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房屋政策需要新思維 @ 2011-10-13T19: Back Hot News
Keyword:居屋 施政
Concept:
久違9年的居屋,特首曾蔭權終在昨日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復活,新居屋與舊居屋有兩大分別,一是設「退市機制」,二是「轉售補價封頂」;在退市機制之下,當私樓價跌至合理負擔水平,以及有一定數量中小型單位供應時,政府將停售居屋。政府權威消息人士表示,當私樓的實用面積尺價低過4000元(建築面積尺價約3200元),便不會推售居屋。然而,退市機制引來議員質疑是托市機制(見另稿),補價安排更引來雙重資助的質疑。
特首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承諾復建居屋,單位購入時的資助額視為貸款,而置安心計劃變為可租可買及有封頂價。
在新居屋計劃方面,RICS 認為應以舒緩住宅供應為首要,而非為壓抑樓價。施政報告指出首批復建居屋將提供2,500個單位,應可舒緩住宅市場供應短缺問題,並指出可隨市況停售機制,相信此數量及政策對私人市場影響將較輕微;RICS 建議政府應定期檢討長遠房屋政策,並預留足夠並合理位置的居屋地皮,被免過份干預樓市及與民爭利之嫌。同時,RICS 亦支持政府為公屋輪候冊上的市民提供住屋租金津貼,以改善低下階層住屋問題。至於土地供應方面,RICS 認為中小型住宅及非豪宅地皮供應仍嫌不足,建議政府再多撥相關土地以舒緩中產階層住屋需求。
【明報專訊】巿場預期政府下周三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將包括復建居屋計劃,該消息早於今年第3季內受巿場關注,季內雖然仍有天價居屋成交,但大部分居屋買家均觀望未來政策而放緩入巿步伐。今年第3季全港二手居屋錄1375宗買賣登記,較第二季2045宗銳減33%,重返09年首季約1230宗水平。
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泛民黨派對報告多表不滿,認為復建房屋推出得太遲且數量不足。公民黨批評,施政報告「太少」及「太遲」,多項措施猶如「煲呔請客,下屆埋單」,憂慮有關措施能否落實。黨魁梁家傑指出,社會多年來已醞釀復建居屋的訴求,惟曾蔭權拖到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才落實,實屬反應遲頓,而居屋復建數量每年僅限5千個單位,也是太少。街工的梁耀忠也認為,部分的措施來得太遲,擔心現屆政府任期完結後政策未能落實。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何秀蘭及張國柱則以工黨籌委名義評論施政報告。李卓人抨擊,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死不認錯,過往一直拒絕復建居屋,導致貧富懸殊加劇,出現地產霸權,直至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才「臨尾扮威」。人民力量黃毓民直斥,施政報告是垃圾,沒有反省社會的結構性問題,例如地產霸權和貧富懸殊。陳偉業批評,房屋供求方面缺乏方向,復建居屋是在中聯辦官員開口後才「跪低」,而即使復建居屋,未來4至5年仍不能紓緩市民對住屋的需求,而新居屋訂價介乎150萬至200萬屬太高。
針對市民的住屋和置業需要殷切,曾蔭權下周發表的《施政報告》將以顯著篇幅作出回應,會重點提到以全方位形式增加土地供應;《施政報告》亦會在資助房屋方面着墨,分別提出以短期、中期和長期措施,解決市民的住屋需要,包括優化置安心計畫,變成可租可買,同時亦會宣布興建新的居屋計畫。
    施政報告花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講述政府應該介入房屋市場,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防止貧富懸殊差距擴大。近年,政府做了兩件很不應該做的事情,第一,停止了新土地的開拓和儲備,讓地產商看到了特區政府和土地供應不足的缺陷。第二,實行勾地表政策,實際上減少了土地的供應。在1997年之前,香港的房屋供應為5萬個,實行了勾地表政策,房屋的供應急劇下降到1萬多。地產商人如果不勾地,就等於停止土地供應,結果土地供應最少的年份,私營市場只得8000個住宅供應。偏偏這個時候,美國實行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實行零利率,大量外地資金湧入香港炒作,香港的樓價三級跳上升,並且帶動租金上升,百物騰貴,通貨膨脹。也就在這個時期,民意強烈要求復建居屋,卻被拒絕了。現在,當局終於明白到:在市場機制失靈的時候,政府必須介入房屋市場,向沒有能力買樓的市民提供必要的房屋。施政報告提出了2016年後每年推出2500至6500個居屋單位,並落實置安心計劃5000個單位,明年開始接受申請。應該說,是對於香港市民的訴求作出了回應。
每次施政報告出台前,特區政府總喜歡透過媒體或親建制人士吹風,一來是看看相關內容是否獲接受,二來,希望消息事前張揚,即使內容不被接受,但到正式宣布日也消化了,不致被批評得太厲害。日前,特區政府透過媒體放風,施政報告將建議興建「新居屋」,但「由於土地難尋」,所以要三、四年才能建成;同時由於房委會有關興建居屋的部門已經解散,所以不會由房委會去處理,可能由房協處理。這兩種講法,均顯示曾蔭權並沒有誠意去解決港人居住問題,「土地難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土地拿出來拍賣,能賣給發展商蓋豪宅,為何不能用來蓋居屋呢?而房委會的問題,更顯示政府思維傾向大財團。「復建居屋」的聲音前兩年已出現,房委會內重組此部門,有那麼困難嗎?為何要等到最後的施政報告,才提出這個問題?
【施政回響】政府:新居屋負擔不過入息四成,與舊居屋公平性再研

 

88iv | Home |  Login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