售力度,控制或者禁止批發業務,以實現較高的一體化毛利,避免下游煉油和銷售業務出現虧損。2)從6月份開始,國內主要煉廠逐步進入檢修期,成品油資源量供應偏緊。國內汽柴油庫存連續3個月合計下降了10%。特別是中海油總公司煉油能力約1200萬噸/年的惠州煉廠在10月份開始進行全廠檢修,持續40天左右,華南地區成品油供應受到影響較大。3)東北和西北地區天氣逐漸轉冷,柴油進入季節換號,部分煉廠開始生產負號柴油,減少了常規0#柴油的供應量。4)9月底開始,國內柴油消費進入傳統旺季,農業秋收秋種、基建工程趕工等使得柴油需求增加較快。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